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阀门制造工艺依赖于铸造、锻造和机械加工,过程繁琐且成本较高。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成熟,为阀门制造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尤其在定制化和快速原型制造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
增材制造又称为3D打印,属于一种制造技术,依据三维CAD设计数据,采用离散材料(液体、粉末、丝等)逐层累加制造实体零件。相对于传统切削的材料去除和模具成形的材料变形,增材制造是一种“自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过程,在材料加工方式上有本质区别。其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三维建模、分层切片、逐层打印和后处理。
2023年我国增材制造企业总营收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25%,近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根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的预测:至2027年,我国增材制造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级别。
增材制造技术的引入正在逐步改变阀门行业的设计与制造方式。尽管在材料性能、质量控制、生产规模化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经验的积累,3D打印在阀门行业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在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增材制造技术有望进一步推动阀门行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阀门》期刊是由沈阳阀门研究所主办的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自1972年创刊以来,一直在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阀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助力中国的阀门事业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欢迎业内人士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