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好创新、品质与善治三重奏 千亿GDP背后的“龙湾乐章”

政务   2025-02-09 15:13   浙江  


今天,温州市龙湾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正式开幕,此前一天政协第六届温州市龙湾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区各个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谋美好未来。

过去的一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紧紧围绕“一区五城”总目标和“东部科技城”新定位,大力落实“五个年”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规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市第二,温州经开区排名跃升全国50强,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在创新驱动、品质提升、治理优化三条主线上,龙湾以“拼”的姿态、“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篇章。

这座东海之滨的活力之城,正以“强城行动”为笔,擘画更富活力的未来图景。




W020250209310277813649.jpg

项绍雄 摄



创新强城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三夺科技创新鼎”、温州高新区实现全国排名“八连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突破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五分之一…… 2024年的龙湾,以创新为钥,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这一年,龙湾的创新能级加速跃升:瓯江实验室入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科温州研究院获批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新光谷激光与光电产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三谷”平台积蓄成势——中国眼谷招引莫廷医疗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温州国际云软件谷落地人工智算中心一期,新光谷新增核心企业71家,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微信图片_20250209133557.png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龙湾对创新生态的深耕细作。通过“科技轻骑队”入企解难、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深化“教科人”一体改革,龙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2024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2家,促成合作项目138个,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达4696件。同时,“数据得地”2.0改革以精准供地破解企业空间瓶颈,完成40家企业供地1703.7亩,供地数量全市第一。

面向2025年,龙湾剑指“创新能级再跃升”。一方面,聚焦“三区联创”,提能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平台,新增孵化面积50万平方米,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4.1%;另一方面,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推动瑞浦兰钧新能源基地三期、埃锐云激光喷码机等项目投产,冲刺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1000亿元目标。

龙湾正以“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让每一粒科创种子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品质强城
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去年以来,龙湾以“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危废规范化管理达标率、100%危废利用处置无害化率”的硬核数据,交出了生态保护的满分答卷。温州滨海星创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开工,更成为绿色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该项目投产后年处理固废能力达300万吨,年产值可达3亿元。与此同时,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省控永中断面水质跃升Ⅲ类,PM2.5年均浓度降至23微克/立方米……“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微信图片_20250209133611.png

品质提升不止于生态。在城市建设中,龙湾以“强城行动”重塑空间格局:瓯江未来城城市客厅亮相,建成省级未来社区、风貌样板区及“美好家园”6个;永梅大道共同富裕示范带串联起23个和美乡村,农村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机场三期、温福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飞的”航线联通青田,区域交通便捷度跃居全省前列;民生领域同样可圈可点:全国首个住房公积金支持长租房项目保障住房3205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8平方米。一幅“全域幸福”图景徐徐展开。

2025年,龙湾将品质追求推向更高维度。生态方面,将启动全域幸福河湖提升工程,深化“蓝色循环”海洋塑料治理,争创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城市更新方面,要攻坚“强城六大行动”,建成富春“智享未来”风貌区,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200套;乡村振兴方面,计划打造“清秀郑宅”未来乡村,培育现代化农创园,让城乡融合“各美其美”。

正如明代大儒张璁所言:“治世之道,莫先于安民。”龙湾正以品质为基,筑就一座近悦远来的幸福之城。



治理强城
构建现代善治新范式



2024年,《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龙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经验。这项改革通过整合32个领域执法事项,建立“网格排查+智慧监察”机制,推动执法监管率跃居全省前列。更值得一提的是,“一码监督”“4+1+X阳光工程”等创新举措,让权力运行更透明,基层治理更高效。这一年,龙湾高质量完成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巡查考核迎检,“无欠薪”区通过省级验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微信图片_20250209133606.jpg

治理现代化的密码,在于“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龙湾率全市之先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温暖营商”品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9.62%;“智慧监察·阳光支付”系统根治欠薪顽疾,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一件事”改革守护“舌尖安全”。在基层,“141”治理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覆盖,物业服务星级评定破解“家门口的烦心事”。

迈向2025年,龙湾的治理蓝图更加清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盘活国有资产100亿元;推广“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实现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双下降”;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构建“1833”联合指挥体系。

龙湾正以法治为纲、智治为翼,探索城市治理的“龙湾方案”。

潮涌东海千帆竞,龙腾湾区万象新。在“强城行动”的奋战之年,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承载着“温州东部科技城”的梦想,将紧抓“双万”城市机遇,以“五个年”行动为桨,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代表委员说




建立新型柔性引才模式

//

人大代表、默飓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木林森



针对人才认定政策,建议灵活调整人才认定标准,增强用人单位话语权,并主张将购房补贴政策由折扣转为定额,提升激励实效;针对人才引进工作,要推行“近凤筑巢”战略,聚焦区域产业链优势与新兴产业需求,明确引才方向,并整合中部与东部城市科研力量、高校资源,建立高性价比的人才飞地空间,实现“孵化、研发与前台在飞地,产业化、生产与后台在本地”的新型柔性引才模式。



优化交通方便市民

//

人大代表、蒲江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颜沣娟



针对蒲州街道富春江路(北段)早晚高峰交通堵塞的问题,建议拆除道路两侧围墙拓宽车道,优化动线规划,并加强交通管理,避免因规划滞后影响居民出行。



让儿童看见城市友好

//

政协委员、龙湾区妇联副主席林洁



针对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议要坚持“一米高度”视角,从优先保障儿童设施的用地需求、因地制宜推进适儿化建设、充分吸纳儿童对适儿化改造的意见建议等三个方面,积极创造适合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服务。针对婴幼儿托育服务,建议统筹社区、小区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建立健全驿站建设标准和监管评估制度,完善建设及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



关注劳动者技能提升

//

政协委员、汽修领域专家韩政权



围绕“壮大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助力东部科技城建设”等议题,建议加大技能人才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奖励兑现速度、提高人才房政策吸引力,为高水平建设温州东部科技城、高质量打造龙湾“一区五城”提供坚强智慧支撑和人才保障。



来源:温州日报、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龙湾发布
龙湾发布为您提供及时准确的政务信息和丰富多彩的实用资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2300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