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一口气!温哥华市长誓言:“扫荡”东区,拒新建“福利屋”!高学历华人称移民加拿大是“毁一生”!2025签证配额:卑诗省全国第三!

文摘   2025-01-26 04:35   加拿大  

有事儿? 欢迎温哥华的朋友们扫码联系我们哟!




广告



“扫荡”东区,拒新建“福利屋”!


温哥华市长打算否决该市提出任何新的社会支援住宅(supportive housing)计划。


沈观健周四(23日)在「拯救我们的街道」(Save Our Streets)社区和商业团体共同组织的公共安全论坛上宣布了这项重大政策。


(图:加通社资料图片)


他说:「我将向市议会提出一项动议,暂停温哥华市任何新增的支持性住房单位,直到我们看到整个地区的住房供应量有所增加。其它社区也应该在自己的社区内加强和开发社会支援住房。」


沈观健说,虽然温哥华拥有该区域25%的人口,但77%的支援住房、67%的庇护所空间和一半以上的社会住宅都位于该市。


他告诉与会者:「尽管(市东区)花费了数亿元,但这种方法还是失败了。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市东区服务的过度集中政策。」


沈观健暗示该地区存在一个「贫困工业综合体」,被描述为帮派和毒品活动的中心,他并承诺温哥华警方将「扫荡」有组织犯罪。


他续道:「我们将支持温哥华市警局在全市范围内打击犯罪团伙,为执法部门配备工具,以扫荡这些针对我们最弱势居民的犯罪网络。需要明确说明的是,这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但却是一场必要的战斗。」


温哥华的居民松一口气

暂不担心家附近新建“福利屋”

希望游民和吸毒者被清理
安宁的街道会回来吗?




2025签证配额:卑诗省全国第三!


加拿大计划在2025年发放总计437,000份学习许可,其中大约17%的名额给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国际学生。


移民局在周五发布的通知中表示,这个总数包括所有学习水平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减少了10%。约73,000个名额将分配给研究生学位的国际学生。  


学习许可总数及分配情况

渥太华计划在2025年签发总计437,000份学习许可,其中约17%的名额为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国际学生保留。这一数字较去年减少了10%,涵盖所有学习层级。  


具体分配如下:  

  • - 研究生学位名额:73,000份  

  • - 幼儿园至12年级:72,000份  

  • - 以大专及以上为主的学习:242,994份(受限额限制)  

  • - 限额豁免的其他类别:48,524份  



学生人数减少趋势及原因

本周早些时候,一份报告显示,由于渥太华去年对国际教育项目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赴加拿大留学的国际学生减少了45%,这一降幅超过了移民部长马克·米勒的预期。  


2024年,联邦政府将学习许可的受理申请数量限制为552,095份,以缓解住房、医疗等服务的压力,并抑制国际学生人数的过快增长。2023年,国际学生人数超过100万,很多人利用学习作为快速工作的捷径,并最终永久留在加拿大。  


限额的目标是将年度国际学生注册人数减少35%,降至360,000人。但此限制并不适用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也不适用于小学生和中学生。今年的限额进一步降低至316,276人。  


根据移民局的通告,「这一措施已将赴加国际学生人数减少约40%,同时缓解了国际学生集中的租房市场压力。」


2025年学习许可限额及研究生名额分配

2025年,这一限额首次覆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国际学生,并按以下标准分配给各省和地区:  


省/地区学习许可总配额研究生名额
阿尔伯塔省32,6603,887
卑诗省53,58920,053
曼尼托巴省10,0211,224
新不伦瑞克省6,4301,400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4,6641,456
西北地区2200
新斯科舍省8,2971,954
努纳武特地区2200
安大略省116,74021,841
爱德华王子岛1,250205
魁北克省72,97719,683
萨斯喀彻温省8,8691,578
育空地区3391

 

移民局表示,研究生国际学生群体的增长一直保持在可持续范围内,将其纳入限额的决定是为了防止未来人数失控,并确保管理有序。  


学习许可受理数量的进一步减少

移民局还指出,2025年将接受最多550,162份学习许可申请,比去年的552,095份略低。这表明加拿大继续加强对国际学生人数的管控,尤其是在住房和服务压力显著的情况下。



高学历华人称移民加拿大是“毁一生”!


