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L正能量第320期】高硕:走好与新闻的每一步

教育   2024-11-12 23:28   北京  

每个对新闻充满着热情与憧憬的同学,可能都有过为了一篇报道作业反复跑到郊区采访,亦或是为了查阅影印的旧报纸资料而在图书馆泡一整个下午的经历——对于出身新闻专业的高硕而言,这样的场景已经构成了她的日常,在路上、在现场,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刻。

相比过去的新闻人,作为身处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高硕感到责任依旧、情怀依旧。新闻专业的精神,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社会实践中。“新闻学子,心系民生”“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这是每位新闻学子再熟悉不过的话语,也是高硕认为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个人介绍


高硕,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获学业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四六级首考650+,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在第五届“2050学子论坛:媒介、技术与人的境况”中提交并展示的论文获一等奖,与导师合作撰写的论文被第74届国际传播学会(ICA)、第107届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接收。



每次质疑,都更坚定初心


从华东政法大学的新闻学走到中国政法大学的新闻学,在毕业这一十字路口,当高硕决定继续攻读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硕士学位时,她似乎选择了一条显而不同的道路。

新媒体浪潮下,有人说媒体人的黄金时代已经走远。AI记者、自媒体、网红兴起——热点事件发生时人人皆媒体,新闻人的光环似乎逐渐褪去,传统新闻业遭到挑战,“做新闻无出路”论调更是频出。挑战和迷茫无处不在,甚至有增无减,面对这些刺耳的声音,高硕认为这是她要去聆听、探索、解码的重要选题,“我该怎样以更适应的方式在热爱的领域继续前进?”

为了回应这个问题,高硕踏出了她的第一步——走出课堂,去一线感受,去基层了解。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和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栏目的工作经历使高硕了解了现在不同媒体的工作特性,也认识到不同类型媒体人所发挥的作用。而《法治日报》的实习经历,则让高硕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新闻工作的崇高价值。《法治日报》作为更官方、更权威的纸质媒体,其呈现相比于视频画面的形式显得更为客观、严谨,故而这份工作对高硕而言并不轻松。

在高硕实习期间,山东济南一直在下暴雨,这也让同为山东人的她忧心忡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单位的记者老师一听到说要下暴雨了,马上收拾东西,接着就跑出门。别人都在往回走、往家走的时候,他们直接冲出门去追暴雨。”当那些争抢话语噱头的人因为危险而退去时,有这么一群人选择迎难而上,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篇报道、每一张照片都可能成为关键信息,让全国同胞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的实况,帮助相关部门进行部署。他们,在用自己的笔杆和镜头为现场报道而争分夺秒。




每次追寻,都去往更深处


高硕看到了前辈他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她在心里默默做了一个决定——延续这份新闻人的情怀。多元的声音、丰富的表达,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但她也看到——网络信息传播良莠不齐,事情真相在不断反转中愈发模糊,大众在众说纷纭里失去判断力;又或者现象清晰了,却无人探究、更无人解答背后存在的深层问题。

“我希望我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人。在大事当前、全民关注时,我能扎根前线,传递出第一手咨询信息。而在真相迷离、众声喧哗时,我能冷静分析、理性表达,坚持深入调查从而构建事件真实全貌,以有温度、有锐度的文字凝聚共识,呈现客观准确的报道,防止舆论失焦失真。这是我选择新闻学的初衷,也是我所应当继续承担的责任。”

在丰富的采访经历中,令高硕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参观监狱的经历。起初,她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了解监狱生活的机会,与之前并无什么不同。但当高硕与重刑犯及狱警们展开深度对话后,她的心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不仅看到了重刑犯们真诚的悔过之心,更透过这些个体去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同时,在和狱警的交流中,她还了解到这一职业的多面性,一方面对于教化罪犯与预防再犯要始终反思,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面对重刑犯唤醒良知与救赎的可能。“他们的生活与我之前所想象的截然不同,我发现自己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其实非常浅显。”她感到自己与世界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近,同时她也真切认知到现有的社会现象背后依然有许多未被充分探索的事物,这些“真相”需要作为新闻人的他们去呈现给大众。

 “几乎每一条新闻、每一个社会现象背后,都有着深层的原因和广泛的影响,在这个‘后真相时代’我们要让大家理性看待而不是盲目跟风”,在与不同群体相遇、了解到更多看待视角的过程中,高硕也在反思和认识自己的责任,要是她自己能够不断探索和发现社会的更多角落,那么大家就能够看到更真实、更多面的世界。


每次沉淀,都为扬帆蓄力


责任依旧、情怀依旧,但身处新媒体时代,高硕也感受到了焦虑与压力。这个时代,当然不是不需要新闻人了,而是更需要专业的记者、专业的报道。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从外在形式看,单纯采访、写稿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手机、电脑、云台、机器人、无人机,拍摄、剪辑、配音、直播……融媒体时代,一个人就是一条生产线,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同样既要有“三头六臂”,也要修得十八般武艺。

一次偶然的契机,高硕发现自己的一篇课程论文与第五届“2050新闻学子论坛”的主题相契合,于是她想投稿试试。但论坛大赛的权威性、挑战性和复杂性都对论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完成这些对高硕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她更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能够锻炼自我,提升技能的机会,所以即使再难,她也想要试一试。

在了解到自己此前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全部研究要求后,高硕选择自学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的建构,以弥补此前的不足。面对完全未知的领域,高硕花费了一整个假期去了解、学习并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因为原稿中对社交压力、信息回避行为及社交媒体倦怠三者的关系梳理不够明晰,她还需多次对此进行探究确立并重新搭建相关模型,其中还常会出现与论文观点相悖的情形,“即使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有时候也很崩溃,因为好不容易搭建的模型验证结果和我要陈述的观点竟然相悖,只能不断推翻再来”。困难不少,但高硕更想科学论证研究成果。于是她按捺下急于求成的心态,细心梳理关系,反复验证数据,最终成功搭建出了合乎规范的建构模型。

以对学术的严谨,以对专业的一丝不苟,坚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这是高硕认为她作为新闻人所应该具有的素养。从内在操守上,越是信息爆炸、新闻快进,越需要打实基本功,提升对事实的敬畏,秉承还原事实本貌的耐心。越是情绪泛滥、观点先行,越需要跳出人云亦云的窠臼,修炼一双透过事实看本质的火眼金睛。有些时候,这样的严谨或许显得后知后觉,或许会让自己错过一些热点,但听到“为权威客观理性的文章点赞”的话语时,高硕认为这是最好的褒奖。



“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要坚信新闻的力量去成为万千推动者中的一员”,每一个字句,都饱含对时代的认知和理解;每一个镜头,都是对社会光影的追踪。高硕在这条路上,记着初心和使命,始终怀揣对研究领域的热爱与好奇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扎实的态度,不断向真正的新闻研究者靠近,一步步通向新闻学的更深处。

文字|马好 杜雨泽

编辑|卢秋石 马好

审核|黄子洋 许馨元

法大青年
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