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刑法规范总整理》(第十四版),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
【现行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第三百五十条【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五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三百五十六条【毒品犯罪的再犯】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的定义及数量计算】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目 录
【相关规范】
一、现行有效的刑法规范
1. 关于如何处理边民出境种植罂粟问题的答复(1995年)
2.狱内刑事案件立案标准(2001年)
3.关于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立案问题的答复(2002年)
4.关于认定海洛因有关问题的批复(2002年)
5. 关于安定注射液是否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精神药品问题的答复(2002年)
6.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2006年)
7.关于汽车蓄电池标准液是否列入管制问题的答复(2006年)
8.关于无运输备案证明承运易制毒化学品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7年)
9. 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年)
10. 关于被告人对不同种毒品实施同一犯罪行为是否按比例折算成一种毒品予以累加后量刑的答复(2009年)
11. 关于在成品药中非法添加阿普唑仑和曲马多进行销售能否认定为制造贩卖毒品有关问题的批复(2009年)
12. 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
13. 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
14. 关于贩卖、运输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废渣是否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的答复(2010年)
15.关于对已去除糖衣包装的新康泰克药品混合颗粒能否认定为制毒物品的意见(2010年)
16.关于非法滥用、买卖复方曲马多片处理意见的通知(2012年)
17.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2012年)
18.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12年)
19.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草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2013年)
20.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2014年)
21.关于规范毒品名称表述若干问题的意见(2014年)
22.关于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的公告(2015年)
23.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2015年)
24.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
25.关于将卡芬太尼等四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2017年)
26.关于将N-甲基-N-(2-二甲氨基环己基)- 3,4-二氯苯甲酰胺(U-47700)等四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2017年)
27.关于同意将N-苯乙基-4-哌啶酮、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N-甲基-1-苯基-1-氯-2-丙胺、溴素、1-苯基-1-丙酮列入易制毒化学品品种目录的函(2017年)
28.关于将N-苯乙基-4-哌啶酮、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N-甲基-1-苯基-1-氯-2-丙胺、溴素、1-苯基-1-丙酮5种物质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公告(2017年)
29.关于将4-氯乙卡西酮等32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2018年)
30.关于将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2019年)
31.关于《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能否作为认定毒品依据的批复(2019年)
32.关于将含羟考酮复方制剂等品种列入精神药品管理的公告(2019年)
33.关于防范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及制毒物品违法犯罪的通告(2019年)
34.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2019年)
35.关于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2021年)
36.关于同意将α-苯乙酰乙酸甲酯等6种物质列入易制毒化学品品种目录的函(2021年)
37.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2021年)
38.关于将3-氧-2-苯基丁酸甲酯、3-氧-2-苯基丁酰胺、2-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缩水甘油酸、2-甲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缩水甘油酸甲酯、苯乙腈和γ-丁内酯6种物质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公告(2021年)
39.王某贩卖、制造毒品案(最高检2022年指导案例)
40.马某某走私、贩卖毒品案(最高检2022年指导案例)
41.何某贩卖、制造毒品案(最高检2022年指导案例)
42.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2023年)
43.关于加强曲马多复方制剂等药品管理的通知(2023年)
44.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纪要(2023年)
45.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2023年)
正 文
【相关规范】
现行有效的刑法规范
关于如何处理边民出境种植罂粟问题的答复(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5年8月2日)
全国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狱内刑事案件立案标准(2001年3月2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2001年3月9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非法制造贩卖安钠咖立案问题的答复(公安部禁毒局2002年11月5日 公禁毒[2002]434号)
甘肃省公安厅禁毒处:
关于认定海洛因有关问题的批复(公安部2002年6月28日,公禁毒[2002]236号)
甘肃省公安厅:
你厅《关于海洛因认定问题的请示》(甘公禁[2002]2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海洛因是以“二乙酰吗啡”或“盐酸二乙酰吗啡”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合成的精制鸦片类毒品,“单乙酰吗啡”和“单乙酰可待因”是只有在化学合成海洛因过程中才会衍生的化学物质,属于同一种类的精制鸦片类毒品。海洛因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因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二乙酰吗啡”自然降解为“单乙酰吗啡”的现象,即“二乙酰吗啡”含量呈下降趋势,“单乙酰吗啡”含量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只检出“单乙酰吗啡”成分而未检出“二乙酰吗啡”成分的检验结果。因此,不论是否检出“二乙酰吗啡”成分,只要检出“单乙酰吗啡”或“单乙酰吗啡和单乙酰可待因”的,根据化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均应当认定送检样品为海洛因。
二、根据海洛因的毒理作用,海洛因进入吸毒者的体内代谢后,很快由“二乙酰吗啡”转化为“单乙酰吗啡”,然后再代谢为吗啡。在海洛因滥用者或中毒者的尿液或其他检材检验中,只能检出少量“单乙酰吗啡”及吗啡成分,无法检出“二乙酰吗啡”成分。因此,在尿液及其他检材中,只要检验出“单乙酰吗啡”,即证明涉嫌人员服用了海洛因。
关于安定注射液是否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精神药品问题的答复[最高人民检察院2002年10月24日,高检研发(2002)第23号]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关于安定注射液是否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精神药品的请示》(闽检[2001]6号)收悉。经研究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答复如下:
根据《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是指使用后能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者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安定注射液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鉴于安定注射液属于《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医疗实践中使用较多,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慎重掌握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明知他人是吸毒人员而多次向其出售安定注射液,或者贩卖安定注射液数量较大的,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关于审理若干新型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2006年6月19日)
关于汽车蓄电池标准液是否列入管制问题的答复(公安部禁毒局2006年12月29日 公禁毒[2006]891号)
关于无运输备案证明承运易制毒化学品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公安部2007年11月19日 公复字[2007]6号)
江苏省公安厅:
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7年11月8日]
二、关于毒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
(二)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三)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四)体内藏匿毒品的;
(五)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
(六)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的
(七)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毒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的;
(八)其他有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三、关于办理氯胺酮等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问题(该条关于办理氯胺酮等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的规定中部分内容,与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二条不同,不同部分应以后者为准。)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大”:
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100克以上;
2.氯胺酮、美沙酮1千克以上;
3.三唑仑、安眠酮50千克以上;
4.氯氮艹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500千克以上;
5.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
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20克以上不满100克的;
2.氯胺酮、美沙酮200克以上不满1千克的;
3.三唑仑、安眠酮10千克以上不满50千克的;
4.氯氮艹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100千克以上不满500千克的;
5.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其他少量毒品”:
1.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不满20克的;
2.氯胺酮、美沙酮不满200克的;
3.三唑仑、安眠酮不满10千克的;
4.氯氮艹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不满100千克的;
5.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少量毒品的。
(四)上述毒品品种包括其盐和制剂。毒品鉴定结论中毒品品名的认定应当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依据。
四、关于死刑案件的毒品含量鉴定问题
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毒品鉴定结论中应有含量鉴定的结论。
关于被告人对不同种毒品实施同一犯罪行为是否按比例折算成一种毒品予以累加后量刑的答复[法研〔2009〕146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2009年8月17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2009]390号《关于被告人对不同种毒品实施同一犯罪行为是否按比例折算成一种毒品予以累加后量刑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规定,对被告人一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两种以上毒品的,不实行数罪并罚,量刑时可综合考虑毒品的种类、数量及危害,依法处理。故同意你院处理意见。
