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天,即从冬至的次日算起,每九日为一数,此时段内阴寒之气最盛,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各种虚寒病症极易发作。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阳气更容易不足,人体易生病。在这寒冷的三九天,有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养生方式——艾灸,正等待着您来拥抱健康。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中的瑰宝,具有温阳散寒、健脾补肾益肺,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当温热的艾条点燃,缓缓靠近穴位,那股温热之力如冬日暖阳,逐渐渗透肌肤,深入经络。它能驱散体内的寒邪,为您缓解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困扰;能温通关节,减轻因寒湿导致的关节疼痛与僵硬;能调和气血,改善女性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的问题;还能健脾益肺,增强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功能,提升免疫力,让您在寒冷的冬天远离疾病的侵袭。
“三九灸”的功效
1.治已病,改善各类虚寒性疾病;
2.调未病,改善亚健康状态;
3.巩固“三伏灸”的效果。
三九天艾灸适合以下人群:
1.虚寒体质者
手脚冰凉、怕冷、易感冒,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
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如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腹泻等。
4.关节肌肉疾病患者
关节疼痛、肌肉劳损、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5.免疫力低下者
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身体虚弱,艾灸可激发人体阳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6.老年人和儿童
老年人阳气渐衰,艾灸可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儿童脏腑娇嫩,艾灸能调节脾胃、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1.艾灸前需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饥、过饱、过劳、醉酒等。
2.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皮肤。
3.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可适量饮用温水。
4.孕妇、高热患者、皮肤过敏者等不宜艾灸。
地点: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中心二楼
文字/图片 |中医康复科
排版/校对 |刘 钊
审 核 |刘晶娜
点击下方,关注大兴安岭发布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