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安市持续深入开展“书记领航”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攻薄促弱、补齐短板,突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破解基层党建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高安组工微讯现开设【书记领航成效展】专栏,集中展示一批措施实、效果好的“书记领航”项目,不断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展示的是相城镇“书记领航”项目成果。
为破解村级干部队伍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难题,相城镇坚持以“书记领航”行动为抓手,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考核管理”、“实干担当”四环节着手,坚持全链条持续发力,写好选优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大文章”,为“宜居相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干部支撑,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结合相城实际,2024年初制定了《相城镇村级后备干部“青苗工程”实施方案》。在入选条件上,坚持把政治素质、群众基础、服务意识、学历水平等条件作为入选的硬性指标;在入选对象上,坚持向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热爱农村工作,乐于服务农民的优秀人才倾斜;在入选方式上,先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荐出初步人选,然后党支部对初步人选进行资格初审,并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基础上,经支部班子会议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报镇党委联审、考察、备案,确定最终后备干部人选,做到全过程民主。目前,相城镇共有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25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6人;45岁以下21人,占比84%;大专及以上学历17人,35岁以下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10人。其他村级“两委”后备干部47人,其中男性39人、女性8人;中共党员17人;35岁及以下34人,占比72.3%;平均年龄32.1岁,高中(中专)文化20人,大专及以上文化25人。
为强化村级后备人才的培养,相城镇在要求干部通过新闻广播、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报纸杂志等平台积极开展自学的同时,针对村级后备干部学习亟需的政治素质、业务培训、为民服务等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研判,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围绕政治理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领域,分批次开展综合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政治素质轮训150余人次、业务工作轮训300余人次。同时,还积极支持并鼓励村“两委”成员和后备干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升学历,并建立“一对一”帮带制度,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干部与后备干部人选结对帮带。村党组织书记每季度与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情况,发现不足及时指导纠正,帮助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交流座谈3次。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考核管理,相城镇探索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动态调整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完善村级后备力量信息档案,如实记录村级后备力量在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养使用等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同时,要求每名村级后备力量每季度向村级党组织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各村级党组织书记每季度向镇党委汇报1次后备干部思想工作动态,镇党委动态掌握村级后备力量政治表现、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情况。对于政治素养不高、服务能力不强或者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及时进行清退;对于不适合继续作为后备力量培养的,及时进行调整,并适时补充优秀人才进入后备队伍。今年以来,已新增村书记后备干部13人,调整村级后备干部5人。
为充分发挥村级后备干部作用,相城镇始终坚持“实干当先、担当为上”的导向,把有发展潜力的村级后备力量放在相应岗位上压担子、多锻炼,逐步将村级后备人才吸收到村级网格员、安全生产、防范电信诈骗、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中,对于整体表现比较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优先安排到村级跟班学习,做到“重点后备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并且在党员发展、届中补选、村“两委”换届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调动了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以来,相城镇共有2名优秀后备干部被接收为预备党员,25名后备力量进行跟班定岗实践锻炼,并明确帮带领导和村级帮带人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带,参与基层治理、环境卫生整治、防汛排查、矛盾调解56人次,入户宣传114人次,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共计47件。
编辑:柳畅逸
编审:龙海刚
审核:葛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