此复
关于在成品药中非法添加阿普唑仑和曲马多进行销售能否认定为制造贩卖毒品有关问题的批复(公安部2009年3月19日,公复字[2009]1号)
海南省公安厅:
你厅《关于在成品药中非法添加阿普唑仑和曲马多进行销售能否认定为毒品的请示》(琼公发[2009]2号)收悉。经商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现批复如下:
一、阿普唑仑和曲马多为国家管制的二类精神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具有生产、管理、使用阿普唑仑和曲马多的资质,却将其掺加在其他药品中,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的,构成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的,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没有生产、管理、使用阿普唑仑和曲马多的资质,而将其掺加在其他药品中予以贩卖,构成贩卖、制造毒品罪。
二、在办案中应当注意区别为治疗、戒毒依法合理使用的行为与上述犯罪行为的界限。只有违反国家规定,明知是走私、贩卖毒品的人员而向其提供阿普唑仑和曲马多,或者明知是吸毒人员而向其贩卖或超出规定的次数、数量向其提供阿普唑仑和曲马多的,才可以认定为犯罪。
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9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4次会议通过,2009年11月4日公布,自2009年11月11日起施行,法释〔2009〕15号]
第三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掩饰、隐瞒,构成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或者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四条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犯罪,应当以上游犯罪事实成立为认定前提。上游犯罪尚未依法裁判,但查证属实的,不影响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审判。
上游犯罪事实可以确认,因行为人死亡等原因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认定。
上游犯罪事实可以确认,依法以其他罪名定罪处罚的,不影响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犯罪的认定。
条所称“上游犯罪”,是指产生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各种犯罪行为。
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9年6月23日制定,2009年6月26日颁布施行]
一、关于制毒物品犯罪的认定
(一)本意见中的“制毒物品”,是指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具体品种范围按照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确定。
(二)违反国家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规定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行为:
1.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2.超出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的品种、数量范围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3.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4.经营单位违反规定,向无购买许可证明、备案证明的单位、个人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或者明知购买者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购买许可证明、备案证明,向其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5.以其他方式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的。
(三)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未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用于合法生产、生活需要,依法能够办理只是未及时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可不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论处。
(四)为了制造毒品或者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按照其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不同目的,分别以制造毒品、走私制毒物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的预备行为论处。
(五)明知他人实施走私或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而为其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以走私或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论处。
(六)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关于制毒物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
对于走私或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查获了易制毒化学品,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经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明知”是制毒物品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1.改变产品形状、包装或者使用虚假标签、商标等产品标志的;
2.以藏匿、夹带或者其他隐蔽方式运输、携带易制毒化学品逃避检查的;
3.抗拒检查或者在检查时丢弃货物逃跑的;
4.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的;
5.选择不设海关或者边防检查站的路段绕行出入境的;
6.以虚假身份、地址办理托运、邮寄手续的;
7.以其他方法隐瞒真相,逃避对易制毒化学品依法监管的。
三、关于制毒物品犯罪定罪量刑的数量标准
(一)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或者在境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达到下列数量标准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1.1-苯基-2-丙酮五千克以上不满五十千克;
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去甲麻黄素(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羟亚胺及其盐类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千克;
3.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苯乙酸二十千克以上不满二百千克;
4.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哌啶一百五十千克以上不满一千五百千克;
5.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四百千克以上不满四千千克;
6.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相当数量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非法买卖或者走私制毒物品,达到或者超过前款所列最高数量标准的,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对已去除糖衣包装的新康泰克药品混合颗粒能否认定为制毒物品的意见
(公安部2010年3月18日 公禁毒[2010]166号)
北京市公安局禁毒处:
关于贩卖、运输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废渣是否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的答复[法研〔2010〕168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2010年9月27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川高法\[2010\]438号《关于贩卖、运输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废渣是否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认为,根据你院提供的情况,对本案被告人不宜以贩卖、运输毒品罪论处。主要考虑:(1)被告人贩卖、运输的是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废渣,吗啡含量只有0.01%,含量极低,从技术和成本看,基本不可能用于提取吗啡;(2)国家对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并无明文规定予以管制,实践中有关药厂也未按照管制药品对其进行相应处理;(3)无证据证明被告人购买、加工经过取汁的罂粟壳废渣是为了将其当作毒品出售,具有贩卖、运输毒品的故意。如果查明行为人有将罂粟壳废渣作为制售毒品原料予以利用的故意,可建议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
此复
关于非法滥用、买卖复方曲马多片处理意见的通知(公安部禁毒局2012年6月26日 公禁毒传发[2012]188号)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2年5月28日印发]
第一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走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将其运输、携带、寄递进出国(边)境的行为。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毒品,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毒品的,以走私毒品罪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贩卖”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
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对代购者以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毒品数量达到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数量标准的,对托购者和代购者以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无论是否牟利,都应以相关毒品犯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运输”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寄递、托运、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毒品的行为。
本条规定的“制造”是指非法利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或者用化学方法加工、配制毒品,或者以改变毒品成分和效用为目的,用混合等物理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为了便于隐蔽运输、销售、使用、欺骗购买者,或者为了增重,对毒品掺杂使假,添加或者去除其他非毒品物质,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为了制造毒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制造毒品罪(预备)立案追诉。购进制造毒品的设备和原材料,开始着手制造毒品,尚未制造出毒品或者半成品的,以制造毒品罪(未遂)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加工、提炼、提供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等制毒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邮局和其他检查站点检查时,要求行为人申报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并告知其法律责任,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二)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三)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者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在其携带、藏匿或者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四)体内或者贴身隐秘处藏匿毒品的;
(五)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者不等值的报酬为他人携带、运输、寄递、收取物品,从中查获毒品的;
(六)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物品,从中查获毒品的;
(七)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物品,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从中查获毒品的;
(八)行程路线故意绕开检查站点,在其携带、运输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九)以虚假身份、地址或者其他虚假方式办理托运、寄递手续,在托运、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
