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文学】邓忠开 ||| 坐标代号5-10

文摘   2024-10-31 16:24   四川  

编者按:维和部队官兵用汗水和热血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你们为维护世界和平不遗余力,你们无私的奉献和勇敢的行动,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祝福你们一切安好,载誉归来。



            坐标代号5-10

                   作者●邓忠开


这段时间,以色列持续对黎巴嫩南部地区的真主党武装力量疯狂打击,炮火不时在中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驻地周边爆炸,还曾发生火箭弹掉入营区爆炸,设施受到损坏,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全国人民都为我维和官兵的安全担忧。

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这样的新闻,我存储在大脑深处的记忆瞬间被击活,脑海里立即飘出一组数字:5-10。5-10是中国营驻地的坐标代号,位于黎巴嫩南部黎以巴边境上的辛尼亚村,离以色列边境只有二十来公里。

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那是2009年10月15日下午,我们中国第六批维和部队第一梯队170名官兵,乘坐民航包机从昆明出发,经过十多小时的飞行,次日凌晨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特拉菲克·哈里里机场。我们背着战备包走下飞机,办理了入境手续,坐上前来接我们的维和部队车辆。负责中国营轮换车辆运输保障任务的是加纳营,车辆是中巴车,每个车还配了两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眼前这一幕,让我意识到,这里是战场!“大家戴上钢盔,穿好防弹背心!”前来接我们上一批维和战友把钢盔和防弹背心发放给我们,叮嘱我们一定做好防护。钢盔和防弹背心有点重,我伸手接过时没抓稳,差点掉在地上。

维和出征前,我们有三个月的维和集训,我在集团军机关的工作任务繁琐,经过协调,我出征前半个月才到维和分队报到。2006年,中国第一批赴黎巴嫩部队经历了34天的黎以冲突。这个期间,我在国内负责与前方协调联系,进行对外宣传,对黎巴嫩当地情况以及维和部队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尽管那时我已是入伍十多年的老兵,多次参加战备演习,但这样进入临战状态,我还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感觉有些突然,这可能长期在和平环境有关吧。

从贝鲁特到中国营驻地有80多公里,车队穿过城市和乡村街道,昏黄的路灯显得无精打采,街头一片死寂,还在营业的店铺,有人影在晃动,显得冷冷清清。进入黎南地区,透过微弱的灯光,我依稀看到,路边有战后留下的废墟,一片满目疮痍。我们接受了好几个黎政府军检查站的检查,经过两个小时缓慢行驰才到达驻地,我心里紧绷的弦才放松下来。2007年维和部队轮换时,我们的官兵刚飞抵贝鲁特,就遇到战争冲突,被困在机场十多小时。

我们中国营驻地离提尔市只有5公里,位于辛尼亚村一个平缓的山坡上,在营区西面,可以看到美丽的地中海。营区门口有一块用水泥浇筑的T型防护墙,上半部分是用红油漆刷的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红旗下方是黑色的中国营英文缩写字母CHINATT,最下方也黑色的营区驻地坐标代码5-10。这如同我们在国内,每个单位都在大门口悬挂一块单位名称的牌子一样,特别醒目。

中国营驻着维和工兵营全体官兵,设有扫雷连、建筑连、保障连,主要担负扫雷排爆、修建维护道路、工事构筑、停机坪及部队营区新建和人道主义援救等任务。


中东素有“世界火药桶”之称,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以来,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冲突不断。黎巴嫩,这个被称为“中东小巴黎”的国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饱受战争与动荡的摧残,教派之间的争斗、政治上的纷争,像阴云般缠绕。

到达黎巴嫩第三天,我跟随轮换指导组去拜访联黎部队司令。要离开营区,防弹背心、钢盔必须穿戴整齐,车队还要配一辆无线信号干忧车。我们的车队行驰在海滨公路上,迎面开过来一支意大利巡逻分队,前车是一辆装甲战车,炮口朝前方,车顶上有一名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背心的士兵,半身露在车外,双手扶着机枪,枪口也朝车队前进方向。意大利士兵警惕地观察着前方及左右两侧的情况。车队中间有一辆无线信号干忧车。尾车与头车一样,也是一辆装甲战车,只不过战车炮口、枪口和士兵都面朝车后方警戒。同行的上一批维和战友告诉我,现在黎巴嫩局势相对平稳,但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安全局势不容乐观,这样的车队前进方式,目的是为了防止恐怖袭击。在国内,我们一般不采用这样的防护措施,毕竟国内所处的环境相对安全。不久前,一支西班牙维和巡逻分队在任务区巡逻时,被恐怖分子引爆安装在路边的汽车炸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在黎以边境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蓝线”,长达121公里,横穿黎以两国之间。这是2000年,占据黎南部地区达22年的以色列撤军后,在黎以边界没有得到双方确认的情况下,联合国在地图上划定的一条临时分界线,也称黎以停火线。这条分界线虽然在图上是画出来了,但还没有真正在实地得到确认。我们中国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条“蓝线”真正地“画”在黎以边界上。

那天一大早,我跟随建筑连官兵们到“蓝线”栽桩施工作业。“你们看,这就是‘蓝线’!”我顺着连长冷健康手指的方向看去,同在蓝天白云下,一道蜿蜒的铁丝网把两国隔开。以色列那边生机盎然,成片且茂盛的果树、林木,而黎巴嫩这边都是荒山和种着橄榄树、香蕉的耕地。在成片杂草丛生山林中,不时有一面带有骷髅标志的红色英文警示牌:地雷,危险!

