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拍摄于2015年的西江村旧貌
80年代包产到户后,我姑父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手工生产油面。在那个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年代,油面属于普通百姓的奢侈品。平日里一般只有亲戚来了或小孩生日,家里才舍得煮一碗油面以示好客和疼爱。但这对于我姑父家来说,就没有那么稀缺,做到了油面自由。这对我们那年代肚子里没什么油水的人来说,这可是有很大的诱惑。所以寒假时就会去小住几天,以满足自己的食欲。
拍摄于2024年的西江村新貌
手工制作油面是自然晾干的,油面坊门口有一块阳光充足的空地做晒场。冬闲时间晒场就成了老年人的闲聊和休闲的地方。他们一般会早上八九点就来到晒场聊一些农作物收成,牲口下崽之类的琐事,到中午吃饭时回家吃饭,下午三点左右又过来,继续上午的话题,赶上天气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也会买点没怎么晒干的油面回家加个餐(因为油面没晒干不能保存,姑父就会按成本价打折卖给乡邻),也不用给钱就是记个账。我那时应该是小学三年级,对他们闲聊中对生活所表达的期望只是一知半解。
重新修缮的村民议事众厅
在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几个老人讲他们曾经在战场上的事情,当时被深深吸引,由于那时还小,不知道他们讲的是哪场战争,只知道很震撼,能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战争。后来知识面广了,我猜他们讲的是抗日时的上高会战。听他们讲述各人的经历,大体分为两个方式参加那场战争。有一个是参军去的前线,当时一起去的同乡应该有4个人,只有他一个人回来了。另一种是以支前(拉壮丁)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战争,他们是一伙同乡一同前往,也基本上有一半人没有回来。他们口中所描述的战争,没听到什么豪言壮语,连生离死别都是一语带过,与我们当时接触的影视图书上宣传的完全不一样。听得最多是如何生存下去,在战场上侥幸存活下来后又是如何辗转回家。也许那时的他们对国的概念并不强,但对回家这个执念非常强烈,听到他们在战争途中和战争结束后为了回家受尽磨难。有一个老人家讲述他们一行3人为了回家,途中要躲避多种部队的盘查,还有路上一些保长甲长的盘剥。一路上也没有盘缠,饿了的话能找到什么就吃什么,并没有现在电视里讲的讨饭回家情景。由于实在是太饥饿,三个人曾躲在别人牛圈中吃牛屎充饥。但这东西也不能提供什么能量,其中两人偷偷跑出去找食物,后面就没有回来了。听老者的意思,这两人应该是他的堂兄弟,他们也大概率是被枪毙了或被别的部队卷走了,而他是依靠回家的执念,昼伏夜出经过几个月才回到了家。
村中老人在古宅前晒太阳聊天
讲到这时,与他产生共鸣的几个老者也在默默的流泪,情绪激动得全身颤抖,到最后还口语不清,也许他们想起曾经的兄弟在自己身边死去时的绝望。其他的人因为没有这种经历都不知道如何劝慰他们,现场只听到几位老者的啜泣声。姑父也不善言语就拿了一点散面煮了端给大家吃,以缓解这悲凄的场面。几位老者吃了面后,情绪有所缓解,有点自嘲的说着自己不争气的话,感叹着现在生活的美好安详。其实现在想起来,他们不应该自嘲呀,那场战争的胜利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不管他们是否自愿,这也许是当年我们千千万万个江西老表在那场战争中的缩影。晒场现在已经改成广场了,当年的老人都已经离去,只留下一些孩童在那嬉戏。
古井与“南风酒”主题小亭子
投稿|lcl1976
编辑|付凯
审核|陈娟
为方便群众参与监督和反映问题,现将新溪乡基层问题项目整治行动群众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公布如下:
举报电话:
0790-7087680
举报邮箱:
XXXjwbgs7087680@163.com
通信地址:新余市渝水区新溪乡政府办公楼纪委办公室
投稿邮箱:xx67580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