(十)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制造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制造毒品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购置了专门用于制造毒品的设备、工具、制毒物品或者配制方案的;
(二)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者不等值的报酬为他人制造物品,经检验是毒品的;
(三)在偏远、隐蔽场所制造,或者采取对制造设备进行伪装等方式制造物品,经检验是毒品的;
(四)制造人员在执法人员检查时,有逃跑、抗拒检查等行为,在现场查获制造出的物品,经检验是毒品的;
(五)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对同一宗毒品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并有相应确凿证据的,应当按照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并列适用罪名,毒品数量不重复计算。对同一宗毒品可能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但相应证据只能认定其中一种或者几种行为,认定其他行为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只按照依法能够认定的行为的性质适用罪名。对不同宗毒品分别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的,应对不同行为并列适用罪名,累计计算毒品数量。
第二条[非法持有毒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该条第一款第(一)至(十一)项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入罪数量标准的规定,与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不一致。):
(一)鸦片二百克以上、海洛因、可卡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
(二)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吗啡二十克以上;
(三)度冷丁(杜冷丁)五十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百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一千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千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一千片以上);
(四)盐酸二氢埃托啡二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mg/支、片规格的一百支、片以上);
(五)氯胺酮、美沙酮二百克以上;
(六)三唑仑、安眠酮十千克以上;
(七)咖啡因五十千克以上;
(八)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一百千克以上;
(九)大麻油一千克以上,大麻脂二千克以上,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十千克以上;
(十)罂粟壳五十千克以上;
(十一)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非法持有两种以上毒品,每种毒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海洛因后累计相加达到十克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本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占有、携带、藏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毒品。
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依照本规定第一条第八款的有关规定予以认定。
第三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作虚假证明,帮助掩盖罪行的;
(二)帮助隐藏、转移或者毁灭证据的;
(三)帮助取得虚假身份或者身份证件的;
(四)以其他方式包庇犯罪分子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四条[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应予立案追诉。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五条[走私制毒物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该条第一款第(一)至(八)项关于走私制毒物品罪入罪数量标准的规定,与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不一致。):
(一)1-苯基-2-丙酮五千克以上;
(二)麻黄碱、伪麻黄碱及其盐类和单方制剂五千克以上,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一百千克以上;
(三)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去甲麻黄素(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羟亚胺及其盐类十千克以上;
(四)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苯乙酸二十千克以上;
(五)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哌啶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六)醋酸酐、三氯甲烷二百千克以上;
(七)乙醚、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四百千克以上;
(八)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相当数量的。
非法运输、携带两种以上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每种制毒物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一种制毒物品后累计相加达到上述数量标准的,应予立案追诉。
为了走私制毒物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预备)立案追诉。
实施走私制毒物品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查获了易制毒化学品,结合行为人的供述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可以认定其“明知”是制毒物品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一)改变产品形状、包装或者使用虚假标签、商标等产品标志的;
(二)以藏匿、夹带、伪装或者其他隐蔽方式运输、携带易制毒化学品逃避检查的;
(三)抗拒检查或者在检查时丢弃货物逃跑的;
(四)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的;
(五)选择不设海关或者边防检查站的路段绕行出入境的;
(六)以虚假身份、地址或者其他虚假方式办理托运、寄递手续的;
(七)以其他方法隐瞒真相,逃避对易制毒化学品依法监管的。
明知他人实施走私制毒物品犯罪,而为其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以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六条[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在境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数量达到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该条第一款援引第五条第(一)至(八)项关于走私制毒物品罪入罪数量标准的规定,与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的规定不一致。)
非法买卖两种以上制毒物品,每种制毒物品均没有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但按前款规定的立案追诉数量比例折算成一种制毒物品后累计相加达到上述数量标准的,应予立案追诉。
违反国家规定,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为本条规定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行为:
(一)未经许可或者备案,擅自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二)超出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的品种、数量范围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三)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四)经营单位违反规定,向无购买许可证明、备案证明的单位、个人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或者明知购买者使用他人的或者伪造、变造、失效的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向其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
(五)以其他方式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的。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未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购买、销售易制毒化学品,如果有证据证明确实用于合法生产、生活需要,依法能够办理只是未及时办理许可证明或者备案证明,且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可不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立案追诉。
为了非法买卖制毒物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预备)立案追诉。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依照本规定第五条第四款的有关规定予以认定。
明知他人实施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而为其运输、储存、代理进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便利的,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第七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的;
(二)非法种植大麻五千株以上的;
(三)非法种植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四)非法种植罂粟二百平方米以上、大麻二千平方米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面积较大,尚未出苗的;
(五)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六)抗拒铲除的。
本条所规定的“种植”,是指播种、育苗、移栽、插苗、施肥、灌溉、割取津液或者收取种子等行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株数一般应以实际查获的数量为准。因种植面积较大,难以逐株清点数目的,可以抽样测算每平方米平均株数后按实际种植面积测算出种植总株数。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不予立案追诉。
第八条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罂粟种子五十克以上、罂粟幼苗五千株以上;
(二)大麻种子五十千克以上、大麻幼苗五万株以上;
(三)其他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数量较大的。
第九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条[强迫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违背他人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十一条[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该条关于容留他人吸毒罪入罪数量标准的规定,与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不一致。):
(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
(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二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个人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该条关于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入罪数量标准的规定,与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的规定不一致。):
(一)非法提供鸦片二十克以上、吗啡二克以上、度冷丁(杜冷丁)五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十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一百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百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一百片以上)、盐酸二氢埃托啡零点二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mg/支、片规格的十支、片以上)、氯胺酮、美沙酮二十克以上、三唑仑、安眠酮一千克以上、咖啡因五千克以上、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十千克以上,以及其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数量较大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两次以上,数量累计达到前项规定的数量标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三)因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被行政处罚,又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四)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五)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或者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以走私、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
