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安市持续深入开展“书记领航”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攻薄促弱、补齐短板,突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破解基层党建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高安组工微讯现开设【书记领航成效展】专栏,集中展示一批措施实、效果好的“书记领航”项目,不断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展示的是独城镇“书记领航”项目成果。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环。农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其选人、育人、用人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的效果和乡村发展的质量。为此,独城镇以深入推进“书记领航”行动为契机,通过健全“选育用”工作链条,着力打造一支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的村级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一是面面俱到“摸”。为确保选拔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组建了由挂点县级领导为组长,党委书记、镇长等多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工作组,对全镇15个村(社区)的干部队伍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通过与村“两委”成员、部分离任村干部、“三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等开展个别谈话,工作组逐村深入摸排,全面掌握了村班子运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摸清了63名优秀人才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的政治素质、综合能力等,为选拔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严格标准“选”。创新“双推”和民主推荐机制,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廉洁自律”等作为村党组织书记选拔的标准。通过现任干部中提拔、外出人才中引进、致富能手中选拔、退役军人中推荐、专业化管理考核等方式,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今年以来,已调整优化村班子4个、村书记1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目前,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81.7%,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三是千方百计“蓄”。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备用结合”原则,加强源头培养,挖掘本土人才。从乡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农民党员、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用人才,建立完善村级储备干部库。截至目前,全镇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3名,其中男性55名,女性8名,中共党员占比44.4%,大专以上学历占比41.3%。其中,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1名,全部为中共党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57.1%。这些后备力量中,10名为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其余11名为在外务工创业优秀人员,每个村(社区)平均储备4—5人,实现人才储备“质”“量”双提升。
一是“量体裁衣”,抓培养提能力。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独城镇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培训。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结合本地培训和赴外参观、线下教育和线上学习,实现对村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创新培训方式,利用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培训渠道。今年以来,已开展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培训2期,覆盖200余人次。此外,还积极组织村(社区)书记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活动,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辅导、基层社会治理等,不断提升村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是“跟踪定位”,抓锻炼促提升。注重选派年轻干部到急难险重工作中历练,创新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和战时档案,实现优进绌退、动态管理。通过安排后备力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重点项目推进等工作,建立“N+1”结对帮带机制,由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挂点镇班子成员与后备力量结对,确保每名后备力量至少有1人帮带。目前,已有3名后备干部被选为聘用干部,有效提升了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是“擂台比武”,抓实践阔视野。常态化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观摩评比活动,通过比一比工作成效、赛一赛党建亮点,以练促学、以比促练。今年以来,已组织多次参观学习活动,如5月10日参观学习汪家圩乡仓下村、村前镇柏树村关于打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经验做法;11月7日深入宜春市多个乡村进行参观学习。这些活动让村书记们在比学赶超中找差距、受启迪,努力锻造一支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新时代村干部队伍。
一是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建立健全村干部能力资源库,根据村干部所学专业、工作经历进行分类岗位匹配,确保人岗相适。同时,制定《独城镇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拔任用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适时调整吃苦精神差、发展潜力小、不安心基层工作的干部。2024年2月,对景东村党支部新的支部书记任命,不仅优化了村级干部队伍结构,还为独城镇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是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于2024年2月制定《独城镇2023年度村(社区)班子和干部考核实施方案》,并于2月27日至3月1日对全镇15个村(社区)班子进行了年度考核。同时,建立“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待遇发放机制,严格实行激励机制,根据不同考核等次对村干部报酬实行差异化管理。这一机制既保障了村干部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干事创业导向,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是坚持人尽其才原则。重视发现和选树先进典型,在全镇进行表彰宣传,并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参与各级评优评先。2023年12月7日,“最美独城人”颁奖会中,13名村组干部获得荣誉。2024年4月,在全市“两优一先”评选中,积极推荐了三名优秀村干部。这些举措不仅表彰了先进,还激励了更多村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在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中,独城镇党委扛牢党建主体责任,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打造完善“选育用”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干部储备不足、专业素养能力提升有待提高的难题,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村级干部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编辑:柳畅逸
编审:龙海刚
审核:葛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