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来,哈尔滨的天气仿佛被七月的雨洗净了,几乎每天的天空都湛蓝湛蓝的。阳光明媚,清风吹拂,舒适的温度惬意极了。
这个早晨,晨练时去车站周边转了转,这经常在车中过往的地方,一旦放慢脚步,仔细端详,细品味下,发现真的有着哈尔滨独有的美。
越来越发现哈尔滨老城区的美,才是尔滨的美,因为那些老建筑上印有历史的足迹,带着岁月的风霜,写着这个城市才有的故事。
人们常说,建筑是城市的音符。哈尔滨特有的历史让这座城市从建城开始,它的建筑风格就充满了西洋的格调,这些扎根在东方东北的建筑和伴之以来的生活方式,成为这座城市生活的底蕴。
一个城市的老城与新城是交相辉映、不可替代的。城市发展的脚步无须阻挡,而老城的保护更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好老城更能看到一个城市的理念。
作为一个旅游人我到其它的城市,最想看到的是这个城市特色的老建筑,到那些有故事的地方去感受。
这个早晨我从红博广场这里出发,漫步走向哈尔滨火车站,逛逛周边。
站在红博广场的这个街角环视周边,想起哈尔滨历史中介绍的情景:1898年4月中东铁路先遣队是从香坊出发,一路向北准备建设松花江铁路大桥。他们穿过农田来到秦家岗的高岗上,也就是现在的大直街处发现向北已经无路可走。
“ 就此,哈尔滨拉开了城市化的序幕,红博广场成了这座城市的第一张首日封,并在随后的岁月里盖满了时代的邮戳。”《留住城市记忆》一书如此评价。
“哈尔滨的城市化脚步从这里呈放射状快速蔓延,时至今日依然是哈尔滨最重要的两条大街,东西走向的大直街和南北走向的红军街在这里交汇,俄罗斯风情的楼房在大街两侧鳞次栉比地兴起。”
当年从圣尼古拉教堂到火车站是哈尔滨的一条景观大道,也是领事馆集中区。现在走在这条街上,目光所及的好多都是上百年的建筑。
红军街77号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建于1902年,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后来成为伍连德创办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的所在地。
这座建筑采用了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现为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和省文史研究馆的所在地。
那窗外爬蔓着小花的景像我总要拍下来。
继续向前走,这座叫作米时兰尚影像艺术中心的三层楼就是当年的英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始建于1919年。英国是第一批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国家。
1929年英国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当时在哈英国侨民200多人,英国资本在哈尔滨金融、保险、烟草和肉食加工领域实力雄厚,著名的有汇丰银行、老巴夺烟草公园、鸡鸭公司等。
路对面就是原日本总领事馆旧址,建筑外观是典型的名满哈尔滨的设计师日丹诺夫的作品,非对称式的巴洛克为主要特征的折衷主义风格。现为黑龙江哈铁对外经贸公司。
1924年建,整整一百年,檐口、门额、窗额等处嵌金花纹的浮雕,富丽华贵。尤其是今年刚经过整修,焕然一新。
与原日本总领事馆毗邻的是红军街124号的原契斯科夫茶庄,也是建筑师日丹诺夫的作品,这是他最早的存世作品,当年才33岁。现为汇丰照像机商店。
这个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女儿墙的尖塔具有明显的哥特式倾向。
这栋楼靠街的另一端红军街116号,是1912创客咖啡馆,这是我2021年秋天拍的。
这个咖啡馆,我最喜欢的是室内的这个典雅的老门,像一个优雅绅士的老人迎接着客人。
没找到有关这两座建筑的由来,但那些雕花的岁月肯定藏着故事。
特意拍了幢对面的现代建筑,但风格都是挺搭的。
这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建筑现是龙门大厦贵宾楼,是原中东铁路管理局旅馆。它1901年始建,至今已经123岁了,由中东铁路工程局副局长、副总工程师依格纳齐乌斯设计。张学良、溥杰夫妇都先后下榻过这里。
一个世纪以来,哈尔滨的每一次裂变,都在这里写下了注脚。比如对门、天窗、地面的改造和对雨搭的设置。
非常珍贵的是,这里还保存着几件百年前的百转门、全国仅存的木制冰箱,以及发明12年后就被引进的抽水马桶。几年前在这里就过餐,依然还保有着百年前的氛围。
楼的侧面是停车场,非常幽静的一个小院子,老榆树在窗前摇曳着,见证着屋里窗外的变迁。
发现与这院一墙之隔有一幢别致的红楼,阳光洒向的一面特别的耀眼。这个老洋房是什么地方?