第十三条 本规定中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体品种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依据。
本规定中的“制毒物品”是指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具体品种范围按照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确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中未明确立案追诉标准的毒品,有条件折算为海洛因的,参照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折算标准进行折算。
第十五条 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于相关的单位犯罪。
第十六条 本规定中的“以上”,包括本数。
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2年6月18日印发,法发(2012)12号]
一、关于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行为的定性
以加工、提炼制毒物品制造毒品为目的,购买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或者运输、携带、寄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出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
以加工、提炼制毒物品为目的,购买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或者运输、携带、寄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出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分别以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将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拆除包装、改变形态后进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或者明知是已拆除包装、改变形态的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而进行走私或者非法买卖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或者运输、携带、寄递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进出境,没有证据证明系用于制造毒品或者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或者未达到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定罪数量标准,构成非法经营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等其他犯罪的,依法定罪处罚。
实施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关于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行为的定性
以制造毒品为目的,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
以走私或者非法买卖为目的,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
三、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
明知他人利用麻黄碱类制毒物品制造毒品,向其提供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为其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或者为其获取、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提供其他帮助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明知他人走私或者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制毒物品,向其提供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为其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制毒物品,或者为其获取、利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提供其他帮助的,分别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论处。
四、关于犯罪预备、未遂的认定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符合犯罪预备或者未遂情形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罚。
五、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目的与明知的认定
对于本意见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观目的与明知,应当根据物证、书证、证人证言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在案证据,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表现,重点考虑以下因素综合予以认定:
1.购买、销售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价格是否明显高于市场交易价格;
2.是否采用虚假信息、隐蔽手段运输、寄递、存储麻黄碱类复方制剂;
3.是否采用伪报、伪装、藏匿或者绕行进出境等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
4.提供相关帮助行为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
5.此前是否实施过同类违法犯罪行为;
6.其他相关因素。
六、关于制毒物品数量的认定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的,应当以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中麻黄碱类物质的含量作为涉案制毒物品的数量。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的,应当将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含的麻黄碱类物质可以制成的毒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多次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未经处理的,涉案制毒物品的数量累计计算。
七、关于定罪量刑的数量标准(该条关于定罪量刑的数量标准的规定今后不再适用,因为最高法2016年《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八条已经对此做了新的规定。)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的,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含的麻黄碱类物质应当达到以下数量标准:麻黄碱、伪麻黄碱、消旋麻黄碱及其盐类五千克以上不满五十千克;去甲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及其盐类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千克;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一百千克以上不满一千千克。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上限的,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大”。
实施本意见规定的行为,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的,无论涉案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含的麻黄碱类物质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八、关于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范围
本意见所称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是指含有《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品种目录所列的麻黄碱(麻黄素)、伪麻黄碱(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碱(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碱(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碱(甲基麻黄素)及其盐类,或者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碱类物质的药品复方制剂。
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草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3年5月21日,公通字〔2013〕16号]
三、依法查处非法采挖、买卖麻黄草等犯罪行为
各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依法查处非法采挖、买卖麻黄草等犯罪行为,区别情形予以处罚:
(一)以制造毒品为目的,采挖、收购麻黄草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
(三)明知他人制造毒品或者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向其提供麻黄草或者提供运输、储存麻黄草等帮助的,分别以制造毒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共犯论处。
(五)实施以上行为,以制造毒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定罪处罚的,涉案制毒物品的数量按照三百千克麻黄草折合一千克麻黄碱计算;以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的,无论涉案麻黄草数量多少,均应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月1日,食药监药化监〔2013〕2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厅(局)、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卫生局: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现公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
2.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11月11日
附件1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
序号 | 中文名 | 英文名 | CAS号 | 备注 |
1 | 醋托啡 | Acetorphine | 25333-77-1 | |
2 | 乙酰阿法甲基芬太尼 | Acetyl-alpha-methylfentanyl | 101860-00-8 | |
3 | 醋美沙多 | Acetylmethadol | 509-74-0 | |
4 | 阿芬太尼 | Alfentanil | 71195-58-9 | |
5 | 烯丙罗定 | Allylprodine | 25384-17-2 | |
6 | 阿醋美沙多 | Alphacetylmethadol | 17199-58-5 | |
7 | 阿法美罗定 | Alphameprodine | 468-51-9 | |
8 | 阿法美沙多 | Alphamethadol | 17199-54-1 | |
9 | 阿法甲基芬太尼 | Alpha-methylfentanyl | 79704-88-4 | |
10 | 阿法甲基硫代芬太尼 | Alpha-methylthiofentanyl | 103963-66-2 | |
11 | 阿法罗定 | Alphaprodine | 77-20-3 | |
12 | 阿尼利定 | Anileridine | 144-14-9 | |
13 | 苄替啶 | Benzethidine | 3691-78-9 | |
14 | 苄吗啡 | Benzylmorphine | 36418-34-5 | |
15 | 倍醋美沙多 | Betacetylmethadol | 17199-59-6 | |
16 | 倍他羟基芬太尼 | Beta-hydroxyfentanyl | 78995-10-5 | |
17 | 倍他羟基-3-甲基芬太尼 | Beta-hydroxy-3-methylfentanyl | 78995-14-9 | |
18 | 倍他美罗定 | Betameprodine | 468-50-8 | |
19 | 倍他美沙多 | Betamethadol | 17199-55-2 | |
20 | 倍他罗定 | Betaprodine | 468-59-7 | |
21 | 贝齐米特 | Bezitramide | 15301-48-1 | |
22 | 大麻和大麻树脂 与大麻浸膏和酊 | Cannabis and Cannabis Resin and Extracts and Tinctures of Cannabis | 8063-14-7 6465-30-1 | |
23 | 氯尼他秦 | Clonitazene | 3861-76-5 | |
24 | 古柯叶 | Coca Leaf | ||
25 | 可卡因* | Cocaine | 50-36-2 | |
26 | 可多克辛 | Codoxime | 7125-76-0 | |
27 | 罂粟浓缩物* | Concentrate of Poppy Straw | 包括罂粟果提取物*,罂粟果提取物粉* | |
28 | 地索吗啡 | Desomorphine | 427-00-9 | |
29 | 右吗拉胺 | Dextromoramide | 357-56-2 | |
30 | 地恩丙胺 | Diampromide | 552-25-0 | |
31 | 二乙噻丁 | Diethylthiambutene | 86-14-6 | |
32 | 地芬诺辛 | Difenoxin | 28782-42-5 | |
33 | 二氢埃托啡* | Dihydroetorphine | 14357-76-7 | |
34 | 双氢吗啡 | Dihydromorphine | 509-60-4 | |
