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动真格
每年“亮相”,激发学校内驱力
翻开近3年纳溪区教科中心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年度考核结果通报表,学校名称、考核得分、教科室主任姓名、教科室主任参与研究加分等都一一呈现,并记录了具体分数。
如何解决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2021年,借着泸州市教育评价改革省级试验区试点单位建设的东风,纳溪区开启了对区域内学校教育科研评价改革的探索,初步制定了《学校教科研评价考核方案(初稿)》,并严格落实区域内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年度考核、通报制度。
多维度评价
既是“指挥棒”,又是“路线图”
考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何以“考”代“培”,以“评”促“改”?
成果有用处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广应用
中小学、幼儿园做科研的意义是什么?作用大不大?在纳溪区的教育科研评价改革探索中,答案越来越明晰。
“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课题的最佳来源。”纳溪中学教师金明强介绍,纳溪中学连续3年的年度考核都在90分以上。如今,学校在研课题近60个,绝大多数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其中过半与纳溪区“育本课堂”教学改革相关。
2020年,纳溪区启动了“育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行动,即“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并放手让学校围绕目标、结合实际,灵活探索。这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落地“土壤”。“老师们的研究不虚浮,成果有用处,科研热情自然越来越高。”吴琼说。
护国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数学教师曾小明曾因为缺乏经验,教学效果平平,在越来越不自信的时候,他进入了学校《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五育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专业素养快速提升,课堂把控越来越得心应手。他说:“课题研究增长了我的见识和能力,我越来越有信心在课改中作出贡献。”
通过教育科研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感受颇深的还有泸州市两江新城梓橦路小学的老师们。该校是一所新建小学,教师能力参差不齐。两年来,学校以校本研修为支点,开展“问题科研”“教科研融合”等教研活动,推动了一大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党支部书记王吴强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未来几年仍旧是学校的教师培养年,而教育科研依然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文:钟兴茂,图片由泸州市纳溪区教育和体育局 提供)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