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锚栓技术中,都提到:
“锚栓承受拉力荷载,产生如下图所示的混凝土锥体破坏模式。”
(群锚效应的混凝土锥体破坏)
混凝土锥体的受拉破坏是因为:外拉力荷载超出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因此产生了裂缝或裂纹,而裂缝从锚栓埋置深度的底部形成,并往外延伸和发展,最终形成锥体破坏的现象。
如果锚固点有弯矩作用,所产生的拉-压效应对受拉锥体破坏的混凝土产生 “推回或挤压”应力,这样对锚固承载力是有正面作用,即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锥体破坏承载力,甚至避免其破坏发生。
(弯矩效应的混凝土挤压作用力)
我们知道目前国内的后锚固规范或标准都没有考虑这个影响因素。参照欧洲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EN1992-2-4章节可知,新增了以下的影响系数,即弯矩效应影响系数。
这个系数的计算与锚栓的埋深深度(hef)和弯矩力臂(z)有关。
- 埋置深度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锥体破坏的承载力
- 弯矩荷载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锥体破坏的承载力
- 有利于群锚位于靠近混凝土边缘的锚固承载力,避免边缘剥落的破坏
E-N-D
相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