35 | 地美沙多 | Dimenoxadol | 509-78-4 | |
36 | 地美庚醇 | Dimepheptanol | 545-90-4 | |
37 | 二甲噻丁 | Dimethylthiambutene | 524-84-5 | |
38 | 吗苯丁酯 | Dioxaphetyl Butyrate | 467-86-7 | |
39 | 地芬诺酯* | Diphenoxylate | 915-30-0 | |
40 | 地匹哌酮 | Dipipanone | 467-83-4 | |
41 | 羟蒂巴酚 | Drotebanol | 3176-03-2 | |
42 | 芽子碱 | Ecgonine | 481-37-8 | |
43 | 乙甲噻丁 | Ethylmethylthiambutene | 441-61-2 | |
44 | 依托尼秦 | Etonitazene | 911-65-9 | |
45 | 埃托啡 | Etorphine | 14521-96-1 | |
46 | 依托利定 | Etoxeridine | 469-82-9 | |
47 | 芬太尼* | Fentanyl | 437-38-7 | |
48 | 呋替啶 | Furethidine | 2385-81-1 | |
49 | 海洛因 | Heroin | 561-27-3 | |
50 | 氢可酮* | Hydrocodone | 125-29-1 | |
51 | 氢吗啡醇 | Hydromorphinol | 2183-56-4 | |
52 | 氢吗啡酮* | Hydromorphone | 466-99-9 | |
53 | 羟哌替啶 | Hydroxypethidine | 468-56-4 | |
54 | 异美沙酮 | Isomethadone | 466-40-0 | |
55 | 凯托米酮 | Ketobemidone | 469-79-4 | |
56 | 左美沙芬 | Levomethorphan | 125-70-2 | |
57 | 左吗拉胺 | Levomoramide | 5666-11-5 | |
58 | 左芬啡烷 | Levophenacylmorphan | 10061-32-2 | |
59 | 左啡诺 | Levorphanol | 77-07-6 | |
60 | 美他佐辛 | Metazocine | 3734-52-9 | |
61 | 美沙酮* | Methadone | 76-99-3 | |
62 | 美沙酮中间体 | Methadone Intermediate | 125-79-1 | 4-氰基-2-二甲氨基-4,4-二苯基丁烷 |
63 | 甲地索啡 | Methyldesorphine | 16008-36-9 | |
64 | 甲二氢吗啡 | Methyldihydromorphine | 509-56-8 | |
65 | 3-甲基芬太尼 | 3-Methylfentanyl | 42045-86-3 | |
66 | 3-甲基硫代芬太尼 | 3-Methylthiofentanyl | 86052-04-2 | |
67 | 美托酮 | Metopon | 143-52-2 | |
68 | 吗拉胺中间体 | Moramide Intermediate | 3626-55-9 | 2-甲基-3-吗啉基-1,1-二苯基丁酸 |
69 | 吗哌利定 | Morpheridine | 469-81-8 | |
70 | 吗啡* | Morphine | 57-27-2 | 包括吗啡阿托品注射液* |
71 | 吗啡甲溴化物 | Morphine Methobromide | 125-23-5 | 包括其他五价氮吗啡衍生物,特别包括吗啡-N-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可待因-N-氧化物 |
72 | 吗啡-N-氧化物 | Morphine-N-oxide | 639-46-3 | |
73 | 1-甲基-4-苯基-4-哌啶丙酸酯 | 1-Methyl-4-phenyl-4-piperidinol propionate (ester) | 13147-09-6 | MPPP |
74 | 麦罗啡 | Myrophine | 467-18-5 | |
75 | 尼可吗啡 | Nicomorphine | 639-48-5 | |
76 | 诺美沙多 | Noracymethadol | 1477-39-0 | |
77 | 去甲左啡诺 | Norlevorphanol | 1531-12-0 | |
78 | 去甲美沙酮 | Normethadone | 467-85-6 | |
79 | 去甲吗啡 | Normorphine | 466-97-7 | |
80 | 诺匹哌酮 | Norpipanone | 561-48-8 | |
81 | 阿片* | Opium | 8008-60-4 | 包括复方樟脑酊*、阿桔片* |
82 | 奥列巴文 | Oripavine | 467-04-9 | |
83 | 羟考酮* | Oxycodone | 76-42-5 | |
84 | 羟吗啡酮 | Oxymorphone | 76-41-5 | |
85 | 对氟芬太尼 | Para-fluorofentanyl | 90736-23-5 | |
86 | 哌替啶* | Pethidine | 57-42-1 | |
87 | 哌替啶中间体A | Pethidine Intermediate A | 3627-62-1 | 4-氰基-1-甲基-4-苯基哌啶 |
88 | 哌替啶中间体B | Pethidine Intermediate B | 77-17-8 | 4-苯基哌啶-4-羧酸乙酯 |
89 | 哌替啶中间体C | Pethidine Intermediate C | 3627-48-3 | 1-甲基-4-苯基哌啶-4-羧酸 |
90 | 苯吗庚酮 | Phenadoxone | 467-84-5 | |
91 | 非那丙胺 | Phenampromide | 129-83-9 | |
92 | 非那佐辛 | Phenazocine | 127-35-5 | |
93 | 1-苯乙基-4-苯基-4-哌啶乙酸酯 | 1-Phenethyl-4-phenyl-4-piperidinol acetate (ester) | 64-52-8 | PEPAP |
94 | 非诺啡烷 | Phenomorphan | 468-07-5 | |
95 | 苯哌利定 | Phenoperidine | 562-26-5 | |
96 | 匹米诺定 | Piminodine | 13495-09-5 | |
97 | 哌腈米特 | Piritramide | 302-41-0 | |
98 | 普罗庚嗪 | Proheptazine | 77-14-5 | |
99 | 丙哌利定 | Properidine | 561-76-2 | |
100 | 消旋甲啡烷 | Racemethorphan | 510-53-2 | |
101 | 消旋吗拉胺 | Racemoramide | 545-59-5 | |
102 | 消旋啡烷 | Racemorphan | 297-90-5 | |
103 | 瑞芬太尼* | Remifentanil | 132875-61-7 | |
104 | 舒芬太尼* | Sufentanil | 56030-54-7 | |
105 | 醋氢可酮 | Thebacon | 466-90-0 | |
106 | 蒂巴因* | Thebaine | 115-37-7 | |
107 | 硫代芬太尼 | Thiofentanyl | 1165-22-6 | |
108 | 替利定 | Tilidine | 20380-58-9 | |
109 | 三甲利定 | Trimeperidine | 64-39-1 | |
110 | 醋氢可待因 | Acetyldihydrocodeine | 3861-72-1 | |
111 | 可待因* | Codeine | 76-57-3 | |
112 | 右丙氧芬* | Dextropropoxyphene | 469-62-5 | |
113 | 双氢可待因* | Dihydrocodeine | 125-28-0 | |
114 | 乙基吗啡* | Ethylmorphine | 76-58-4 | |
115 | 尼可待因 | Nicocodine | 3688-66-2 | |
116 | 烟氢可待因 | Nicodicodine | 808-24-2 | |
117 | 去甲可待因 | Norcodeine | 467-15-2 | |
118 | 福尔可定* | Pholcodine | 509-67-1 | |
119 | 丙吡兰 | Propiram | 15686-91-6 | |
120 | 布桂嗪* | Bucinnazine | ||
121 | 罂粟壳* | Poppy Shell |
注:1.上述品种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和单方制剂(除非另有规定)。
2.上述品种包括其可能存在的异构体、酯及醚(除非另有规定)。
3.品种目录有*的麻醉药品为我国生产及使用的品种。
附件2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
第一类
序号 | 中文名 | 英文名 | CAS号 | 备注 |
1 | 布苯丙胺 | Brolamfetamine | 64638-07-9 | DOB |
2 | 卡西酮 | Cathinone | 71031-15-7 | |
3 | 二乙基色胺 | 3-[2-(Diethylamino)ethyl]indole | 7558-72-7 | DET |
4 | 二甲氧基安非他明 | (±)-2,5-Dimethoxy-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 2801-68-5 | DMA |
5 | (1,2-二甲基庚基)羟基四氢甲基二苯吡喃 | 3-(1,2-dimethylheptyl)-7,8,9,10-tetrahydro-6,6,9-trimethyl-6Hdibenzo[b,d]pyran-1-ol | 32904-22-6 | DMHP |
6 | 二甲基色胺 | 3-[2-(Dimethylamino)ethyl]indole | 61-50-7 | DMT |
7 | 二甲氧基乙基安非他明 | (±)-4-ethyl-2,5-dimethoxy-α-methylphenethylamine | 22139-65-7 | DOET |
8 | 乙环利定 | Eticyclidine | 2201-15-2 | PCE |
9 | 乙色胺 | Etryptamine | 2235-90-7 | |
10 | 羟芬胺 | (±)-N-[alpha-methyl-3,4-(methylenedioxy)phenethyl]hydroxylamine | 74698-47-8 | N-hydroxy MDA |
11 | 麦角二乙胺 | (+)- Lysergide | 50-37-3 | LSD |
12 | 乙芬胺 | (±)-N-ethyl-alpha-methyl-3,4-(methylenedioxy)phenethylamine | 82801-81-8 | N-ethyl MDA |
13 | 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 | (±)-N,alpha-dimethyl-3,4-(methylene-dioxy)phenethylamine | 42542-10-9 | MDMA |
14 | 麦司卡林 | Mescaline | 54-04--6 | |
15 | 甲卡西酮 | Methcathinone | 5650-44-2 (右旋体),49656-78-2 (右旋体盐酸盐),112117-24-5 (左旋体),66514-93-0 (左旋体盐酸盐). | |
16 | 甲米雷司 | 4-Methylaminorex | 3568-94-3 | |
17 | 甲羟芬胺 | 5-methoxy-α-methyl- 3,4-(methylenedioxy) phenethylamine | 13674-05-0 | MMDA |
18 | 4-甲基硫基安非他明 | 4-Methylthioamfetamine | 14116-06-4 | |
19 | 六氢大麻酚 | Parahexyl | 117-51-1 | |
20 | 副甲氧基安非他明 | P-methoxy-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 64-13-1 | PMA |
21 | 赛洛新 | Psilocine | 520-53-6 | |
22 | 赛洛西宾 | Psilocybine | 520-52-5 | |
23 | 咯环利定 | Rolicyclidine | 2201-39-0 | PHP |
24 | 二甲氧基甲苯异丙胺 | 2,5-Dimethoxy-alpha,4-dimethylphenethylamine | 15588-95-1 | STP |
25 | 替苯丙胺 | Tenamfetamine | 4764-17-4 | MDA |
26 | 替诺环定 | Tenocyclidine | 21500-98-1 | TCP |
27 | 四氢大麻酚 | Tetrahydrocannabinol | 包括同分异构体及其立体化学变体 | |
28 | 三甲氧基安非他明 | (±)-3,4,5-Trimethoxy-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 1082-88-8 | TMA |
29 | 苯丙胺 | Amfetamine | 300-62-9 | |
30 | 氨奈普汀 | Amineptine | 57574-09-1 | |
31 | 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 | 4-Bromo-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66142-81-2 | 2-CB |
32 | 右苯丙胺 | Dexamfetamine | 51-64-9 | |
33 | 屈大麻酚 | Dronabinol | 1972-08-3 | δ-9-四氢大麻酚及其立体化学异构体 |
34 | 芬乙茶碱 | Fenetylline | 3736-08-1 | |
35 | 左苯丙胺 | Levamfetamine | 156-34-3 | |
36 | 左甲苯丙胺 | Levomethamfetamine | 33817-09-3 | |
37 | 甲氯喹酮 | Mecloqualone | 340-57-8 | |
38 | 去氧麻黄碱 | Metamfetamine | 537-46-2 | |
39 | 去氧麻黄碱外消旋体 | Metamfetamine Racemate | 7632-10-2 | |
40 | 甲喹酮 | Methaqualone | 72-44-6 | |
41 | 哌醋甲酯* | Methylphenidate | 113-45-1 | |
42 | 苯环利定 | Phencyclidine | 77-10-1 | PCP |
43 | 芬美曲秦 | Phenmetrazine | 134-49-6 | |
44 | 司可巴比妥* | Secobarbital | 76-73-3 | |
45 | 齐培丙醇 | Zipeprol | 34758-83-3 | |
46 | 安非拉酮 | Amfepramone | 90-84-6 | |
47 | 苄基哌嗪 | Benzylpiperazine | 2759-28-6 | BZP |
48 | 丁丙诺啡* | Buprenorphine | 52485-79-7 | |
49 | 1-丁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1-Butyl-3-(1-naphthoyl) indole | 208987-48-8 | JWH-073 |
50 | 恰特草 | Catha edulis Forssk | Khat | |
51 | 2,5-二甲氧基-4-碘苯乙胺 | 2,5-Dimethoxy-4-iodophenethylamine | 69587-11-7 | 2C-I |
52 | 2,5-二甲氧基苯乙胺 | 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3600-86-0 | 2C-H |
53 | 二甲基安非他明 | Dimethylamfetamine | 4075-96-1 | |
54 | 依他喹酮 | Etaqualone | 7432-25-9 | |
55 | [1-(5-氟戊基)-1H-吲哚-3- 基](2-碘苯基)甲酮 | (1-(5-Fluoropentyl)-3-(2-iodobenzoyl) indole) | 335161-03-0 | AM-694 |
