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半马苏河岸
——设计师讲述设计背后的故事(上篇)
前言
2024
00
今年3月24日,上海苏河半马鸣枪起跑,耀动申城活力。
今天,林李设计师将带大家重走上海半马苏河路线。看苏河沿线风景、听景观设计灵感,感受苏河开放背后的故事,见证苏河形象的巨大蜕变,体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真正内涵。
本期带大家重走“上海半马苏河路线“的林李设计师为“上海市十大优秀青年风景园林师”沈学美,她是上海苏州河滨水景观项目的负责人,也是整个建设过程的亲历者。
右三为沈学美在“上海市十大优秀青年风景园林师”领奖现场
大家好~我是林李景观设计师沈学美,也是一位坚持奋斗在一线的景观人。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半马、看风景、听故事”。
一、 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
2024
01
上海, 因水而生、依水而兴,黄浦江与苏州河, “一江一河”,不断变化和适应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承载着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苏州河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同时,苏州河滨水集生态、健康、活力、宜居、人文、创新于一体的复合开发,使其成为了市民的“后花园”,也是迈向世界级滨水区的新典范。
二、 半马苏河
2024
02
作为普陀区的一大特色,“半马苏河”因其近21公里的岸线长度而得名。这一区域拥有众多河湾,构成了独特且丰富的水系景观。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半马苏河”实现了从工业遗存地转变为集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活力带。
本次重走上海半马苏河路线,起始于普陀区的宜川养老院,途经多处历史文化景点与现代商业地标。这条线路不仅是一条运动之道,更是一条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的文化长廊。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既能够饱览都市繁华,又能深挖红色基因,让人在运动的同时接受精神洗礼。
三、 走半马、看风景、听故事
2024
03
彭越浦、宜川养老院段——民心工程
本段岸线长度270米,是普陀北岸的东起点部分,最初的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建设景观桥梁来连接彭越浦河两岸,在推进过程中充分听取中远居民意见,不断调整优化方案,得到各方的帮助与支持,最后从内部绕行实现沿线的贯通。虽然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难度,但也体现了我们团队坚持以人为本、将设计理念与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的原则。
现状泵闸,由于安防及功能设施的需求,对贯通路线布局及隔离管控要求极高。在泵闸内侧设置栈道,建筑外立面、格栅和栏杆采用多色多规格设计,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而且从远处看,整个结构宛如一幅山水水墨画,为城市增添了一处具有艺术气息的景观。
原有宜川养老院段,绿树成荫但视线受阻;改造后视线更为通畅。同时,更多的停留空间让人休憩,植物配置四季有景可观,小品的融入增加更多人文气息。
驿站的设置既是功能的需求,提供必要服务,又是法治宣传及休闲驻足的好去处。驿站的二层平台更是观苏河,望天安的绝佳视点。
中远两湾城段——5W人的故事
本段沿线总长约1690米,由于历史原因,沿河地块均规划为小区建设用地。通过广泛征求民意,合理优化设计方案,最终征得5W居民的同意,约定:滨水景观沿河9177平方米空间实现共享开放,剩余25751平方米景观提升后仍留给小区内部管理,不仅提升了公共空间的质量,也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居住环境。
中远两湾城段的贯通,切实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宗旨,建成后得到中远居民及市领导的极度认可,获第二届“上海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 优秀案例奖。
经过为期两年的努力,中远两湾城顺利完成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居民沟通,采用了线上直播、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增加了信息公开度,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本段的贯通,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设计工作的复杂性、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以及政府与社会协同合作的必要性。
在整个贯通过程中,如何平衡公共利益与居民需求是重要议题。比如对于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区域如圆形广场进行保留和路径优化;对原本计划作为开放广场的空间调整为供小区内居民使用,既保证了社区居民的利益,也展现了政府的开放态度和响应民意的速度,全线设置绿化软隔离和门禁系统,实现了视觉上的和谐与功能上的分离。
宝成桥段——宝成湾的变迁
