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
75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将人才工作实践不断推向深入,神州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新时代新征程,人才强国建设必将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
——策划:本刊编辑部
坚持“四个面向”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毕文雯 刘相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既是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在新发展阶段的初心使命、立足基点和价值方向。
科技人才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2466万人,比2012年底增长了71.8%。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国际比较发现,我国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持续缩小,我国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与美国的差距由2011年的343.8人缩小至2021年的263.8人。
高层次科技人才大量涌现。2023年中国内地共有1275人次科学家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内地科学家在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所占比例从2018年的7.95%增加到2023年的17.9%,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高被引科学家集聚区。
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从嫦娥奔月,到天问飞天,再到天鲲下海,这些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有知识、有情怀、有朝气的青年人才的身影。在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青年人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有1100多项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占比达到20%以上。
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2019年,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破除束缚科技人才发展的“枷锁”。2021年,国办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进一步为其“松绑”。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持续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这些政策措施的提出,契合当前科技创新命题蓬勃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破题。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重才爱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为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浙江省围绕产业创新需求,构建卓越工程师体系,创新打造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和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实现人才培养、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的有效结合。
精准靶向定位,推动“招才聚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做大高水平人才增量,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福建省坚持“创新不问出身”,将用人标准与市场导向结合,紧密贴合重点产业、核心产业人才需求,赋予各设区市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的自主认定权,其引才计划也不断向重点领域倾斜。目前,我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大量汇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的全球人才高地。
优化人才生态,落实“培才育才”。上海市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全力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支持博士后向企业流动,支持高水平团队设站单位与全球顶尖高校、一流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开展科研产业项目合作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等稳步实施,围绕重点产业需求,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行业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努力打通从人才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大通道。
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战略新兴产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人才和创新群体规模稳步增长,以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战略人才力量逐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人才引领创新驱动效应日益凸显。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航空航天、量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
人才支撑“一带一路”共建高质量发展。从成立“丝绸之路学院”到“中葡青年创新筑梦计划”,再到“巴基斯坦电力青年就业赋能计划”,中国青年向沿线国家和地区输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大量本土人才,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持久动能;从阿尔及利亚一号通讯卫星到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再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中国青年积极参与项目的技术攻关、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等过程,分享新思路、新方法,推动知识共享、跨国创新;从三峡集团中巴青少年文化交流计划到哈法亚国际美食节,再到中国—中东欧青年创客国际论坛,中外青年在互融互鉴中增进友谊互信,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实现民心相通、民意相融。在“一带一路”共建中,广大人才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世界的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图为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王贻芳院士(左)和同事在实验大厅交流建设进展情况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引导大批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成为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百万名科技特派员下沉,奔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成长成才。2023年,全国共有115万人报考“三支一扶”计划,自2021年以来,全国已选派12.17万名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越来越多的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奔赴基层建设,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为推动农村教育、农业发展和卫生健康贡献青春力量。各地也加快引才聚智,引导高层次人才下沉,助力人才扎根基层贡献才智,以人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快速发展。人才总量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1248.8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人才,老年健康、职业健康、儿童托育等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素质持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全国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为86.1%,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人员比为79.6%。
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脑研究被称为生命科学的“终极疆域”,2021年中国脑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旨在推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的发展。自计划实施以来,我国脑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突破。2023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发布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是全球迄今最完整的灵长类脑细胞图谱。
推进技术攻关,解决一批医疗卫生领域“卡脖子”问题。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宣布新一代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问世,提升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填补了国际上对哺乳动物介观尺度活体三维观测的空白;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利用原子磁强计技术研发的脑磁图仪,成功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大大增强了脑磁信号的捕捉能力,实现了国际首例无线脑磁检测。卫生健康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根本遵循,聚焦技术前沿,实现核心技术攻关,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将持续深耕人才沃土、夯实人才根基、厚植人才情怀,把坚持“四个面向”贯穿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全过程,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