56 | 1-(5-氟戊基)-3-(1-萘甲酰基)-1H-吲哚 | 1-(5-Fluoropentyl)-3-(1-naphthoyl)indole | 335161-24-5 | AM-2201 |
57 | γ-羟丁酸* | Gamma-hydroxybutyrate | 591-81-1 | GHB |
58 | 氯胺酮* | Ketamine | 6740-88-1 | |
59 | 马吲哚* | Mazindol | 22232-71-9 | |
60 | 2-(2-甲氧基苯基)-1-(1-戊基-1H-吲哚-3-基)乙酮 | 2-(2-Methoxyphenyl) -1-(1-pentyl-1H-indol-3-yl)ethanone | 864445-43-2 | JWH-250 |
61 | 亚甲基二氧吡咯戊酮 | 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 687603-66-3 | MDPV |
62 | 4-甲基乙卡西酮 | 4-Methylethcathinone | 1225617-18-4 | 4-MEC |
63 | 4-甲基甲卡西酮 | 4-Methylmethcathinone | 5650-44-2 | 4-MMC |
64 | 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 | 3,4-Methylenedioxy-N-methylcathinone | 186028-79-5 | Methylone |
65 | 莫达非尼 | Modafinil | 68693-11-8 | |
66 | 1-戊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1-Pentyl-3- (1-naphthoyl) indole | 209414-07-3 | JWH-018 |
67 | 他喷他多 | Tapentadol | 175591-23-8 | |
68 | 三唑仑* | Triazolam | 28911-01-5 |
第二类
序号 | 中文名 | 英文名 | CAS号 | 备注 |
1 | 异戊巴比妥* | Amobarbital | 57-43-2 | |
2 | 布他比妥 | Butalbital | 77-26-9 | |
3 | 去甲伪麻黄碱 | Cathine | 492-39-7 | |
4 | 环己巴比妥 | Cyclobarbital | 52-31-3 | |
5 | 氟硝西泮 | Flunitrazepam | 1622-62-4 | |
6 | 格鲁米特* | Glutethimide | 77-21-4 | |
7 | 喷他佐辛* | Pentazocine | 55643-30-6 | |
8 | 戊巴比妥* | Pentobarbital | 76-74-4 | |
9 | 阿普唑仑* | Alprazolam | 28981-97-7 | |
10 | 阿米雷司 | Aminorex | 2207-50-3 | |
11 | 巴比妥* | Barbital | 57-44-3 | |
12 | 苄非他明 | Benzfetamine | 156-08-1 | |
13 | 溴西泮 | Bromazepam | 1812-30-2 | |
14 | 溴替唑仑 | Brotizolam | 57801-81-7 | |
15 | 丁巴比妥 | Butobarbital | 77-28-1 | |
16 | 卡马西泮 | Camazepam | 36104-80-0 | |
17 | 氯氮䓬 | Chlordiazepoxide | 58-25-3 | |
18 | 氯巴占 | Clobazam | 22316-47-8 | |
19 | 氯硝西泮* | Clonazepam | 1622-61-3 | |
20 | 氯拉䓬酸 | Clorazepate | 23887-31-2 | |
21 | 氯噻西泮 | Clotiazepam | 33671-46-4 | |
22 | 氯噁唑仑 | Cloxazolam | 24166-13-0 | |
23 | 地洛西泮 | Delorazepam | 2894-67-9 | |
24 | 地西泮* | Diazepam | 439-14-5 | |
25 | 艾司唑仑* | Estazolam | 29975-16-4 | |
26 | 乙氯维诺 | Ethchlorvynol | 113-18-8 | |
27 | 炔己蚁胺 | Ethinamate | 126-52-3 | |
28 | 氯氟䓬乙酯 | Ethyl Loflazepate | 29177-84-2 | |
29 | 乙非他明 | Etilamfetamine | 457-87-4 | |
30 | 芬坎法明 | Fencamfamin | 1209-98-9 | |
31 | 芬普雷司 | Fenproporex | 16397-28-7 | |
32 | 氟地西泮 | Fludiazepam | 3900-31-0 | |
33 | 氟西泮* | Flurazepam | 17617-23-1 | |
34 | 哈拉西泮 | Halazepam | 23092-17-3 | |
35 | 卤沙唑仑 | Haloxazolam | 59128-97-1 | |
36 | 凯他唑仑 | Ketazolam | 27223-35-4 | |
37 | 利非他明 | Lefetamine | 7262-75-1 | SPA |
38 | 氯普唑仑 | Loprazolam | 61197-73-7 | |
39 | 劳拉西泮* | Lorazepam | 846-49-1 | |
40 | 氯甲西泮 | Lormetazepam | 848-75-9 | |
41 | 美达西泮 | Medazepam | 2898-12-6 | |
42 | 美芬雷司 | Mefenorex | 17243-57-1 | |
43 | 甲丙氨酯* | Meprobamate | 57-53-4 | |
44 | 美索卡 | Mesocarb | 34262-84-5 | |
45 | 甲苯巴比妥 | Methylphenobarbital | 115-38-8 | |
46 | 甲乙哌酮 | Methyprylon | 125-64-4 | |
47 | 咪达唑仑* | Midazolam | 59467-70-8 | |
48 | 尼美西泮 | Nimetazepam | 2011-67-8 | |
49 | 硝西泮* | Nitrazepam | 146-22-5 | |
50 | 去甲西泮 | Nordazepam | 1088-11-5 | |
51 | 奥沙西泮* | Oxazepam | 604-75-1 | |
52 | 奥沙唑仑 | Oxazolam | 24143-17-7 | |
53 | 匹莫林* | Pemoline | 2152-34-3 | |
54 | 苯甲曲秦 | Phendimetrazine | 634-03-7 | |
55 | 苯巴比妥* | Phenobarbital | 50-06-6 | |
56 | 芬特明 | Phentermine | 122-09-8 | |
57 | 匹那西泮 | Pinazepam | 52463-83-9 | |
58 | 哌苯甲醇 | Pipradrol | 467-60-7 | |
59 | 普拉西泮 | Prazepam | 2955-38-6 | |
60 | 吡咯戊酮 | Pyrovalerone | 3563-49-3 | |
61 | 仲丁比妥 | Secbutabarbital | 125-40-6 | |
62 | 替马西泮 | Temazepam | 846-50-4 | |
63 | 四氢西泮 | Tetrazepam | 10379-14-3 | |
64 | 乙烯比妥 | Vinylbital | 2430-49-1 | |
65 | 唑吡坦* | Zolpidem | 82626-48-0 | |
66 | 阿洛巴比妥 | Allobarbital | 58-15-1 | |
67 |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 Buprenorphine Transdermal patch | ||
68 | 布托啡诺及其注射剂* | Butorphanol and its injection | 42408-82-2 | |
69 | 咖啡因* | Caffeine | 58-08-2 | |
70 | 安钠咖* | Caffeine Sodium Benzoate | CNB | |
71 | 右旋芬氟拉明 | Dexfenfluramine | 3239-44-9 | |
72 | 地佐辛及其注射剂* | Dezocine and Its Injection | 53648-55-8 | |
73 | 麦角胺咖啡因片* | Ergotamine and Caffeine Tablet | 379-79-3 | |
74 | 芬氟拉明 | Fenfluramine | 458-24-2 | |
75 | 呋芬雷司 | Furfennorex | 3776-93-0 | |
76 | 纳布啡及其注射剂 | Nalbuphine and its injection | 20594-83-6 | |
77 | 氨酚氢可酮片* | Paracetamol and Hydrocodone Bitartrate Tablet | ||
78 | 丙己君 | Propylhexedrine | 101-40-6 | |
79 | 曲马多* | Tramadol | 27203-92-5 | |
80 | 扎来普隆* | Zaleplon | 151319-34-5 | |
81 | 佐匹克隆 | Zopiclone | 43200-80-2 |
注:1.上述品种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和单方制剂(除非另有规定)。
2.上述品种包括其可能存在的异构体(除非另有规定)。
3.品种目录有*的精神药品为我国生产及使用的品种。
关于规范毒品名称表述若干问题的意见[法〔2014〕224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14年8月20日印发]
为进一步规范毒品犯罪案件办理工作,现对毒品犯罪案件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刑事判决书、刑事裁定书中的毒品名称表述问题提出如下规范意见。
一、规范毒品名称表述的基本原则
(一)毒品名称表述应当以毒品的化学名称为依据,并与刑法、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中的毒品名称保持一致。刑法、司法解释等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的毒品名称进行表述。
(二)对于含有二种以上毒品成分的混合型毒品,应当根据其主要毒品成分和具体形态认定毒品种类、确定名称。混合型毒品中含有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的,一般应当以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确定其毒品种类;不含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的含量极低的,可以根据其中定罪量刑数量标准较低且所占比例较大的毒品成分确定其毒品种类。混合型毒品成分复杂的,可以用括号注明其中所含的一至二种其他毒品成分。
(三)为体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对应性,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毒品常见俗称,可以在文书中第一次表述该类毒品时用括号注明。
二、几类毒品的名称表述
(一)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毒品
1.对于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晶体状毒品,应当统一表述为甲基苯丙胺(冰毒),在下文中再次出现时可以直接表述为甲基苯丙胺。
2.对于以甲基苯丙胺为主要毒品成分的片剂状毒品,应当统一表述为甲基苯丙胺片剂。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为“麻古”“麻果”或者其他俗称的,可以在文书中第一次表述该类毒品时用括号注明,如表述为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古”)等。
3.对于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固液混合物、粉末等,应当根据其毒品成分和具体形态进行表述,如表述为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含甲基苯丙胺成分的粉末等。
(二)含氯胺酮成分的毒品
1.对于含氯胺酮成分的粉末状毒品,应当统一表述为氯胺酮。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为“K粉”等俗称的,可以在文书中第一次表述该类毒品时用括号注明,如表述为氯胺酮(俗称“K粉”)等。
2.对于以氯胺酮为主要毒品成分的片剂状毒品,应当统一表述为氯胺酮片剂。
3.对于含氯胺酮成分的液体、固液混合物等,应当根据其毒品成分和具体形态进行表述,如表述为含氯胺酮成分的液体、含氯胺酮成分的固液混合物等。
(三)含MDMA等成分的毒品
对于以MDMA、MDA、MDEA等致幻性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毒品成分的丸状、片剂状毒品,应当根据其主要毒品成分的中文化学名称和具体形态进行表述,并在文书中第一次表述该类毒品时用括号注明下文中使用的英文缩写简称,如表述为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片剂(以下简称MDMA片剂)、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片剂(以下简称MDA片剂)、3,4-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片剂(以下简称MDEA片剂)等。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为“摇头丸”等俗称的,可以在文书中第一次表述该类毒品时用括号注明,如表述为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片剂(以下简称MDMA片剂,俗称“摇头丸”)等。
(四)“神仙水”类毒品
对于俗称“神仙水”的液体状毒品,应当根据其主要毒品成分和具体形态进行表述。毒品成分复杂的,可以用括号注明其中所含的一至二种其他毒品成分,如表述为含氯胺酮(咖啡因、地西泮等)成分的液体等。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为“神仙水”等俗称的,可以在文书中第一次表述该类毒品时用括号注明,如表述为含氯胺酮(咖啡因、地西泮等)成分的液体(俗称“神仙水”)等。
(五)大麻类毒品
对于含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大麻酚等天然大麻素类成分的毒品,应当根据其外形特征分别表述为大麻叶、大麻脂、大麻油或者大麻烟等。
关于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的公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4月3日发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年第10号)(根据《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提供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包括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而管制类的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两种,因而作为第二类的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俗称摇头水、止咳水)在2015年5月1日以后就属于毒品。)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本公告自2015年5月1日起实行。
