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同题诗选】2024年第19期(总第123期)

文化   文化   2024-09-13 06:00   安徽  
【本期入选诗人】
乔茜、语希、樱花巷、李国庆、郭筱簏、
花纹、刘进华、刘书彬、赵书周、维中、
俞能波、王刚、罗玉才、汪凌、夏书阔、
白芍、一点蜜、陈明奇、陆勤元、王安信、
雅鱼、朱志运、廖兴坤、王庆、李庆红、
邵争强、明月清风、菲馨春、朱浏德


乔茜


仿若秋日温婉的夕光。摇红了

长长的波心……被流连的风

提着,是要送给水岸边的人么

当暮色即将来临——而我

就是那个命中缺火的人啊

所以我不仅体虚胃寒思绪紊乱

而且一直走不出身体里的黑——

缘自那场大风吞噬了星空和夜的

长明灯。以至于我像清秋一样

恋上乌桕、山楂和枫树林……

如同我枯荷般的祈求,得到了

神的应允:一盏小灯笼亮着

我的左心室。使我伸出去的脚

无论何时何地都放在不为人知的路


作者简介:乔茜。皖西人。喜欢诗歌。)



◎语希


把思念酿成的酒放在暮色中

天空深远,辽阔的海面

瞧不见一艘远航的船


安静的夜晚,微微地凉

秋虫都已退场,叶在飘落的过程中

发出的细微声音被风带走


此时,夜色真美

走向透明的阳台,月儿圆润

似在垂怜一个用思念编织梦的人


暮色浓稠,醉了酒的人

在心底点燃了火烛,她疑惑那就是

存放已久的太阳


(作者简介:语希,原名李爱华,居安徽淮南。



◎樱花巷


那年出嫁时

红烛在神龛上

亮了几天几夜


灰蒙中汽笛声骤响

连同胸腔也跟着震颤

牵动老屋里不舍的乡音


后来

万家灯火和那些厚重的嫁妆

一起孕育出最直白的心事

烛光里的姑娘

却成了另一个故事



李国庆


像灯塔样矗立

从燃烧时刻起就注定

一生伤痕累累


风推门而入

不介意你的泪流满面


窗外,屋檐的雨嘀嗒嘀嗒地流着

窗内,一声咳嗽打断风雨声

笔尖里流出来的心血

将一撇一捺的人字扶正


天亮了,晨光代替烛光

我借助晨光,移走了盘里的尘灰


作者简介:李国庆,男,安徽黄山人,中国诗词研究会创作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宣城市作协会员,黄山市诗词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多种刊物。现居安徽泾县,诗观:诗是生命的光芒。



郭筱簏


不见的,那些风

说不清是仁慈还是无情

我需要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远古之光的回忆

旅人手中虚构的剪刀

正剪去我多余的灰烬

而我希望的

漫长无尽的夜晚从未降临

如若站立

阴影沉默着对抗死亡

如若行走

跳跃的火焰是另一种

自我存在的证明

回来的,那些风。轻轻叹息

熄灭我,如同划掉错误的语词

如若有另一种光的接续

我在我的燃烧之外

在茅舍,在田野

在广袤暗黑的宇宙深处

成为永恒


(作者简介:郭筱簏,安徽巢湖人。诗观:于万千繁华中葆有痛意。



花纹


白色的,或者红色的

皆有不同的指引。小时候

我们钻地洞,烛火就是方向

停电了,烛火就照亮了

这几十平方的小瓦屋


它也照飞蛾扑火、照香炉前

一双双虔诚的膝盖

它更像人间与神的一次对话

或者对逝去之人的一种缅怀

在黑铁的中心,白色的烛


——心中一片雪白,宁静

哪怕它的燃烧。在油灯

即将退出生活的舞台,烛火

就举起了一座桥梁

指引着我们,跨过灯火通明的黑夜



◎刘进华


一支蜡,一座灯塔

夜色如海

摇曳的光,像摇动着桨

在茫茫大海上徜徉


烛光微小,黑夜漫长

四周潜藏的风伺机扑灭火苗

但热血铸就的剑

越磨砺越锋利


人生路上,每一程都有灯塔护航

让行人披荆斩棘

一次次冲破黑暗

走向黎明


每一段路都记录成长

在内心凝聚光芒

我们也会像前辈一样

慢慢变成蜡烛

为后人照亮



刘书彬


必须向你敬礼

你的光

至今还在我身上发热

那热蕴藏着

慈善 悲悯与包容

蕴含着正义与刚强

你从aoe那条河开始波光粼粼照耀

教我从小做人像数字“1”