官兵们栽桩作业要栽的圆柱形桩,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每个高3米左右,直径2米。作业时,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施工现场,栽桩所需的混凝土等材料,完全靠官兵用肩挑、手提的方式从山下搬上来,使用的都是原始的手工作业方式。

栽桩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官兵每次挑一担重量约30公斤的混泥土,从山下到山上,每个人每天要往返10多个来回,而栽一个桩需要上千桶,时间长达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

“蓝线”上,还有一道看似平常的铁丝网,它就是以色列的技术围栏。在以色列境内,顺着边境线修有巡逻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以军哨所。在围栏上,以军安装了很多红外线感应装置,只要触碰或进入装置的感应范围,立即触发设在哨所内的报警装置,执勤的以军士兵就会立即驾驶敞篷悍马巡逻车,几分钟内赶到。

一次,我们的一名战士在紧靠技术围栏边的一个点进行栽桩时,不少心触到技术围栏。不到五分钟,荷枪实弹的以军士兵迅速赶到现场,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官兵们。我们挥舞着联合国旗帜和中国国旗,及时进行解释,提醒以军士兵不要开枪。此前,以军曾向联黎部队声明过:只要越过“蓝线”,不论是什么人,我们不敢保证不开枪。为此,官兵们在施工中再三小心,决不越过“蓝线”,不触到以色列的技术围栏。

要说维和中最危险的任务,当数是扫雷作业。“蓝线”地带是名符其实的“死亡地带”。1978年,以军入侵黎南部地区,埋下了大量地雷。据称联黎部队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黎以冲突结束以来,黎南部地区有269人触雷,其中28人死亡,231人致残。另有54名联黎部队人员、扫雷队员等触雷受伤,其中14人因伤势过重死亡。在黎南部地区,很多人谈“雷”色变,而官兵每天都在“死亡地带”上面临生与死地考验。

以军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埋的地雷有30多年了,经过日晒雨淋,地雷的性能极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工程师阙启忠对雷场了如指掌,他告诉我,由于雷场时间长,地形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雷移了位,这里每向前一步,都面临死亡的危险。


阙启忠与地雷打交道18年,参加过中越边境大扫雷,两次赴非洲厄立特里亚援外扫雷,两度赴黎巴嫩维和,亲手排过近1000枚地雷。

扫雷作业被称作“刀尖上的舞蹈”。头戴防护面罩、身穿厚厚的防护服的扫雷作业手,时而弯着腰用探雷器来回探测,用喷漆或小红旗做好标记,时而双膝跪在地上用扫雷专用工具进行挖掘,几乎是以厘米的进度向前推进。豆大的汗水一滴滴洒落,浇灌出身后一寸寸和平的土地。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保持高昂士气,从容与“死神”打交道,出色地完成扫雷任务,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在联黎部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尊敬和荣誉!

看不到的危险才是最危险。一次,我跟随扫雷连到“蓝线”上作业。突然,在我们侧后方约一公里多的香蕉地里突然发出一阵怒吼,几发火箭弹飞向以色列境内。“赶紧停止作业,收拢人员!”带队作业的副营长商志军立即用对讲机向扫雷作业手发出命令。商志军是上一批维和人员留下的,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泡在“蓝线”上,对这样的情况他经常遇到多次。

就在我们的扫雷作业人员还在回撤的过程中,以军炮弹呼啸而到,精准对刚才发射火箭弹的位置进行炮火还击。商志军说,在“蓝线”上,经常有武装人员偷偷地摸过来,躲在隐蔽的树林或田地里,用简易的火箭弹发射架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境内的目标。而以军则依靠强大的炮火侦察能力,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对发射点进行还击。如果作业人员在火箭弹发射地点附近,很容易被以军的炮火误伤。有的武装分子甚至以维和部队为掩护,使官兵们在边境上作业风险增加。还好,以军的炮火还击也只进行了一轮,而且打得很精准。我们观察一阵后,没有发现形势恶化,就继续进行扫雷作业。


我在黎巴嫩中国营5-10住了8个多月,在我漫长的20多年军旅生涯中,虽然时间不长,却是我军旅人生一笔弥足珍贵的经历,令人难以忘怀。

如今,我还会做梦,梦见那座熟悉的营区驻地5-10,梦见与潘永、刘波、李斌等战友坐在建筑连宿舍边看地中海的落日余辉。

我想,也许我会在合适的时机,约上几个战友重新踏上那片土地,再去看看那个坐标为5-10的营区,追忆曾经的战斗青春。



作者简介

邓忠开 曾在军旅,喜欢舞文,爱好摄影,曾有作品发表。解甲后坚守初心,笔耕不辍,保持本色,传播正能量。



【相如文学】总第6286期




总   编:成金洺

编   委:兰光武    亓新恒    赵   龙

          熊家林    邹天晴    江   标

          何有维    袁秀羽    李金辉

顾   问:戚文春    周孝全    刘玉清






投稿须知:本平台始终坚持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三百。稿酬十元以下归平台,十元以上八成归作者,自文章刊发一月后发放。投稿微信18200269616与电话同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相如文学
本平台始终坚持正能量,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要求原创首发,大力宣传真善美,体裁不限。愿与所有文学爱好者为伍,欢迎广大创作者积极投稿和组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