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最大的本事:沉得住气

文摘   2025-01-26 07:03   北京  

一份有良知的心学微刊


文章来源于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作者润泽园

有句话说,“人生在世,全凭一口气”。这口气得沉得下去,人生才能稳住。

你看那些成大事的人,他们经历过大风大浪,遇到再难的事情,他们都能不慌不乱,沉得住气。正所谓“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所以,沉得住气,是一个人的重要成事能力

如何提升这项能力呢?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沉住气,练胆魄

沉得住气,首要练的是控制情绪。

拿破仑说:“能控制住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如果遇到事情,就心生恐慌或者焦虑、惊慌失措,或者得意忘形,这都是被喜、怒、哀、乐的情绪牵走,没有控制住情绪。比如,遇到压力,整个人失了神,没了主心骨,那事情只能越来越糟,而不会越来越好。

在战场上,更是如此。阳明先生平叛宁王叛乱的时候,当时,义军这边前线受挫,被叛军压制,似乎很难扭转局势了。突然,南风吹起,阳明先生马上想到用火攻。他命令一名副将赶快让人准备火攻的器具。但这位副将因为前线受挫,心中慌了神,阳明先生对他说了三四次准备火攻器具,他站阳明先生面前,却好像耳朵失了聪,完全听不到。

这个副将平时也是很有智谋的,这时听不到命令,正是因为心被情绪牵走,才反应不过来。

真正厉害的人,早就戒掉了情绪。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情绪变得麻木。人的本能是最直接的情绪表达,但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注意自己的念头,培养自己的自我觉察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比如,觉察到自己情绪起来了,可以通过几个深呼吸调整,然后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自己聚焦到解决问题上。又如,面对压力大的目标,分解任务与目标,化成小步骤,一步步推进。再如,去看看情绪背后的真需求是什么。我很生气,我为什么很生气,我真实需求是什么?我如何好好地表达出来……你也一定有自己的小方法,坚持下去,就能慢慢沉下心来。

沉住气,增智慧
把情绪控制住,不是硬把着情绪不变,而是要心安定来,看清问题本质,努力找到解决办法。

定能生慧。一颗冷静的心,更容易对事态做出准确而全面的判断。

阳明先生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时,早在两军对战鄱阳湖之前,阳明先生就命人做了十万张免死木牌。当时下属都不理解,打仗不准备粮草、战具,准备这么多小木牌做什么?

等两军交战鄱阳湖的时候,宁王兵力强壮,人数是义军将士近五倍。这仗怎么打好像都是输。
当时叛军听闻阳明先生指挥义军攻克了宁王老巢南昌,一个个心中慌乱,都有逃跑的心思。义军这么快就攻克了南昌,跟着宁王谋反能有活路吗?
当大家心生疑虑的时候,只见一块块免死木牌顺流而来,大家心中惊喜,抢到木牌,就能活命了。于是宁王手下的叛军就像下饺子一样,一个个跳进湖中争抢木牌,纷纷逃散。趁乱逃走的士兵不计其数。

一张张小木牌,不仅让宁王折了士兵,更是动摇了叛军军心。为什么小木牌有这么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阳明先生这颗心安定,心静如水,临危不乱,所以,他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叛军有很多人都是被宁王胁迫的,军心不稳,只要破了军心,就能瓦解对方的士气。宁王就大势已去。

和那些朝廷中观望宁王叛乱的“骑墙派”不同,和那些在皇帝身边的“红人”不同,在阳明先生的心中,天下百姓的安危远高于个人乃至家族安危,更是将个人荣辱得丧置之身外。

这样一颗无私的心,怎么会随私欲而动呢?无我故能无敌。

如何让心安定下来呢?

就是挑战自己,不断挤出心中那些小我的念头。假如阳明先生无我的境界有100分,我可能只有10分左右,没关系,努力让自己提升到15分、20分,为他人遮风挡雨,成为他人的依靠与榜样。人靠得住的时候,心就沉得下来了。

来源:大美祖国 作者:遇良人

沉住气,能后进
事缓则圆。语迟则贵。人缓则安。

不管做什么事,沉住气,慢慢做。急事慢做,慢事急做。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哪怕是说话这件事,大家都可以练习沉住气。说话不着急,着急带情绪;少说没用的话,集中精力在关键点上说。语迟则贵。

人缓则安。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更是要培养自己心上的“定盘针”。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成怎样的事,坚持长期主义,积累寸功。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这句话不仅适于做事,更适于做人。
曾国藩说:“不慌不忙,盈科后进,向后必有一番回甘滋味出来。

出生于普通耕读家庭的他,六岁入私塾。虽然开蒙早,读书入仕的路途却并不平坦。他考秀才被考官认为文理不通,最后只得到最后一名。参加了三次会试才考中进士。人生将近三十岁步入仕途,又遭到同事领导排挤。

但他立下“学做圣人”之志,不断地改自己身上的缺点:浮躁、傲慢、虚伪……一年下来,整个人在朋友眼中已经“脱胎换骨”。

身为文官,他不善权谋,却在军事上取得了最大的成功。正因为他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傲慢,善用人,用兵谨慎,从不盲目出击,也很少用奇兵,就如他所言“不慌不忙,盈科后进”,他的仕途之路如此,他的人生亦是如此。

说了三点,沉得住气的心法只有六个字:觉察、安定、沉着。

觉察,是向内觉察。遇事则慌,是因为被负面情绪所困住,向内求,是脱离外境,找到问题的根源,重新获得对情绪的掌控权。

安定,是静能生慧。静下来,是回归清醒的状态,去除纷繁的杂念,把情绪的波涛化为平静的湖面,心如明镜,映照万物,心定则智慧生。

沉着,是循序渐进。做事的规律,是欲速则不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下来,反而更快,一边做事一边领悟,知行合一并进,能够沉住气的人,才能不出错,不返工,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于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作者润泽



推荐阅读

发现一个残忍真相:一个家里,妈妈越自我,孩子越优秀;妈妈越全心付出,孩子反而越平庸!
贫穷定律:越混越差的人,一般会有这三个特征,希望你没有!
人际相处的基本顺序:不要搞反了,否则关系早晚破裂
一个人,如果能在两件事上“不怒”,说明他非常不简单





更多国学知识,都在这里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快速关注

心学
心学传播第一平台。担当世道,力行所知。让心灵成长,让心性成熟,让精神愉悦,让人生圆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