站着 顶天立地

躺下 宁折不屈,直来直去

放在肩上,像扁担

勇于负重担当


你用尽一生的精力

浇灌 培育 引导 探索

每一秒光

都释放为人师表的正能量

甘为人间化为灰烬


烛 人类灵魂的导师

前仆后继,滔滔不绝



赵书周


爱上火

是追光的唯一选择

爱这黑暗

让我懂得存在的意义

爱这疼痛

只有它,陪伴我一生,不离不弃

爱此刻的虚无

淹没掉白天的虚伪

更爱上一阵风

来大,来小

都是毁灭走向新生


作者简介赵书周,江西寻乌人,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诗作发表在《赣南日报》《满洲里日报》《参花》《中国诗人》《星火》等报刊。



◎维中


上苍微微一笑

灵魂的小屋,便燃起烛光

隐藏的世界,依样现出

黑白、善恶、苦乐、美丑……

此消彼长,念念迁流

这摹仿与分有的世界

它远非理想的典范

如何敲开那道门

跨过生灭善恶

跨越存在与时间

从有限走向无限

由趋于完满到更加完满

光明,是一个开始

却不是事物的起源


作者简介:维中,本名徐维中,男,江西人,在县级机关工作。诗作发表于《绿风》《山东诗歌》《安徽诗歌》 《当代微信诗人》 《广州诗社》等刊和诗词网络平台。诗观:生活是最真的诗,诗是最美的生活。



——致“中国好人”叶连平

◎俞能波


你的天地很小

小到只有三尺讲台

你的心胸很大

大到要给每个留守儿童一个新的世界


乡村的夜晚很黑

只有你三十平米的小巢闪耀着光亮

乡村的夜晚很静

只有你巢里的小鸟“叽叽喳喳”十分热闹


二十多年,七千多个日子

你的“留守儿童之家”

收容了上千双孤独无助的目光

你的“叶连平奖学金”

让三百多个瑰丽的梦上了翅膀


你辛劳了一辈子,却穷得

衣柜里挂着六十年前的衣裳

你损耗了一辈子,却富得

满山满坡桃树竞艳李树争芳


村民们说,你是乡村不灭的蜡烛

你说,我要点燃乡村孩子的希望之光

一个鲐背之年的老人

将平凡的一生燃烧在贫瘠的土地上


作者简介:俞能波,笔名:江上渔夫、渔夫,安徽马鞍山人。作品散见《安徽诗歌》《青海湖诗报》《青海湖诗刊》《长江诗歌》《极地诗刊》《皖江晚报》等纸媒、网刊。诗观:诗是内心的感应,诗是外在的投影。