红楼的院墙挺有特色的,顺着这条小路前去探寻一下。
原来这里是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旧址,现是哈医大附属四院办公楼,位于银行街与颐园街的交汇处。
这幢中世纪古堡造型的建筑,建于1907年,哈尔滨早期精品建设之一。后经历了两次扩建,采用了非对称布局,一侧是哥特式塔楼,一侧是新艺术运动风格,组合巧妙,相互呼应。
我最喜欢这片应该是陶瓷的装饰,紫色十字小花与绿色相间,与医院的功能很协调。
注意下上面的浮雕,与霁虹桥铁栅栏上的铁雕花纹有点相像。
继续向前一走就来到了哈医大附属四院建筑群,也就是原中东铁路中央医院。
这组建筑群曾经有12座建筑
回头望去,这幢老房子特色的烟囱与身后高大现代的医院形成鲜明的对比。
欣赏着对面的哈尔滨火车站很感慨,这是哈尔滨改造工程成功的范例,新建火车站的设计既保留了原火车站的形式,又有着很多现代的元素,非常哈尔滨!如果,通向这条街的原圣尼古拉教堂的原址上的建筑或标志能与之相响应,那就完美了。
建设得典雅大气,低调的华丽,又透着一份精致。
新火车站建成后,车站广场的管理非常有序,站前的公共汽车站有着哈尔滨鲜明的特色,成为一景。
过街需要走地铁通道,真是现代方便,又有车站的特色。
从过街通道一上来,眼前这熟悉的栅栏就晃亮了我的眼睛。前几天在原意大利领事馆那里我还在想为什么不留下原址的特色栅栏围墙呢?
两个图案各有千秋
车站边的这个街边小公园非常幽静,黄白相间的漂亮围墙像一条纽带,将繁忙的车站与热闹的街道联结与间隔,历史与现代同步演绎着哈尔滨的故事。
从这个角度望上去,墙上的花与霁虹桥的桥头堡和周边的铁栏杆形成了一幅集合了哈尔滨元素的完美图画。
听到传过来的萨克斯声,原来一位老者就坐在霁虹桥下的这个小公园里悠闲地奏乐,一列高铁车拉着长笛进入站台,这就是音乐之城的哈尔滨。
霁虹桥是连接南岗、道里的咽喉要道。它的前身是一座木制桥,建于1904年,原名秦家岗大桥。这座新桥竣工于1926年,时任哈工大校长、中东铁路局理事刘哲为之取名。
方尖碑式的桥头塔,秀丽挺拔的花盏灯座,镂空镶花的铁栅栏,把形体装点得婀娜多姿。
栏杆上的双翼飞轮造型非常优秀
仔细看,这金黄的铁雕花也不尽相同。
从桥望向火车候车室,这里也是东北重要的铁路枢纽。
法国盛行的方尖塔状桥头,塔座四周装饰着花环状浮雕及花苞式灯座
霁虹桥,取义《藤王阁序》“虹销雨霁”
霁虹桥是哈尔滨城市重要的枢纽,从这里走时几乎都是乘车而过,这次步行的感觉还真有些不一样。
霁虹桥下地段街2号的这幢造型独特的小灰楼是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老楼,这个日本风格的小楼是原哈尔滨弘报会馆,1938年落成。它的风格与报社很适宜,尖头有点像一个笔尖,没有任何装饰的墙体窗子很简洁。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相对的两幢楼,记录了龙江大地的变迁、。
下霁虹桥左拐火车站北广场的方向,抬头就看见这幢圣.伊维尔教堂,这个教堂是哈尔滨现存最老的一座教堂,始建于1907年。
教堂原为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的军用东正教教堂,折衷主义建筑,砖木结构,设计师为德尼索夫。
一般的教堂顶部只有1个,伊维尔教堂主体有5个洋葱顶,加上钟楼上方1个和后面的1个总共有7个洋葱头。
文革期间,洋葱顶被移除,但建筑本体得以保留,长期被当作仓库使用。2017年,哈尔滨火车站改造,伊维尔教堂也被修复一新,2019年新的洋葱顶恢复,展现出了她应有的美丽。
如今教堂的大门紧闭,不知在作何用,几年间墙皮开始剥落,感觉有点遗憾。
车站广场上的路灯是仿霁虹桥上的灯,很哈尔滨。
如今的火车站北广场成为交通的要道,这座新建的红砖建筑是车火车站广场的管理办公室,典雅的风格与车站相呼应中又有变化。
两个小时的晨练在火车站周边走了一小圈,这个地区无论是向道里、道外、南岗都有写满历史故事的老建筑。我的随意逛逛、拍拍、写写,不是研究历史,只是想了解一下它们的历史,尤其是想记录下2024年夏天那些老建筑的样子。
这个夏天哈尔滨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就是亚冬会即将在哈尔滨召开,市容市貌整顿如同让老建筑换了套新衣,变得年轻俊朗。留下一份岁月的印迹和游历的心情,把它们留给城市也留给自己。
尔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