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同德中学1979年的毕业生,
作为在外的游子,
母校和家乡都是我的根,
衷心希望母校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愿家乡的发展欣欣向荣……”
16日下午
同德中学报告厅内坐无缺席
到场的300余名师生屏息凝神
聆听杰出校友施正荣的发言
1979年毕业于同德中学;
1983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88年公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从事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在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难题,成为太阳能光伏领域一流的科学家;
2001年施正荣回国创业,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科学家;
2009年施正荣当选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和工程技术院院士。
施正荣和夫人张唯
是应市慈善总会教育分会的邀请
回到母校同德中学
向师生们分享自己深耕行业30多年来
见证和推动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故事
并与在校师生面对面分享了
治学做人、干事创业的经历与感悟
此次活动也拉开了2025年
我市“科学家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序幕
一起来听听这位大咖对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
关于未来智能社会
关于科学精神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还要相关领域的知识。而且要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观察世界。要具备很强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现在人工智能发展很快,我们要能够学习新的知识,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把人工智能这些新的技术跟我们所研究的具体领域结合起来。所以现在也特别需要培养科学精神。
亲切合影留念
《圆梦》的故事让施正荣非常感动
“今天回来感受非常好,
切身体会到我们同德中学的老师们
在寓教于乐、德智兼优的工作方面
做了大量务实的、创新的教学工作
让我印象深刻。”
身居他乡,不忘故土
多年来
施正荣秉承家训
持续关注家乡教育及各项事业
施正荣表示:
“力所能及地帮助,就是希望通过教育,
能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们,
在学校安心地学习,学好知识,
将来能够做出贡献。
这也是我本人走的这条路,
我相信,
知识、科技和勤奋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同时也能够改变世界。”
往期精选,点它↓
● 一双鞋、一个书包、一袋米……@扬中人,你的爱心,将是这些孩子2025年第一束光! ● 快过年了,扬中人千万别在朋友圈做这事儿,涉嫌违法! ● 吃、看、玩、跑,还有买买买~新坝这场大party,现场别提多精彩了! ● 招聘/求职/出租/求租/出售/转让/求购等免费信息
往期精选,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