王刚


星子。在风中熄灭

单曲循环了很久,在夜色中走失

半截残生,滚烫的泪,早已凝固

退守在角落,那些燃烧的岁月,涌上心头


洛城花烛

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你的第一次

桃花不停的落,我不停的跳

结局处,我被吹熄在少儿不宜的情节里


三更灯火

这是我可以省略的无数次,也是你的无数次

盛唐的浪漫,民国的反思,豆光里,你的青春

结局处,我凌乱在针落有声的倦意里


千里孤坟

这是我的最后一次,这只是我的最后一次

踉跄的脚步,反复的疼痛,无言的诗句

结局处,我萎靡在一缕轻烟的悲痛里


此刻。夜太黑,我再也经不起一根火柴

只有眼睛,能噙住一汪湖水


作者简介:王刚,笔名半城烟沙,男,80后,甘肃宁县人。作品散见《山东诗歌》《天山诗歌》《春潮》等纸刊及微刊平台。诗观:热爱诗歌,以我笔写我心。



◎罗玉才


点在风口的蜡烛伤心流泪

夜晚塌陷

掌灯的人发觉苗头不对

就会用手呵护甚至整个身体阻挡

为它续命


宁静的世界多好

根红苗正的战士舍身拯救黑暗

黎明之前

流尽最后一滴血


记得小时候

住在四下漏风的茅草房里

母亲小心呵护挑拨灯芯

如豆的光照亮幼小的迷茫

烛光里母亲。慈祥


(作者简介:罗玉才,彝族,居滇西。耕耘。)




汪凌


捻亮自己,晖映古今
无数个感人故事

其实,燃烧也是绽放


一枝没有花期的
芬芳,盛开在
你我身体里,不言凋零


作者简介:笔名严气正性,文学爱好者。



◎夏书阔


东方的鱼肚白吹灭了烛光

在鸡啼声中睡去

恍惚间,好似回到 

遥远的,前夜的一个个片段——


烛,映照着甜言蜜语

像一缕炊烟 

烛光下的温柔动作

袅袅飘过五官的垛口


窗外四季照旧

用漆黑的定色

涂抹太阳系。屋内发生的一切

包括烛灭之后撕裂的声响……


与烛挥手告别

总是静默在假惺惺的身后

在野草与虫鸣的嬉戏里

以烛:取关。


(作者简介:夏书阔,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哲学硕士,安徽省面试专家库成员。现任霍邱县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人才工作站站长、霍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青年报》征文一等奖和《星星》诗刊二等奖等奖项。)



白芍


芯越来越短

如一根疲倦的牵绳

无法把持


光越来越弱

如一幕昏睡的夜色

无枝可栖


天就要亮了

身体虽摇摇晃晃

可还一直温着,暖着


如果可以是烛

我愿意

出现在特殊的日子

特殊的位置


一点点燃

轻轻慢慢地释放光热

因为人间有那么多

苦寒的人


(作者简介:白芍,本名王广宣。现居安徽马鞍山市。作品主见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作家天地》《南方文艺》《工人日报》《扬子晚报》《冶金报》《安徽工人报》《晚江晚报》等刊。



一点蜜


灯火微亮,

随手推车轻移,步入夜色之中


火光跃动

如“舌头”舞动,韵味劲力非常


歌声响起,你沉浸其中

泪哗哗,却毫不在意这些

只让那歌声,充盈心间


此刻,烛光的恨意

尚未浮现,唯有此情此景

一一闪现


(作者简介:一点蜜,安徽人。喜文字爱分行。诗观:生活是诗,诗不是生活!



◎陈明奇


你的出现

岁月  转了弯
不再迷路

守望着孤独
你微弱的心跳
唤醒  一束曙光的生命
孤独  恐惧  消失在

你深挖的陷阱


退避三舍  黑暗
躲在不知名的地方
翻开你的故事
光  刺痛了心


(作者简介:陈明奇,男,60后,四川开江人,退休人员。作品发表在《湖南诗人》《天府作家》《安徽诗歌》等刊。诗观:写出一首好诗的前提是学会做人。)



陆勤元  


一支蜡烛,一袭红衣,一生安然

身正影直

像一棵挺拔的青松

即使有电灯,决不改变自我

哪怕遇到歪风邪气

也决不会扭曲灵魂

微红的光,洒满教室

生命不止,烛光不熄


一支普通蜡烛,一袭红衣,一颗红心

不带半根草

像一个干净的“1”

即使倒下,依然是大写的

哪怕流尽最后一滴泪

也决不离开自己的位置

微弱的光,洒满教室

生命已逝,烛光永存


(作者简介:陆勤元,合肥人中学教师喜欢阅读,喜欢写写心情。)



