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正规“补给站”
买食材时认准超市或菜市场的“优质商家”,拒绝野味和街头来路不明的散装食品。尽量避免一次性购买太多食物、“囤”食材,尤其是容易腐败变质的、保质期比较短的食品。
2.生熟分开“防偷袭”
处理生肉和熟食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厨房卫生做好消毒。食物要煮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蔬菜和肉类。
3.饭前便后勤洗手
饭前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没有洗手条件时,可使用消毒湿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4.剩菜处理需谨慎
冰箱不是保险箱,冷藏食品不宜存放过久。再次食用前应确认未变质,并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5.在外就餐精挑选
不建议去无证餐厅,选择到食品卫生条件好、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厅就餐,不建议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
点餐时尽量选择彻底煮熟的食物,少选择凉菜、熟食卤味和生食水产品等冷食、生食类食品。
1
要通过合法渠道购买酒类,不要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或泡制药酒,我们的身体可不喜欢假冒伪劣的“坏”酒精;
2
购买水分活度高的湿米面制品(如河粉、凉皮等)时,要选择放在冷柜里、有定型包装且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对于在街头摊点、门店、小吃店等场所把大包装产品拆包销售的,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大包装上的标签。不要购买没有标识厂家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3
购买散装熟食卤味等特色肉制品小吃时,应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和运输,并尽快食用,不要远途常温快递或携带。不建议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或无证摊贩生产的真空包装熟肉制品、发酵类食品;
4
不买、不吃、不喝来路不明的药膳、药酒。乌头、钩吻泡制的药酒只能外用,忌口服。钩吻的花、根茎的形状与金银花或五指毛桃等中药材十分相似,容易混淆,要注意防止误用钩吻制备药酒、凉茶或煲汤引起的中毒。
1.饭前吃点蔬菜“垫底”
蔬菜能帮你“抢占胃空间”,少吃主菜也不觉得饿。
2.营养健康,在家或在外就餐都要巧用“减负妙招”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可别光想着大鱼大肉啦!
主食多吃粗粮,少吃点精制的米、面;
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天天吃水果,餐餐吃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
炒菜减油减盐,或者试试清蒸和炖煮;
甜品少吃一口就赢了:不管是年糕还是汤圆,记住尝个味就行,别贪心!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尽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1.高血压防“盐炸弹”
少吃酱卤食品、咸鱼和腌菜,改用天然香料提味,比如葱姜蒜。
2.痛风患者避开“海鲜坑”
大闸蟹和龙虾虽好,但高嘌呤的它们会引发痛风。
3.糖尿病人守住“甜点防线”
注意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水果尽量挑低糖种类。
1.公筷公勺是防“毒”神器
吃饭时每个人都用公筷公勺夹菜,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2.按需点菜不浪费
不要让剩菜变成“问题菜”,吃多少点多少,“光盘行动”再升一级!
1.作息不乱套
不要因为“吃吃吃”而熬夜不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比如快速步行、跳舞、拖地等),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2.八分饱,留空间
饭局上,记得留点“胃余量”,别为了多吃而勉强自己。
3.零食大作战
饼干、糖果少沾手,用新鲜水果、原味坚果这样的健康零食代替,既解馋又不胖。
⚠️危机处理⚠️
如果踩到“美食雷区”
吃坏了肚子怎么办?
1.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症状,应尽快就医。有条件的话,把剩余食品用密封袋保存带去医院,以便协助医生诊断,就医途中注意全程戴好口罩!
2. 如发现销售不明来源进口冷藏冷冻食品、野味等,请及时拨打12345、12315举报投诉哦!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