特此公告。
2015年4月3日
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9月24日印发,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公通字〔2015〕27号)
第一条 为加强对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防止非法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和进出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未作为药品生产和使用,具有成瘾性或者成瘾潜力且易被滥用的物质。
第三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按照药用类和非药用类分类列管。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品种目录已有列管品种外,新增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由本办法附表列示。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目录的调整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
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发现医药用途,调整列入药品目录的,不再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目录。
第四条 对列管的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买卖、运输、使用、储存和进出口。因科研、实验需要使用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检测中需要使用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标准品、对照品,以及药品生产过程中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间体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理。
……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表:
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
序号 | 中文名 | 英文名 | CAS号 | 备注 |
1 | N-(2-甲氧基苄基)-2-(2,5-二甲氧基-4-溴苯基)乙胺 | 2-(4-Bromo-2,5-dimethoxyphenyl)-N-(2- methoxybenzyl)ethanamine | 1026511-90-9 | 2C-B-NBOMe |
2 | 2,5-二甲氧基-4-氯苯乙胺 | 4-Chloro-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88441-14-9 | 2C-C |
3 | N-(2-甲氧基苄基)-2-(2,5-二甲氧基-4-氯苯基)乙胺 | 2-(4-Chloro-2,5-dimethoxyphenyl)-N-(2-methoxybenzyl)ethanamine | 1227608-02-7 | 2C-C-NBOMe |
4 | 2,5-二甲氧基-4-甲基苯乙胺 | 4-Methyl-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24333-19-5 | 2C-D |
5 | N-(2-甲氧基苄基)-2-(2,5-二甲氧基-4-甲基苯基)乙胺 | 2-(4-Methyl-2,5-dimethoxyphenyl)-N-(2-methoxybenzyl)ethanamine | 1354632-02-2 | 2C-D-NBOMe |
6 | 2,5-二甲氧基-4-乙基苯乙胺 | 4-Ethyl-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71539-34-9 | 2C-E |
7 | N-(2-甲氧基苄基)-2-(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乙胺 | 2-(4-Iodo-2,5-dimethoxyphenyl)-N-(2- methoxybenzyl)ethanamine | 919797-19-6 | 2C-I-NBOMe |
8 | 2,5-二甲氧基-4-丙基苯乙胺 | 4-Propyl-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207740-22-5 | 2C-P |
9 | 2,5-二甲氧基-4-乙硫基苯乙胺 | 4-Ethylthio-2,5-dimethoxyphenethylamine | 207740-24-7 | 2C-T-2 |
10 | 2,5-二甲氧基-4-异丙基硫基苯乙胺 | 4-Isopropylthio-2,5-dimethoxyphenethy lamine | 207740-25-8 | 2C-T-4 |
11 | 2,5-二甲氧基-4-丙硫基苯乙胺 | 4-Propylthio-2,5-dimethox-phenethylamine | 207740-26-9 | 2C-T-7 |
12 | 2-氟苯丙胺 | 1-(2-Fluorophenyl)propan-2-amine | 1716-60-5 | 2-FA |
13 | 2-氟甲基苯丙胺 | N-Methyl-1-(2-fluorophenyl)propan-2-amine | 1017176-48-5 | 2-FMA |
14 | 1-(2-苯并呋喃基)-N-甲基-2-丙胺 | N-Methyl-1-(benzofuran-2-yl)propan-2- amine | 806596-15-6 | 2-MAPB |
15 | 3-氟苯丙胺 | 1-(3-Fluorophenyl)propan-2-amine | 1626-71-7 | 3-FA |
16 | 3-氟甲基苯丙胺 | N-Methyl-1-(3-fluorophenyl)propan-2-amine | 1182818-14-9 | 3-FMA |
17 | 4-氯苯丙胺 | 1-(4-Chlorophenyl)propan-2-amine | 64-12-0 | 4-CA |
18 | 4-氟苯丙胺 | 1-(4-Fluorophenyl)propan-2-amine | 459-02-9 | 4-FA |
19 | 4-氟甲基苯丙胺 | N-Methyl-1-(4-fluorophenyl)propan-2-amine | 351-03-1 | 4-FMA |
20 | 1-[5-(2,3-二氢苯并呋喃基)]-2-丙胺 | 1-(2,3-Dihydro-1-benzofuran-5-yl)propan-2- amine | 152624-03-8 | 5-APDB |
21 | 1-(5-苯并呋喃基)-N-甲基-2-丙胺 | N-Methyl-1-(benzofuran-5-yl)propan-2- amine | 1354631-77-8 | 5-MAPB |
22 | 6-溴-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 N-Methyl-(6-bromo-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2-amine | 6-Br-MDMA | |
23 | 6-氯-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 N-Methyl-(6-chloro-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2-amine | 319920-71-3 | 6-Cl-MDMA |
24 | 1-(2,5-二甲氧基-4-氯苯基)-2-丙胺 | 1-(4-Chloro-2,5-dimethoxyphenyl)propan-2- amine | 123431-31-2 | DOC |
25 | 1-(2-噻吩基)-N-甲基-2-丙胺 | N-Methyl-1-(thiophen-2-yl)propan-2-amine | 801156-47-8 | MPA |
26 | N-(1-氨甲酰基-2-甲基丙基)-1-(5-氟戊基)吲哚-3-甲酰胺 | N-(1-Amino-3-methyl-1-oxobutan-2-yl)-1-(5-fluoropentyl)-1H-indole-3-carboxamide | 1801338-26-0 | 5F-ABICA |
27 | N-(1-氨甲酰基-2-甲基丙基)-1-(5-氟戊基)吲唑-3-甲酰胺 | N-(1-Amino-3-methyl-1-oxobutan-2-yl)-1-(5-fluoropent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800101-60-3 | 5F-AB-PINACA |
28 | 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5-氟戊基)吲哚-3-甲酰胺 | N-(1-Amino-3,3-dimethyl-1-oxobutan-2-yl)-1-(5-fluoropentyl)-1H-indole-3-carboxamide | 1801338-27-1 | 5F-ADBICA |
29 | N-(1-甲氧基羰基-2-甲基丙基)-1-(5-氟戊基)吲唑-3-甲酰胺 | 1-Methoxy-3-methyl-1-oxobutan-2-yl-1-(5- fluoropent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715016-74-2 | 5F-AMB |
30 | N-(1-金刚烷基)-1-(5-氟戊基)吲唑-3-甲酰胺 | N-(1-Adamantyl)-1-(5-fluoropentyl)-1H- indazole-3-carboxamide | 1400742-13-3 | 5F-APINACA |
31 | 1-(5-氟戊基)吲哚-3-甲酸-8-喹啉酯 | Quinolin-8-yl 1-(5-fluoropentyl)-1H-indole-3-carboxylate | 1400742-41-7 | 5F-PB-22 |
32 | 1-(5-氟戊基)-3-(2,2,3,3-四甲基环丙甲酰基)吲哚 | (1-(5-Fluoropentyl)-1H-indol-3-yl)(2,2,3,3- tetramethylcyclopropyl)methanone | 1364933-54-9 | 5F-UR-144 |
33 | 1-[2-(N-吗啉基)乙基]-3-(2,2,3,3-四甲基环丙甲酰基)吲哚 | (1-(2-Morpholin-4-ylethyl)-1H-indol-3-yl)(2,2,3,3-tetramethylcyclopropyl)methanone | 895155-26-7 | A-796,260 |
34 | 1-(4-四氢吡喃基甲基)-3-(2,2,3,3-四甲基环丙甲酰基)吲哚 | (1-(Tetrahydropyran-4-ylmethyl)-1H-indol-3-yl)(2,2,3,3-tetramethylcyclopropyl)methanone | 895155-57-4 | A-834,735 |
35 | N-(1-氨甲酰基-2-甲基丙基)-1-(环己基甲基)吲唑-3-甲酰胺 | N-(1-Amino-3-methyl-1-oxobutan-2-yl)-1-(cyclohexylmeth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185887-21-1 | AB-CHMINACA |
36 | N-(1-氨甲酰基-2-甲基丙基)-1-(4-氟苄基)吲唑-3-甲酰胺 | N-(1-Amino-3-methyl-1-oxobutan-2-yl)-1-(4-fluorobenz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629062-56-1 | AB-FUBINACA |
37 | N-(1-氨甲酰基-2-甲基丙基)-1-戊基吲唑-3-甲酰胺 | N-(1-Amino-3-methyl-1-oxobutan-2-yl)-1- pe-nt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445583-20-9 | AB-PINACA |
38 | 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戊基吲哚-3-甲酰胺 | N-(1-Amino-3,3-dimethyl-1-oxobutan-2-yl)-1-pentyl-1H-indole-3-carboxamide | 1445583-48-1 | ADBICA |
39 | N-(1-氨甲酰基-2,2-二甲基丙基)-1-戊基吲唑-3-甲酰胺 | N-(1-Amino-3,3-dimethyl-1-oxobutan-2-yl)-1-pent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633766-73-0 | ADB-PINACA |
40 | 1-[(N-甲基-2-哌啶基)甲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1-((1-Methylpiperidin-2-yl)methyl)-1H-indol-3-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 137642-54-7 | AM-1220 |
41 | 1-[(N-甲基-2-哌啶基)甲基]-3-(1-金刚烷基甲酰基)吲哚 | (1-((1-Methylpiperidin-2-yl)methyl)-1H-indol-3-yl)(adamantan-1-yl)methanone | 335160-66-2 | AM-1248 |
42 | 1-[(N-甲基-2-哌啶基)甲基]-3-(2-碘苯甲酰基)吲哚 | (1-((1-Methylpiperidin-2-yl)methyl)-1H-indol-3-yl)(2-iodophenyl)methanone | 444912-75-8 | AM-2233 |
43 | N-(1-金刚烷基)-1-戊基吲哚-3-甲酰胺 | N-(1-Adamantyl)-1-pentyl-1H-indole-3- carboxamide | 1345973-50-3 | APICA |
44 | N-(1-金刚烷基)-1-戊基吲唑-3-甲酰胺 | N-(1-Adamantyl)-1-pentyl-1H-indazole-3- carboxamide | 1345973-53-6 | APINACA |
45 | 1-(1-萘甲酰基)-4-戊氧基萘 | (4-Pentyloxynaphthalen-1-yl)(naphthalen-1- yl)methanone | 432047-72-8 | CB-13 |
46 | N-(1-甲基-1-苯基乙基)-1-(4-四氢吡喃基甲基)吲唑-3-甲酰胺 | N-(2-Phenylpropan-2-yl)-1-(tetrahydropyran-4-ylmeth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1400742-50-8 | CUMYL-THPINACA |
47 | 1-(5-氟戊基)-3-(4-乙基-1-萘甲酰基)吲哚 | (1-(5-Fluoropentyl)-1H-indol-3-yl)(4-eth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 1364933-60-7 | EAM-2201 |
48 | 1-(4-氟苄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1-(4-Fluorobenzyl)-1H-indol-3-yl) (naphthalen-1-yl)methanone | FUB-JWH-018 | |
49 | 1-(4-氟苄基)吲哚-3-甲酸-8-喹啉酯 | Quinolin-8-yl 1-(4-fluorobenzyl)-1H-indole-3-carboxylate | 1800098-36-5 | FUB-PB-22 |