王安信


一支蜡烛静静燃烧,

暖黄的光洒在屋角。

烛光里的妈妈,满头白发闪耀,

纳鞋底的针线,密密麻麻在时光里舞蹈。


那双手,曾牵我走过春秋冬夏,

如今在烛光下,诉说着岁月的童话。

鞋底的纹路,是生活的密码,

每一针都饱含着无尽的牵挂。


一旁坐着的我,思绪在书本里游走,

却不时被这温暖的画面挽留。

烛光摇曳,像妈妈的爱无时不在,

照亮我前行的路,驱散所有的愁。


妈妈啊,你如这烛光般温柔,

在生命的长河里,为我守候。

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你的爱依旧,

在烛光里,我找到了永远的归舟。


烛光啊!你似母亲的眼眸,

在黑暗中绽放,永不熄灭的火。

无论风雨如何,你始终在那闪烁,

陪伴着我,走上漫漫征途。


(作者简介:王安信,安徽无为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无为市作协会员。2020 年 12 月被安徽省委宣传部授予“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称号。



雅鱼


不是

每一张面孔

每一个黑夜

每一扇心灵

都会被您清晰地记着


比如三十年前

那个

爱唱歌的我

爱朗读的我

爱语文课的我

在三十年后

突然遇见

叫您一声“老师”

您不仅叫不出我的名字

还把我当作另外一个人


然而,无论怎样

您还是叫对了

我是您的“弟子”

万千桃李中的一朵

拥有这个共同的名字

曾一样被您用生命

影响过

擦亮过

点燃过


如今,我的老师,您不记得我了

那是因为

您已燃烧殆尽


作者简介雅鱼,本名王金红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芜湖市作家协会会员第十一届安徽省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学员。曾在省市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书评、报告文学等;另有多篇作品获省、市征文奖项。



◎朱志运


以前是用来照明的

一根根腊烛像接力棒

把黑夜与白天连接起来


微弱的烛光点亮了夜

一点一点燃烧着黑

刀尖刺破黑夜庞大的身躯


烛光陪我度过童年的夜

像飞进屋里的萤火虫

跳动的火苗像眼睛


有了电  腊烛被遗失在黑暗的角落

停电了 还是会把它找出来

暂时支撑着夜


生日的时候

点燃腊烛  闭上眼许愿

烛光指引一条光明的路


烛光似乎可以照亮一切

打开所有世界的门

让灵魂自由穿行


哦 生命其实是一根腊烛

它燃烧

只为抵达到另一个时空


(作者简介:朱志运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衡阳作协会员。在《中国诗人》《一线诗刊》《安徽诗歌》《长江诗歌》《中国网络诗歌》《新导向诗歌》《湖南诗人》《辽宁青年》《文学天地》《青春诗歌》《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发表诗歌。



◎廖兴坤


朴素外表下的你

用文字点燃一盏烛光

用爱心照亮大山每一个孩子的前方


最好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

你一抬眼,我就撞进了你

笑意盈盈的目光里

看得懂你的坚定执着

听得懂你的欲言又止


未曾经历过失去,便不懂拥有的可贵

丢失的每一段月光

都背负着一段学习的债

向光的方向,你的眼眸

还在点亮一个又一个的夜晚


(作者简介:廖兴坤,男,布依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安顺市作家协会理事、西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诗歌四百余首,有诗作入选第三届艾青诗歌节《我爱这土地优秀作品选》及十余个选本,第三届“杜牧诗歌奖”获得者。)



◎王庆


繁星点点,或风雨交加。每天

一道烛光,划破黑暗。点亮

一张张稚嫩的脸


挑着两桶井水

身高丈量扁担,身体称量水重

井水冬暖夏凉,像极了您希冀的心思

洗尽我们惺忪的睡意

迎来又一个清晨

您矮小的身躯

吃力地担起几十条小溪

那烛光照耀每一条小溪闪着波光前行


如今,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当年的青丝

再也不需被叫醒

总是早早起床,向着东方

寻找并叫醒一颗闪着烛光的启明星


作者简介:王庆,安徽天长市人。中国诗歌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诗星光》《三角洲》等。诗观:清新质朴。



