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苏州,到底哪座城市更嗜甜?无锡:我就看着你们不说话

文化   2024-11-11 15:59   浙江  

如果去过上海旅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上海菜通常都是很甜的,这跟国内其他地方都不太一样,往往让大家印象深刻,因此很多人到上海去旅游,多呆几天都受不了,主要就是因为吃不习惯,几乎每道菜都放糖,很多人难以接受。

实际上,除了上海之外,江浙沪地区的很多城市都非常嗜甜,比如临近上海的苏州,吃甜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上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毕竟上海以前是属于江苏管辖的,很多文化传统都是传承于苏州,苏州可以说是上海吃甜的"师父"。

有人说,江浙沪地区之所以很多地方都喜欢吃甜,主要原因就是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富庶之地,毕竟糖比盐贵,古代只有富裕地方的人才吃得起糖,甚至还有一句话说"富吃甜,穷吃咸",久而久之,江浙沪一带就渐渐形成了吃甜的习惯。

那么,上海和苏州,到底哪个城市更嗜甜?大部分人会觉得,苏州菜比上海菜更甜,只不过上海的城市规模更大、关注度更高,所以上海菜甜这个概念才更深入人心。然而,真正懂得江浙沪地区的人肯定知道,江浙沪最嗜甜的城市应该是江苏无锡。

如果你去过无锡旅游的话,应该会发现无锡菜简直甜到发腻,上海菜和苏州菜遇到无锡菜,都只能小巫见大巫、"甘拜下风"。很多外地游客到无锡吃饭,没吃几口就放下筷子了,因为实在太甜吃不下,据说连上海人和苏州人到了无锡都接受不了。

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浙沪一带嗜甜已经成为特定的文化,如果你到江浙沪去旅游的话,不妨试试看他们的口味,或许会别有一番风味哦!那么,你觉得无锡菜是不是比上海菜和苏州菜更甜?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还想到江浙沪去旅游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无锡:这座无甜不欢的小城,为什么这么爱吃甜?原因很简单

这里是小美美旅行记。


我们国家是天南地北,幅员辽阔,吃喝玩乐的地方很多,可能只是一条河一座山的距离,生活习俗完全不同,吃法也大不相同,可能这边喜欢吃酸辣,那边比较甜,可以说是各有喜好,而要说,我国哪个地方最甜,那就是江苏无锡了。



如果你去过浙江、天津、上海这些江浙沪地区旅游,你可能会发现他们吃的比较清淡,甚至有些地方吃的很甜,而这些地方最甜的地方,甚至甜的让人难以下咽,外地游客:甜的想哭,恐怕很多人会说这是无锡。


国庆节那段时间,我和几个朋友正好去杭州、无锡旅游,去的时候有一个无锡当地的同学来招待我们,请我们去一个很无锡当地的饭店吃饭,去之前,这个同学一再强调无锡的菜很甜,问我们能不能吃得惯,我们当时就像一个菜那么甜能甜到哪里去呢?



我们点了几个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无锡酱排骨、肉馅面筋、桂花糖芋头、小笼包,这些菜都很好吃,卖相也很好,细细的花,一开始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虽然平时喜欢吃甜的,奶茶要喝很糖,咖啡要多放一袋糖,但没想到这里的排骨要加糖,就像一个用糖浆盖住的骨头一样, 除了甜还是甜,而肉馅面筋就是面筋塞进肉里再炖,没想到的是小龙包居然是甜的。


无锡为什么这么爱吃甜,原因很简单,因为糖在古代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当时明清两代糖业又非常发达,当时江南一带所产的糖大部分都流向了江南,导致很多上流社会的人都喜欢吃甜的,当时无锡工商业也异常繁荣,是四大米市之一,财大气粗,很多新兴的商人也开始追求享受,其一点就是体现在模仿上流社会菜肴的甜味,"甜食",还带有一种炫富、攀比的意思。



一方面,无锡的天气一直比较潮湿,春夏炎热,秋冬湿冷,为了吸收能量,糖自然成为补充能量的最佳选择,"甜 "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也与无锡的产出有关,无锡的特色地方特产阳山桃、马山李等,以甜糯为主,加上无锡的稻米产量丰富,品种繁多,导致粽子、饼子、米饭等淀粉含量高,味蕾甜度强,慢慢地无锡就 "甜 "了。

当时上海有句顺口溜,"苏空头,难无锡,恶常州",来讥讽苏人的性格,为什么这三个一直被认为是吴侬软语的太湖城市被称为 "刁钻",很多人都说无锡人喜欢吃甜食,但事实上,无锡的很多家常菜都是口味清淡的,白灼、炖菜、汤等,不一定会在菜里放很多糖,而一些所谓的地方特色菜则是糖分较重,哪怕是一个炒菜,都能甜到哭,无锡的 "甜 "够刁钻的。



到无锡的第一天,我对甜有了新的认识,真是印象深刻,真是甜到哭,无锡的朋友经常调侃这个生他养他的城市,"天天吃甜的,我们受不了!天天把小笼当早餐吃的人,绝对不是无锡人," 不过,如果再请我吃,我还是会吃的,因为味道确实不错,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去江苏无锡旅游过,你吃他们的菜习惯了吗,觉得甜吗?欢迎大家留言哦!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北大医学部教授:如何活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

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东亚巨变500年——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心理学——改变人类心灵探索史的十位大师
梦见坠落、掉牙、被追赶……这10种梦隐藏着你的哪些秘密?

中国方言——一部文化史
欧洲文明史50讲

从《诗经》到《红楼梦》:10位复旦顶尖教授带你读50堂国学经典课


《统一与分裂》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方法?

葛剑雄:读懂人口,才能读懂中国历史

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 25 本书,都在这里了

社会学看中国:传统与现实

诺奖得主揭晓背后,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周濂·西方哲学思想100讲

20世纪思想的启示与毁灭

领视
有关艺术、影像的人文公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