宝成桥段位于宝成桥至武宁桥之间,本段沿线长度440米,结合光复西路退界绿化腹地,对防汛墙进行分级处理,不仅提高了河流两岸的空间利用率,还有效地增强了区域内的防洪能力。此外,通过打造高低错落的滨水空间和上下两层观景平台,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城市的美学价值。
宝成湾曾经是我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和高密度聚集区,是上海最重要的纺织工业集中区。宝成桥的历史可追溯至1931年,当时作为纺织业发达地区的苏河两岸交通要道,它见证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兴盛时期。从木制行人桥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转变,宝成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重要纽带,更是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为了留出更多空间给到滨水绿带,对光复西路进行改道,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用于建设滨水绿带,并通过退界二级防汛墙来创造更加宜人的公共空间。
材料革新:考虑到安全性与美观性,我们放弃了传统的干挂花岗岩,转而采用轻质且强度高的铝制板材,并在外表喷涂真石漆以模拟自然石材的效果,不仅降低了结构负荷,还提高了抗震性能。
华东政法大学——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校园
华东政法大学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在历经多次历史更迭之后,整体上依旧保存了其前身圣约翰大学时期发展形成的英式庄园空间格局。圣约翰大学作为中国最悠久教会大学开创了中国近现代中西合璧建筑式样的先河,该时期保留下来的25栋历史建筑在2019年全部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整个上海教育遗产研究的“活化石”,是整个片区最具有保护价值的核心资源。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开放校园”先行者,为苏州河的贯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校区跨苏河南北两岸,校区整体方案统一规划,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及教育文化搭建了平台。
华政长宁校区,以文化传承为理念。为了华政校园及苏河岸线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承,设计师悉心设计“苏河华政十八景” ,让历史与现代对话,将百年院校与苏河文化相融,让滨水空间与文保建筑相映,实现还岸于民,空间共享。
华政普陀校区基于校园整体规划,设计成开放式滨水岸线,以"百年名校、苏河明珠。滨水花园、水岸书声"为主题,水岸步道起伏绵延依水而栖,似静谧探幽的花园,与对岸百年历史建筑遥相呼应。
大华清水湾一期——退让100棵树的故事
本段岸线长度323米,沿河规划为小区建设用地,与居民进行协商,以最小限度的退让策略来创建共享步道,充分尊重了原有的乔木布局,尽可能利用林下有限空间设置步道,又经过多方的协商沟通,局部区域调整为滨水栈道实现贯通,不仅保证了岸线的连续性,还增加了亲水体验。
深入理解场地特征,广泛听取各方需求,巧妙地融合不同设计手法,最终实现对外共享面积1146平方米,小区内外增加隔离,保证小区自留4834平方米供休闲活动所需。设立隐形隔离配合门禁系统,确保小区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视觉和感受上内外融为一体。
大华清水湾一期作为普陀最难的两个断点之一,为满足使用者的真实需求,打造了一段亲水步道,实现其开放共享。成果受到领导们的关注和认可,深受市民喜爱。
四、 设计师的使命担当
2024
04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然而,由于早期的城市开发导致其岸线被分割,公共空间不足,限制了市民对其使用的广泛性。而在林李景观设计团队秉持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设计,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对河岸线的重新梳理和公共空间的重塑,我们成功地将原本割裂的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了连续的慢行系统和多元化的活动区域,苏河滨水空间越见完善,变得宜居、温度、包容和有魅力……成为了上海重要的“生态会客厅”。
作为深度参与上海苏州河贯通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我亲历了项目勘察、设计、协调到落地呈现的整个过程,满怀感恩之情之际,也让我对上海有了更多的依恋,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去关注每一个细节。
如今,看到人们可以在亲水平台上驻足游玩、在休憩亭下发呆放空、在花团锦簇的绿道上跑步健走……我为自己是一名景观设计师而感到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设计图纸,更是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空间。
欲知更多设计背后的故事,敬请期待下篇精彩内容!
请随我们的航拍一同citywalk半马苏河岸!
上海林李公司
关心你住的房子走的路,逛的公园过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