◎李庆红


你卑微地站立在庙堂之上

柔弱的身躯辉映佛的庄重和宏大

以及晨钟暮鼓的梵音


虔诚的信奉者啊

不要总用折腰融化内心的纠结

你所有的悲怆

只有兀立的蜡烛流下同情的泪

直到成灰,泪干


说佛法无边

都不及一缕烛光的指引,走出胆怯

说驱灾救难

也不及一缕烛光撕裂黑暗,擦亮光明


(作者简介:李庆红,爱好文学,作品散见《河南诗人》《仙女湖》等刊物和网络文学平台,有作品在全国、市县(区)征文中获不同奖项,为多首歌曲作词。)



邵争强

那一点光,在青丝上游走
直到化为灰烬
顷刻间,蓬荜生辉
其中有一束,落在经书上
照亮“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无有少法可得”
此时,一些暗影
从实体里分离出来,被烛光摇曳
留下漂浮不定的虚形
仿佛告诉我们,该如何摒弃
脑海里多余的迷惘
而烛火仍在燃烧,以肉身的煎熬
唤醒心中的光明——这灵魂中的智慧之光
并以这种方式,将我们带向彼岸



明月清风


在那一方小小的讲台,

您似一支静静燃烧的烛。

用熠熠的光芒,

驱散迷雾。


岁月的风匆匆吹过,

您的青丝渐添霜落。

可那烛光哟,

从未有过片刻的弱。


您燃烧自己的青春似火,

点亮了无数蒙昧的心窝。

让希望的籽儿,

在温暖里蓬勃。


那跳跃的火苗闪烁,

是您无私的忘我。

那淌下的烛泪婆娑,

是您辛劳的诉说。


您是黑暗中的导航者,

用烛光照亮前行的辙。

您是灵魂的建筑师,

以心血筑就梦想的阁。


即便蜡炬成灰终落,

您的精神永远停泊。

那明亮的烛光不灭,

将永远在我们心中铭刻。


作者简介: 崔卓贤,笔名明月清风,安徽合肥人。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国词网》《中华诗词学会网》《安徽诗词网》等微刊及纸刊。



菲馨春


橘黄的光

摇曳的火苗

希望自黑夜里诞出


上善若水,之乎者也

崇尚的题目

先贤留下标准答案


从李商隐的无题走来

与一个称谓密不可分

仿佛春蚕不停地吐丝


聆听雏凤清澈的歌声

苗圃一茬茬刷新

一棵棵大树触摸蓝天白云


弯下腰身

一种姿势

默默数点龙的传人


作者简介:菲馨春,安徽人。诗文散见《未名诗人》《安徽日报》《南国诗报》《太白诗刊》《长江诗歌》等纸刊。诗观:功夫在诗外。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朱浏德


燃烧,照亮

烛,怀一颗慈悲之心


在摇曳的光与影里

浪漫氤氲

堂前红烛灼灼,凤冠霞帔的新娘

与状元服装的新郎,躬身对拜


摇曳的光影里

离别母亲,又送别父亲

如今,点燃的烛在佛前闪燿着光芒


一粒燃烧的、跳动的情愫

让多少人,在巴山雨夜

遥寄,万千柔肠


作者简介:朱浏德,安徽安庆人,诗歌爱好者。






《安徽诗歌》编委会
编委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凡非子、王维勤、许  洁 、许三业、肖丁丁
陈   怀、高建国、晓  渡、 靳   生、蔡   永
校对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他   乡、西木子、朱述云
阿   目、徐造文
朗诵组(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   洱、小   荷、开心果子、石   头
沐   一、雨叶子、李白的李、张   青
邵   梅、周惠芳、青   禾、明   璜
秋   心、荀琼芳、梧   叶、笑   溪
惊鸿无妍、雪如玉、葛云松、葛   锋
瑞雪丰年

投稿邮箱:anhuishige@163.com 




民间性  独立性  时代性

安徽诗歌
安徽诗歌,立足安徽,面向华人;安徽诗歌,以诗歌为主,兼顾散文诗等体裁;安徽诗歌,以诗为媒,让诗意生活触手可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