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厘子历经一个月到中国还不坏?买回家没几天就坏了?

政务   2025-01-25 19:02   浙江  


要说春节最火的水果是谁?车厘子必须“有姓名”,特别是来自智利的车厘子。


这些车厘子从智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路上要花一个多月,神奇的是——经历了这么久的颠簸,咱们买到家的车厘子还可以保持相当新鲜。


然而一些人发现,明明到手时还很新鲜的车厘子,在家放了几天,表面就开始坑坑洼洼,果梗也从翠绿变褐、变黑,还有不少“外观完好,里面全烂”,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用了“科技狠活”?




先说结论:车厘子历经一个多月到中国还不坏,与品种+种植、采摘及运输环节的精细把控有很大关系。至于车厘子到手还没新鲜几天就放坏,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分装的时候“破了护体神功”。


今天,我们就从“果蔬保鲜背后的科技”来具体聊聊是怎么回事。


1


在果实膨大期施加钙肥

能有效提高贮藏和运输性能


大家都知道,在青少年时期,人体对钙的吸收量较大,钙对骨骼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补钙并非动物的“专利”,钙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在植物体内,钙能够有效促进果实细胞壁的发育当果实获得充足的钙供应时,其膨大后的个头会更大,硬度也会显著提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量,还能明显改善果实的口感,使其更加脆甜。



同时,随着细胞壁的增厚,其通透性降低,从而增强了果实对各种病害的抵抗力。对于水果的保鲜和运输而言,较高的硬度意味着果实具有更强的抗损伤能力,在运输过程中的磕碰和挤压也不易造成损伤。此外,钙还能有效抑制果实乙烯的形成,而乙烯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


总的来说,钙在果实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果农通常会在果实膨大期大量施加钙肥,以此来提高果实的贮藏和运输性能。


2


果蔬采摘后立即预冷处理

能更好地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通常在温度较高的田间地头进行采摘。采摘后,这些果蔬若堆积在一起,内部的果蔬温度难以迅速降低。同时,果蔬会持续进行“呼吸”作用。在这种高温和高呼吸强度的双重影响下,果蔬中的水分和各类营养物质会急剧减少,这也是果蔬逐渐失去新鲜度的内在原因。



因此,从田间采摘的果蔬一般需要先进行预冷处理,这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果蔬的整体储存和运输时间,还能更好地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常见的预冷方法包括风预冷、冷水预冷、冰预冷和压差预冷等。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迅速消除果蔬从田间带来的热量,同时还能有效抑制乙烯的生成。较低的温度环境也有助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


气调保鲜技术

仿佛让果蔬进入休眠舱


蔬菜的气调保鲜技术,使用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调节这三种气体的不同比例组合,来达到保鲜效果。


以苹果为例,在正常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时,其呼吸效率较高。但在气调环境中,当氧气含量降至2%时,苹果的呼吸作用会显著降低,减少营养物质特别是糖的损失。


此外,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还能有效抑制乙烯的形成,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尤其是霉菌的生长,进而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4


果皮覆盖“保鲜膜”

能有效延长果蔬的货架期


果实的水分含量,很大一部分决定了果品的新鲜与品质。果蜡是一种天然的由果实发育产生的一种脂类物质,可以阻止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进入水果内部,降低水分散失,而且果蜡是疏水的,还可以避免果皮层积污渍。




5


“以菌治菌”

也是很赞的保鲜方式



6


车厘子为啥

到我们手上就容易坏?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施嘉浩

责编|章璐晶 施嘉浩

校对|钟骆平


更多新闻
最新消息!事关宁波地铁10号、12号线!
事关你的“小电驴”,以旧换新政策发布!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鄞州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在看”。

鄞州发布
鄞州,宁波都市核心区,拥江揽湖滨海,迄今2200多年历史。了解权威资讯,乐享便民服务 ,感知醉美鄞州,尽在“鄞州发布”。 投稿邮箱:yzfb2022@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