营盘镇岩头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领”出乡村振兴好路子
文摘
2024-11-08 19:40
云南
一条条乡村道路蜿蜒盘旋、一项项特色产业强村富民……在营盘的热土上,一幅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开,营盘镇岩头村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岩头村为解决村集体经济资源汇聚难、发展空间小、增收渠道窄等发展堵点,以肉驴养殖、饲草种植为突破口,创新实践“党建引领+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破解制约瓶颈,带动产业新发展,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由弱到强、从散到合的转变,形成了一套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要领”,探索出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冬牛夏马四季驴,毛驴一年四季都长肉。岩头村历来有养殖毛驴的传统,但由于生长周期长,短期内很难实现经济效益,因此都以农户散养为主。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岩头村村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经多方面考察,发现毛驴虽然“役用”价值减弱,但浑身是宝,驴皮能入药,驴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品,且在近几年的市场前景较为可观,比较符合村内实际,决定大胆尝试发展肉驴养殖产业。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和挂联单位的倾力帮扶下,岩头村充分利用地处营盘镇西北部澜沧江峡谷西坡、平均海拔2200米、林地多等地理优势,认真践行“1223”工作机制,2019年5月,由岩头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兰坪县营盘民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肉驴特色养殖业。截至目前,已先后投入630.5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万事开头难。据了解,合作社成立之初,村干部和驻村队员们被这些驴“折腾”的够呛,只要有空就往驴场跑,不是在拉草料、整理圈舍,就是一起上手给病驴灌药,甚至半夜守在待分娩的母驴旁边,时刻准备接产......在大家的苦苦坚持下,岩头村的养驴产业没有被扼杀在“襁褓”中,反而愈发壮大。为拓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岩头村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红色引擎”,选派党支部书记、班子成员、驻村队员、养殖能手到丽江、大理等地,以理论学习、政策解读、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形式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合作社毛驴存栏100余头,按目前市场前景,年末预计可销售23头肉驴,村集体可增收17余万元。随着毛驴养殖日益稳定,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饲草供不应求也成了新的发展问题,养殖场所需饲草大多到大理、保山等地购买,不仅运输成本高,毛驴也吃不到新鲜饲草,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制约着养殖场的发展。为激发村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岩头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组织优势、村级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群众闲置的“不愿种、不能种”的土地集中流转出来发展饲草种植,并建设饲草加工、存储厂房,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合作社共种植饲草71亩,亩产近7吨,每年可收割2轮,基本实现了饲草自给自足。岩头村还以模式创新为手段,采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牵头管理、合作社具体运营、公司协同发展、农户广泛参与的“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领村级致富带头人和春华成立农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饲草规模化种植,吸收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同时以合作社无偿提供种子和饲草种植技术并进行兜底收购的方式带动农户参与,拓宽家庭经济收入渠道,实现公司、个体、村集体三者共同受益的“三赢”局面。截至目前,公司共种植饲草600亩,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600余人次,产生劳务费用6万余元,为镇域养殖户降低了40%的养殖成本。曾经,岩头村的发展面临困境,但如今,“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带领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肉驴养殖产业落地运行,毛驴存栏量稳步上升,毛驴养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造血”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饲草种植与之相辅相成,不仅保障了毛驴的食物供应,降低了养殖成本,也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群众“家门口”的务工增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2023年,岩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2.26万元。截至目前,岩头村前三季度人均纯收入达13037.32元,同比增长15.99%。下一步,岩头村将持续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在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对接订单企业,为养驴产业再上一层保险,以集体经济示范带动全村发展特色养殖,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以产业“撬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让农户发展产业有靠山、有保障。撰 稿:徐施晋、郝春芳编 辑:郝春芳
责 编:和晓祥
监 审:和佑宝
总监审:杨春贵
投稿邮箱:29492043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