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下,我国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人才资本实现了快速积累。与此同时,我们在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长期面临挑战和困境,人才资源数量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人才效能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营造良好人才生态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路径。
浙江建德“乡村梦想家”人才项目引进的青年创客张泽霖与家人承包的“稻鱼共生”养殖基地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我国最优人才生态建设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足以解释环境和生态对于人才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才生态系统研究的肇始可以追溯到1921年,美国学者Park和Burgess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随后,基于企业战略层面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概念被提出。在中国背景下,学者们将人才从人力资源范畴中独立出来,提出了人才生态系统的概念,即人才与环境生态系统交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复合系统,是在一定时空中由多要素构成的有生机和活力的复杂生命系统,包括了人才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等。
在实践层面,国家和区域层面先后提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相关概念,这些人才工作实践的本质都在于营造良好人才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试验区打造良好人才生态。作为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要率先实施接轨国际的人才政策体系,在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推动转型发展。目前,国家层面形成了中关村人才特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等两大国家级人才试验区,同时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武汉东湖等地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风生水起,为人才生态营造贡献了实践经验。
2013年,我国提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指出中关村要加快建设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国家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以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成渝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各地最优人才生态建设成效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先后制定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以重大人才工程和重点人才政策为抓手,推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显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人才净流入呈集聚趋势,广东、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不断完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人才生态能级,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浙江省
早在2014年,浙江就鲜明提出“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实施“五位一体”人才生态优化工程,全省人才工作经历了从高激励政策、强服务支撑、优人才生态的轨迹转型。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集中力量推进创新生态迭代升级,着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数字化改革引领创新治理能力加快提升,“四抓”职能加速转变,“三评”改革深入推进,“产学研用金 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初步形成。浙江省围绕“人才生态最优省”的目标,依托重大科创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培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加强部门联合,着力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面向18所高校开展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务。
浙江“人才生态最优省”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人才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22年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金额达9亿元。2018年至今,浙江省高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6项、银奖2项、优秀奖38项。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全省重要创新策源地建有之江实验室等6家省级实验室,拥有国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1000多名,集聚了全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项目支持人才。
——广东省
近年来,广东与港澳地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加快构建战略人才团队。在人才培养上,提倡交叉学科发展,将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创新的引擎,打造建立新产业的技术先发优势,促进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如深圳清华研究院坚持“研发团队分享技术股权,管理团队合法持有股权”,在知识产权转让中,70%至90%的产权归个人所有,通过股权收益、期权确定等方式,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使其“名利双收”。
广东致力于面向产业实际需求加强人才引育,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携手港澳链接全球高端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等多样化引才用才模式。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广东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构建起包括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6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广东省人才生态营造取得显著成效,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
——江苏省
江苏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不断完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引进培育“双轮驱动”,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创新成果转化。江苏省以及南京、苏州等地市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对人才创新创业效能发挥的重要作用,持续创新和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撬动市场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着力解决人才创新创业面临的融资难题。
在人才总量和质量上,江苏省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9.9万余人,较十年前增加3.8万人,增长62.3%;拥有两院院士8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10%。在发挥人才创新创业效能方面,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在江苏开展科技合作或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60%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全省优势产业链企业中,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创办企业约占55%;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中70%为人才企业;高校专利转让百强榜中,江苏22所高校入榜,其中位居前十的有4所,进入百强的高校共转让专利18198件。
我国最优人才生态建设展望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历史交汇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加快建设最优人才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势在必行。
——加快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大创新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强化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越集成,加快形成有利于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联动编制机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制定从产业所需、源头创新、人才培养到教育优化的全链条政策体系,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重大问题会商沟通机制和落实推进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高水平协调发展。教育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实践创造各自的价值,并通过创新达到子系统的同频共振,最终形成基于人才全面发展的最优生态。
——强化区域联动,实现人才协同发展
打破区域人才制度壁垒和政策壁垒,建立跨区域人才工作协作机制,强化区域人才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强化人才资源使用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突出核心功能、空间载体,优化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空间布局,打造区域科创共同体,布局研发、转化、投资、孵化等创新服务空间。围绕高水平大学集聚区,系统谋划科研机构、产业园区、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企业,促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人才中介、金融机构、人才等创新要素空间集聚,打造同频共振的物理空间。
——完善制度和政策供给,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围绕人才评价、使用、服务、激励等关键环节,完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情况、技术交易合同金额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将横向课题经费纳入高校教师考核。建立科技人才“白名单”制度,探索青年科学家长期滚动支持机制。充分放权赋能,把职务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试点扩大,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盘活编制周转池,畅通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间的自由流动。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激励制度,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可以奖励给为成果转化作出贡献的人员等相关制度。
(作者陈丽君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胡晓慧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