50 | 2-甲基-1-戊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2-Methyl-1-pentyl-1H-indol-3-yl) (naphthalen-1-yl)methanone | 155471-10-6 | JWH-007 |
51 | 2-甲基-1-丙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2-Methyl-1-propyl-1H-indol-3-yl) (naphthalen-1-yl)methanone | 155471-08-2 | JWH-015 |
52 | 1-己基-3-(1-萘甲酰基)吲哚 | (1-Hexyl-1H-indol-3-yl)(naphthalen-1-yl) methanone | 209414-08-4 | JWH-019 |
53 | 1-戊基-3-(4-甲氧基-1-萘甲酰基)吲哚 | (1-Pentyl-1H-indol-3-yl) (4-methoxynaphthalen-1-yl)methanone | 210179-46-7 | JWH-081 |
54 | 1-戊基-3-(4-甲基-1-萘甲酰基)吲哚 | (1-Pentyl-1H-indol-3-yl)(4-meth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 619294-47-2 | JWH-122 |
55 | 1-戊基-3-(2-氯苯乙酰基)吲哚 | 2-(2-Chlorophenyl)-1-(1-pentyl-1H-indol-3- yl)ethanone | 864445-54-5 | JWH-203 |
56 | 1-戊基-3-(4-乙基-1-萘甲酰基)吲哚 | (1-Pentyl-1H-indol-3-yl)(4-eth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 824959-81-1 | JWH-210 |
57 | 1-戊基-2-(2-甲基苯基)-4-(1-萘甲酰基)吡咯 | (5-(2-Methylphenyl)-1-pentyl-1H-pyrrol-3-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 914458-22-3 | JWH-370 |
58 | 1-(5-氟戊基)-3-(4-甲基-1-萘甲酰基)吲哚 | (1-(5-Fluoropentyl)-1H-indol-3-yl) (4-methylnaphthalen-1-yl)methanone | 1354631-24-5 | MAM-2201 |
59 | N-(1-甲氧基羰基-2,2-二甲基丙基)-1-(环己基甲基)吲哚-3-甲酰胺 | N-(1-Methoxy-3,3-dimethyl-1-oxobutan-2-yl)-1-(cyclohexylmethyl)-1H-indole-3- carboxamide | 1715016-78-6 | MDMB-CHMICA |
60 | N-(1-甲氧基羰基-2,2-二甲基丙基)-1-(4-氟苄基)吲唑-3-甲酰胺 | N-(1-Methoxy-3,3-dimethyl-1-oxobutan-2-yl)-1-(4-fluorobenzyl)-1H-indazole-3- carboxamide | 1715016-77-5 | MDMB-FUBINACA |
61 | 1-戊基吲哚-3-甲酸-8-喹啉酯 | Quinolin-8-yl 1-pentyl-1H-indole-3-carboxylate | 1400742-17-7 | PB-22 |
62 | N-(1-氨甲酰基-2-苯基乙基)-1-(5-氟戊基)吲唑-3-甲酰胺 | N-(1-Amino-1-oxo-3-phenylpropan-2-yl)-1- (5-fluoropentyl)-1H-indazole-3-carboxamide | PX-2 | |
63 | 1-戊基-3-(4-甲氧基苯甲酰基)吲哚 | (1-Pentyl-1H-indol-3-yl)(4-methoxyphenyl) methanone | 1345966-78-0 | RCS-4 |
64 | N-(1-金刚烷基)-1-(5-氟戊基)吲哚-3-甲酰胺 | N-(1-Adamantyl)-1-(5-fluoropentyl)-1H- indole-3-carboxamide | 1354631-26-7 | STS-135 |
65 | 1-戊基-3-(2,2,3,3-四甲基环丙甲酰基)吲哚 | (1-Pentyl-1H-indol-3-yl)(2,2,3,3-tetramethylcyclopropyl)methanone | 1199943-44-6 | UR-144 |
66 | 2-氟甲卡西酮 | 1-(2-Fluoro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1186137-35-8 | 2-FMC |
67 | 2-甲基甲卡西酮 | 1-(2-Methyl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1246911-71-6 | 2-MMC |
68 | 3,4-二甲基甲卡西酮 | 1-(3,4-Dimethylphenyl)-2- methylaminopropan-1-one | 1082110-00-6 | 3,4-DMMC |
69 | 3-氯甲卡西酮 | 1-(3-Chloro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1049677-59-9 | 3-CMC |
70 | 3-甲氧基甲卡西酮 | 1-(3-Methoxy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882302-56-9 | 3-MeOMC |
71 | 3-甲基甲卡西酮 | 1-(3-Methyl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1246911-86-3 | 3-MMC |
72 | 4-溴甲卡西酮 | 1-(4-Bromo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486459-03-4 | 4-BMC |
73 | 4-氯甲卡西酮 | 1-(4-Chloro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1225843-86-6 | 4-CMC |
74 | 4-氟甲卡西酮 | 1-(4-Fluoro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447-40-5 | 4-FMC |
75 | 1-(4-氟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 | 1-(4-Fluorophenyl)-2-(1-pyrrolidinyl)pentan-1-one | 850352-62-4 | 4-F-α-PVP |
76 | 1-(4-甲基苯基)-2-甲氨基-1-丁酮 | 1-(4-Methylphenyl)-2-methylaminobutan-1- one | 1337016-51-9 | 4-MeBP |
77 | 1-(4-甲氧基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 | 1-(4-Methoxyphenyl)-2-(1-pyrrolidinyl) pentan-1-one | 14979-97-6 | 4-MeO-α-PVP |
78 | 1-苯基-2-甲氨基-1-丁酮 | 1-Phenyl-2-methylaminobutan-1-one | 408332-79-6 | Buphedrone |
79 | 2-甲氨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丁酮 | 1-(3,4-Methylenedioxyphenyl)-2- methylaminobutan-1-one | 802575-11-7 | Butylone |
80 | 2-二甲氨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1-丙酮 | 1-(3,4-Methylenedioxyphenyl)-2- dimethylaminopropan-1-one | 765231-58-1 | Dimethylone |
81 | 乙卡西酮 | 1-Phenyl-2-ethylaminopropan-1-one | 18259-37-5 | Ethcathinone |
82 | 3,4-亚甲二氧基乙卡西酮 | 1-(3,4-Methylenedioxyphenyl)-2- ethylaminopropan-1-one | 1112937-64-0 | Ethylone |
83 | 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N-吡咯烷基)-1-丁酮 | 1-(3,4-Methylenedioxyphenyl)-2-(1- pyrrolidinyl)butan-1-one | 784985-33-7 | MDPBP |
84 | 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N-吡咯烷基)-1-丙酮 | 1-(3,4-Methylenedioxyphenyl)-2-(1- pyrrolidinyl)propan-1-one | 783241-66-7 | MDPPP |
85 | 4-甲氧基甲卡西酮 | 1-(4-Methoxyphenyl)-2-methylaminopropan-1-one | 530-54-1 | Methedrone |
86 | 1-苯基-2-乙氨基-1-丁酮 | 1-Phenyl-2-ethylaminobutan-1-one | 1354631-28-9 | NEB |
87 | 1-苯基-2-甲氨基-1-戊酮 | 1-Phenyl-2-methylaminopentan-1-one | 879722-57-3 | Pentedrone |
88 | 1-苯基-2-(N-吡咯烷基)-1-丁酮 | 1-Phenyl-2-(1-pyrrolidinyl)butan-1-one | 13415-82-2 | α-PBP |
89 | 1-苯基-2-(N-吡咯烷基)-1-己酮 | 1-Phenyl-2-(1-pyrrolidinyl)hexan-1-one | 13415-86-6 | α-PHP |
90 | 1-苯基-2-(N-吡咯烷基)-1-庚酮 | 1-Phenyl-2-(1-pyrrolidinyl)heptan-1-one | 13415-83-3 | α-PHPP |
91 | 1-苯基-2-(N-吡咯烷基)-1-戊酮 | 1-Phenyl-2-(1-pyrrolidinyl)pentan-1-one | 14530-33-7 | α-PVP |
92 | 1-(2-噻吩基)-2-(N-吡咯烷基)-1-戊酮 | 1-(Thiophen-2-yl)-2-(1-pyrrolidinyl)pentan-1-one | 1400742-66-6 | α-PVT |
93 | 2-(3-甲氧基苯基)-2-乙氨基环己酮 | 2-(3-Methoxyphenyl)-2-(ethylamino) cyclohexanone | 1239943-76-0 | MXE |
94 | 乙基去甲氯胺酮 | 2-(2-Chlorophenyl)-2-(ethylamino) cyclohexanone | 1354634-10-8 | NENK |
95 | 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 | 5-Methoxy-N,N-diallyltryptamine | 928822-98-4 | 5-MeO-DALT |
96 | 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 | 5-Methoxy-N,N-diisopropyltryptamine | 4021-34-5 | 5-MeO-DiPT |
97 | N,N-二甲基-5-甲氧基色胺 | 5-Methoxy-N,N-dimethyltryptamine | 1019-45-0 | 5-MeO-DMT |
98 | N-甲基-N-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 | 5-Methoxy-N-isopropyl-N-methyltryptamine | 96096-55-8 | 5-MeO-MiPT |
99 | α-甲基色胺 | alpha-Methyltryptamine | 299-26-3 | AMT |
100 | 1,4-二苄基哌嗪 | 1,4-Dibenzylpiperazine | 1034-11-3 | DBZP |
101 | 1-(3-氯苯基)哌嗪 | 1-(3-Chlorophenyl)piperazine | 6640-24-0 | mCPP |
102 | 1-(3-三氟甲基苯基)哌嗪 | 1-(3-Trifluoromethylphenyl)piperazine | 15532-75-9 | TFMPP |
103 | 2-氨基茚满 | 2-Aminoindane | 2975-41-9 | 2-AI |
104 | 5,6-亚甲二氧基-2-氨基茚满 | 5,6-Methylenedioxy-2-aminoindane | 132741-81-2 | MDAI |
105 | 2-二苯甲基哌啶 | 2-Diphenylmethylpiperidine | 519-74-4 | 2-DPMP |
106 | 3,4-二氯哌甲酯 | Methyl 2-(3,4-dichlorophenyl)-2-(piperidin-2-yl) acetate | 1400742-68-8 | 3,4-CTMP |
107 | 乙酰芬太尼 | N-(1-Phenethylpiperidin-4-yl)-N- phenylacetamide | 3258-84-2 | Acetylfentanyl |
108 | 3,4-二氯-N-[(1-二甲氨基环己基)甲基]苯甲酰胺 | 3,4-Dichloro-N-((1-(dimethylamino) cyclohexyl)methyl)benzamide | 55154-30-8 | AH-7921 |
109 | 丁酰芬太尼 | N-(1-Phenethylpiperidin-4-yl)-N- phenylbutyramide | 1169-70-6 | Butyrylfentanyl |
110 | 哌乙酯 | Ethyl 2-phenyl-2-(piperidin-2-yl)acetate | 57413-43-1 | Ethylphenidate |
111 | 1-[1-(2-甲氧基苯基)-2-苯基乙基]哌啶 | 1-(1-(2-Methoxyphenyl)-2-phenylethyl) piperidine | 127529-46-8 | Methoxphenidine |
112 | 芬纳西泮 | 7-Bromo-5-(2-chlorophenyl)-1,3-dihydro-2H-1,4-benzodiazepin-2-one | 51753-57-2 | Phenazepam |
113 | β-羟基硫代芬太尼 | N-(1-(2-Hydroxy-2-(thiophen-2-yl)ethyl)piperidin-4-yl)-N-phenylpropanamide | 1474-34-6 | β-Hydroxythiofentanyl |
114 | 4-氟丁酰芬太尼 | N-(4-Fluorophenyl)-N-(1-phenethylpiperidin-4-yl)butyramide | 244195-31-1 | 4-Fluorobutyrfentanyl |
115 | 异丁酰芬太尼 | N-(1-Phenethylpiperidin-4-yl)-N- phenylisobutyramide | 119618-70-1 | Isobutyrfentanyl |
116 | 奥芬太尼 | N-(2-Fluorophenyl)-2-methoxy-N-(1- phenethylpiperidin-4-yl)acetamide | 101343-69-5 | Ocfentanyl |
注:上述品种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类、旋光异构体及其盐类(另有规定的除外)。
刑诉规范总整理 | 刑法规范总整理 | 案例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