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l 3.5 元、1L 4.5 元”,多加 1 元,就能有双倍容量,但1L装包装过大,且略显廉价,让部分消费者觉得没面子,只能在家偷偷喝,于是“屌丝饮料”,就这样火了。曾经被认为是货车司机、工地搬砖人喜欢喝的1L低价大瓶饮料,如今对年轻人也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
时至今日,“屌丝饮料”仍让年轻人们欲罢不能,而近期纳食发现,小甜水品牌“依能”被网友冠名新一代“屌丝之王”,无他,主要是价格低到没有下限。
谁才是真正的屌丝饮料之王?
现在,谁是年轻人心中的屌丝饮料之王?
曾经,这个答案毫无疑问是康师傅冰红茶,但现在,年轻人显然有了更好、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而从网友的分析中得知,依能厉害主要有三大理由:依能价格更便宜,此乃一胜;无色无味能进图书馆,此乃二胜;依能二胜,此乃三胜。
依能价格到底有多低?
虽然依能也有500ml日常装,但或许是爱到极致,消费者更喜欢1升大瓶装。瓶身上写着售价3块5已然比冰红茶涨价前(4元)更便宜,但仔细探究才发现,如今新一代屌丝饮料已经没有了价格下限。
1L饮料1块、2块出头,唯一能与之拼一拼的大概就是直接对着水头龙狂灌了。在这场价格没有下限的游戏里,官方账号每天在小红书游窜,称赞网友是低价挖掘机。
饮料厂商的新增量?
当初觉得它有多LOW,现在就觉得它有多香。据尼尔森1Q3月发布的《2024中国饮料行业趋势与展望》显示600m1~1249ml规格的大瓶即饮饮料成为行业增长新亮点。这一规格段在所有规格中的销售额占比,从2019年的6.4%增长至2023年的11.3%。
某些品类中的变化尤为明显,比如无糖茶。据马上赢品牌CT 统计,以 650ml 为分界点进行大小规格产品的销售额划分,2023 年 8 月到 2024 年 7 月的一年时间内,大规格产品的销售占比从 20% 左右一路增长到约 35%,增长将近一倍。其中,650ml 以上规格产品主要集中在 900ml-1L 之间。
从2024年来看,“大容量”几乎是覆盖到了无糖茶、凉茶、电解质饮料、功能饮料等全部品类,席卷整个饮料圈。
比如,元气森林创新性推出的900毫升大冰茶,以大包装、高性价比的产品设计,在冰红茶饮市场中杀出重围,成为元气森林销量增长的强力引擎。在此前纳食与元气森林多位经销商的采访中,他们都向纳食表示,大冰茶在终端渠道十受消费者欢迎,已经隐隐成为最畅销的大瓶装饮料,有的经销商向纳食透露大冰茶月均销量达到1万件。
更别提东方树叶推出的900ml装,东鹏饮料的1L装“补水啦”电解质饮料,还有饮品界“老师傅”康师傅上市多年的1L大包装。
那么为什么大瓶装趋势在市场上不降反升?它会在2025年大火吗?
让大瓶装蹿红的“水替”,
会在2025年爆火吗?
表面上看,这些大瓶装饮料的爆火是因为消费者更加理性了、更加追求性价比了。也确实有这一点的原因,但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涨之中。对他们来说,传统饮料太甜太腻,瓶装水太寡淡,“水替”饮料恰好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水替饮料”并不是一个品类定义,而是特指当前一种流行的产品类型,不仅活跃着气泡水、无糖茶等热门品类,NFC椰汁、电解质水等也同样具备水替饮料的特性。
从这来看,“水替饮料”有着明显的特色,一是作为瓶装水的替代品,水替饮料要满足更多消费者在更多场景的“解渴”需求。二是水替饮料也应具备普通饮用水“健康、轻负担”的产品属性,这样才能让他们痛快地畅饮。
其中,无糖茶就是“水替”的典型代表。虽然无糖、低糖茶饮的味道很淡,但有味道就比白水好喝,同时,干净的成分也能给到“健康”的心理慰藉。亿欧智库的一组研究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报告显示,无糖茶的主要价格带在4-7元。购买动机分为以下两类:提神醒脑的同时,无糖无负担;当作水的替代品,用以补充水分。
随着健康养生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饮料企业开始做“减法”,洞察消费趋势变化,回归产品本身,日常“水替”健康概念应运而生。
比如,2024年好望水推出全新“照顾系列”,希望用简单“喝水”的方式帮助大家照顾好自己的日常。核心单品薏米水,甄选道地山薏米,添加“广东人参”五指毛桃,自然甘甜有“椰香”。另外还有桂圆水、陈皮水、枸杞水,契合不同口味和人群……
四时造物,自然有序。好望水以匠心工艺还原食材本味,不添加任何代糖、香精色素、防腐剂,真正做到了“回归本真,用心照顾”。而好望水“照顾系列”仅上市半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发展势头迅猛。2025年,好望水将不断拓展照顾品类,上市更多口味新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全面的照顾与呵护。
另外,康师傅推出纯萃零糖高山乌龙茶提到了“水替”一词,意思是这款饮品甘醇解渴,可以当成饮用水的替代;茶小开召开新品牌「茶与水说」发布会,推出了首款替水好茶;而在去年以及今年的经销商大会上,“水替”更是成为元气森林连续两年的战略创新方向之一。
很显然,当下,“水替”饮料越来越活跃,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对于饮料企业来说,推出大瓶装饮料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产品价值创新上有所突破,让“水替”饮料成为企业寻找增量市场的利器。这考验着品牌们的实力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