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文/秋秋
带孩子出去旅游,确实有很多的好处。
旅游能开阔眼界、提升孩子的感受力;
能放松压力,增加生活体验;
还可以在旅行途中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旅游,是见世面的一种方式。
不管是带娃“特种兵”,还是选择一家舒适的酒店“躺平”“享乐”,其实都是从熟悉的环境去到新奇的环境,在常规的生活里去创造不同寻常的体验。
但是见世面不等同于旅游。对于普通人来说,旅游并不能成为常态。
所谓带孩子旅游,不过是去不同的地方带娃。要准备好面对很多的突发状况:选的地点孩子不感兴趣,累了要抱抱,困了要睡觉,不会按照攻略完美执行。
在孩子的眼里,把某个地方所有的景色看一遍,不如蹲下来拣几根树枝、挑几块小石子、找一堆小破烂儿乐趣多。
所谓世面,不过是世界的一面。很多东西,就是窗户纸,看一眼就OK了。
总之,选择自己家庭能承担得起的方式让孩子见世面,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毕竟,真实的世界才能养出健康的孩子。
不同于室内,大自然清新的空气、洒落的阳光、闪着波光的湖面、昂扬的绿植和行走的陌生人,什么都不做只是看到这些,足以让人感受轻松自在。
大自然是孩子最渊博的老师,也能给人注入强大的能量。
对孩子来说,捉虫看鸟、见证花草荣枯、登高望远,都是最天然的快乐。
家门口公园的土、绿化带的土和离家几千里外的土对孩子来说没有本质区别——都能给他们带来欢乐。
带孩子在户外跑跑、多动动,提升记忆力、专注力,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
我们能做的就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见天见云接地气。
小时候在农村,出个远门都费劲,一方面交通不便,路费其实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另一方面,实在是心里发怵:确实没自己出过门,天然带着对未知事情的恐惧。
即便是长大后真有机会走出去,也往往遵循古人智慧——穷家富路,在家可以穷苦一些,出门还是要多备钱财,免得遇到什么困难。说到底还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在现代社会来说,发达的公共交通已经让出行变得方便快捷,有机会还是带孩子体验一下坐地铁、公交、高铁乃至飞机。
如何买票、进站,如何在公共场合做到得体、尊重他人,如果自己一个人出来,应该怎么应对,即便不乘坐,也可以带孩子转一转,一边溜达一边讲一讲。多看多聊,甚至不用花钱。
一般这些地方都是免费的,带给孩子的体验和感受却是花钱买不到的。
博物馆能带孩子领会千百年历史的奥秘。虽然几千年来挫折不断,智慧的人类依然能见招拆招,留存下来无数的人类文明。
走进科技馆,也就走近了生活中的科技。大量科技演示和互动体验,帮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科技原理和应用,使抽象的科技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大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富爸爸穷爸爸》中说过:
“如果你不能及时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来取代你,比如债主、警察,甚至是骗子。”
有人问巴菲特:“您认为孩子几岁时,可以跟他们讲金钱和投资?”
巴菲特答:越早越好。
给孩子拿钱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买东西,有支配零花钱的自由,不仅能让孩子更自信,且花钱也是生存的本领之一。
现在移动支付确实非常方便,与此同时花钱这个行为也变得非常快捷和“隐形”。账户余额变少,比不上手里的纸币从有到无所带来的的冲击感强烈。平时带孩子出门多使用纸币,让孩子认识纸币,分清不同的面额。
鼓励孩子自己记账,从而锻炼孩子的金钱规划意识。
让孩子参与进家庭支出计划,了解家庭每日花销所在以及物品的用途,大概知道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同样的商品在小区门口、商场里和批发市场标着不同的价格。
教孩子学会储蓄,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储钱罐或者开一个专属银行账户,把收到的压岁钱、生日红包等存起来,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
事实上,孩子见过的最大世面就是家长本身。
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共情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世面。
最终,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的。
去哪里不重要,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是什么。
用心陪伴孩子,不限于某种认知的自满;
去面对他感兴趣的事物;
解答他各种的奇思妙想;
带他去感受不同的气候变化;
领略各色生活;
坦然接受千奇百怪的人和事;
懂得欣赏和享受世界的每一面每一秒,
体验真实世界,过丰富充实的日子,
才算真正开拓了他的见识和视野。
往期走心文章 · 推荐
“反向育儿”虽好,但也有可能起反作用! |
娃为啥总要跟我对着干啊?“叛逆”俩字了解一下 |
孩子,有求必应是最廉价的善良 |
对,我就是那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 |
不管孩子,还指指点点? |
孩子新交了个“坏朋友” |
好好的孩子,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 |
很多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错了! |
孩子开始“盘串”了,我不仅不批评,还非常支持! |
夸11岁的儿子“聪明”,他居然说我骂他…… |
有效唠叨小技巧,亲测有效 |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