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酒后对李克农不敬,周总理怒斥:没大没小,回去写检讨

职场   2024-12-20 15:33   四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的局部冲突骤然升级为全面战争。
同年7月,美国介入其中;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召赴朝作战,朝鲜战争由此演变成为一场局部性国际冲突。
经过一年的残酷较量,双方于1951年7月10日首次坐到谈判桌前,试图寻求停战协议。
然而,由于双方立场悬殊,首次谈判以失败告终。
尽管之后进行了多次艰难磋商,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谈判进程陷入僵局。
进入1953年,中国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形成了战略相持的局面。
朝鲜方面因人口锐减、经济崩溃,已无力继续支撑战争,亟需停战以恢复国力。
同样,长达三年的战争也让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代价,且战局难有进一步突破,美国亦急于止损。此外,苏联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也积极呼吁双方重启谈判。
在此背景下,4月26日,双方再次开启和平谈判的大门。
美国作为二战后的强国,谈判经验丰富。
而相比之下,中国军方将领普遍在言辞表达上较为欠缺。
为防止志愿军代表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时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的邓华将军向中央请求派遣外交专家协助谈判。
周总理虽为最佳人选,但鉴于其国家核心领导人的身份及繁重的国务工作,无法亲自前往朝鲜。
因此,周总理精心挑选了中央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和外交顾问乔冠华,率领代表团前往朝鲜。
李克农被誉为“我军特工之王”,不仅在情报领域造诣深厚,且擅长谈判技巧;
乔冠华则自抗日战争时期便投身外交事业,曾参与联合国安理会工作,外交经验丰富。
李克农最初因身体原因不愿接受任务,但在周总理的劝说下,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最终同意出山。
根据中央部署,军方代表作为一线力量,直接与美韩代表在谈判桌上交锋;乔冠华作为智囊团成员,负责为前方谈判提供策略支持,处理具体细节;李克农则在幕后掌控全局,把握谈判方向。
据史料记载,为促成停战,双方在短短两年内共召开了58次大会和700多次小会。
由于当时中国综合国力较弱,经济落后,美方代表态度傲慢,中方每次谈判都异常艰难。
朝鲜停战谈判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双方曾长时间保持沉默对峙,创造了世界谈判史上的纪录。
面对美方提出的无理要求,中方代表在李克农的带领下,选择了以沉默应对,最终赢得了这场心理战。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每当美国代表刚落座,李克农便授意中方代表宣布结束会议,整个过程仅持续25秒。
在李克农的精心运筹下,中方代表逐渐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
经过多轮激烈交锋,朝、中、美三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李克农作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乔冠华则一直从事文职工作。
两人性格迥异,行事风格大相径庭,虽有合作经历,但也存在分歧。
李克农作为老革命家,对乔冠华的一些做法虽不赞同,但总能以包容之心相待。
然而,年轻气盛的乔冠华在恭维声中迷失了自我,因向中央汇报的文件上只有李克农的签名而心生不满,认为李克农“窃取”了他的功劳。
谈判代表团回国后,周总理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
宴会上,乔冠华在酒精的作用下,情绪失控,不仅摔碎了两个酒杯,还当众抱怨自己的功劳被李克农“抢走”。
虽然李克农未出席宴会,但周总理却在现场。
听到乔冠华的抱怨后,一向温和的周总理罕见地发了火,严厉批评乔冠华不知轻重,要求他回去写检讨,并当面向李克农道歉。
酒醒后的乔冠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向李克农道歉。
李克农则大度地接受了道歉,并耐心教导乔冠华要改正身上的缺点。

天下有警
汇集全球警察文化,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