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春日尾声,4月24日这一天,80载春秋的李井泉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
其后不久,其子申再望,在深思熟虑之下,决定提笔给邓公写信,渴望为已故的父亲争取一份公正的历史评判。
他恳请邓公能为父亲在“四川调粮”事件上的角色做出证明,给予一个公正无私的评价。
邓公接到这封信后,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随即以五个字作为回应。
提及李井泉,但凡对历史稍有涉猎之人,皆知他并非池中之物。而他逝世后之所以能触动邓公,皆源于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1909年,李井泉诞生于江西临川,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智与胆识。
1927年,青春年少的他投身革命洪流,加入共青团,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南昌起义的烽火中,他在广东丰顺地区英勇奋斗,直至1930年,他进入中央苏区,成为我党的一员。
在红军岁月里,李井泉历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政委办公室秘书长、红军师政委等要职,其正师级的身份,彰显着他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
后来,他又担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旅长,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因国家建设大局的需要,战功显赫的他被调往四川,遗憾错过了新中国的首次授衔仪式。
在四川,李井泉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务,他以公正无私、勤勉治政的态度,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倾注了心血,赢得了伟人的高度赞誉。
然而,在“三年困难时期”,四川作为全国的粮仓,承担了支援其他地区的重任。
这一决策虽然是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但在当时却遭到了四川部分民众的不解和埋怨,甚至有人误解李井泉是为了个人前程而做出的牺牲。
尽管“调粮”决策是省委集体讨论的结果,但李井泉对此始终难以释怀。
因此,在他去世后,儿子申再望决定向邓公寻求公正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申再望之所以不姓李,而是随了另一个姓氏“申”,是因为李井泉将自己的骨肉过继给了一位无儿无女的老战友,两家因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邓公在收到申再望的来信后,以五个字“主席有定论”作为回应。
这简短的五个字,既透露出邓公对“调粮”事件的了解,也彰显了他对李井泉人品的信任。
这五个字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伟人对此事早有定论;二是应继续遵循伟人的定论行事。
那么,伟人当年对李井泉在“调粮”事件中的表现有何定论呢?
据史料记载,伟人曾在多次会议上高度评价李井泉:“李井泉同志只有大功,从无小我!”
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组织纠正了“大跃进”中的一系列错误,李井泉也在会上进行了深刻的检讨。
伟人对他的做法表示了肯定,并赞扬了四川人民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邓公的五个字回复后,中央组织办公厅、中顾委的同志纷纷前往申再望家中表示慰问。
不久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纪念李井泉的文章,文中详细回顾了他在西南地区的工作历程,称赞他光明磊落、勇于担当,一生正直、顾全大局。
这篇文章不仅为李井泉正名,也让他的历史功绩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