对加拿大华人来说,移民的决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人生选择,很难说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最近一位华人女博士发帖说她真的后悔了,该帖子引发无数网友评论。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移民加拿大,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教育环境。然而,也有一些人在移民后逐渐产生了后悔的情绪。他们的感受不仅与文化差异和环境适应有关,还与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


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是许多华人移民感到挫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很多人出国前已经通过了语言考试,但真正融入英语或法语环境却远比预期困难。语言上的不足不仅影响到工作与社交,还容易让人感到孤立。而文化上的差异,例如加拿大一些习惯与华人的传统观念相冲突,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无所适从。


就业难和职业发展受阻也是让部分移民感到失望的原因。许多人怀揣着对加拿大职场的美好期待而来,却发现海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在当地并不被完全认可。他们往往需要从事低技能甚至体力劳动,收入也远低于预期。一些移民表示,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在移民后难以发挥作用,这让他们感到被浪费,也怀疑移民的初衷。


小红书@旅加学者李建宏博士


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一些家庭的经济压力倍增。特别是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极高,即使拥有稳定收入,也可能难以应付高昂的住房和日常开销。许多人在移民前对加拿大的高福利体制抱有期望,但实际生活中发现,福利的享受需要付出更多的税收和等待时间,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今年来社会治安恶化严重,偷车、抢车、枪击、入室盗窃盛行,人们出行提心吊胆,当初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好像昨日旧梦一般难以想象。


思乡和家庭分离的痛苦也是移民后悔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些年长的华人来说,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乡和朋友圈,在加拿大感到孤独,而身边的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和生活,也难以提供足够的陪伴。有些移民表示,尽管加拿大环境宜人,但没有了家乡的亲情与文化归属感,生活变得空洞。


移民做容易做的就是拿加拿大的现实与中国做比较,医疗体系效率低下,看病等待时间过长,这让一些人对加拿大的社会环境感到失望,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小红书网友@旅加学者李建宏博士最近连续发帖,包括“很多刚出国时说加拿大好的人,包括我本人,后来都倒了大霉了”,“我在加拿大生活了二十多年,没见过几个人不喊压力山大的”,“我特别憎恶忽悠我出国的那些人,他们毁了我的一生”,这些帖子引起网友共鸣,短时间点击超过10万,每条帖子网友评论都多达数百条。


李建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1999年获奖学金到阿尔伯塔大学留学,那时我已经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之所以选择留学,是因为我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希望在加拿大能做出一番成就并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小红书@旅加学者李建宏博士


李建宏说,因为自己在北京有幸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英语,而且英语成绩一直特别好,后来还曾到美国耶鲁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英语对自己不是个问题。在中国读书时,有机会和许多外教、外国留学生以及其他来华人士接触,几乎每个人都提到外国的好处,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会有政府和教会等机构以及爱心人士相助,但是没有一个人告诉她可能面对的困难。她出国后的实际经历和这些人所言大相径庭,这让她感觉自己被忽悠了。


李建宏说,她之所以说自己后悔移民加拿大,并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际遇,而是她这么多年来慢慢发现了加拿大的系统性问题。她发现,不仅仅是移民,就是她很多加拿大出生的朋友也过得不好,她认为加拿大找工作很多时候看的不是你的个人能力,而是取决于你推销自己的能力,或者说白了就是走后门、拉关系的能力。


小红书@旅加学者李建宏博士 


对于移民来说,怀才不遇的不仅仅是华人移民,包括各族裔的移民。加拿大的移民系统招募世界各地学有所成的人,但是当这些人抵达加拿大后,加拿大又设置各种门槛,不承认你的海外学历,也不承认你的海外工作经验,结果是很多博士、硕士不得不开出租、送外卖,让很多人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造成人才极大浪费。而这些人本来是原居国的精英分子,可以在母国发挥更大作用的。


李建宏说,自己到加拿大后短短几个月就抑郁了,气候不适应,学业压力大,还有对未来的恐惧,导致她异常焦虑。毕业后她有长达6年左右的时间找不到心仪的工作,长期承受失业和职场霸凌之苦。现在发帖就是想和有类似困境的朋友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共同探索人生意义,同时揭露移民生活真相,为更多人在准备移民时提供一点实实在在的指导。


李建宏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她绝不会选择移民加拿大。尽管后悔了,但她仍希望自己未来能为加拿大和中国奉献自己的专业能力。



广告

有事儿? 欢迎温哥华的朋友们扫码联系我们哟!


今日温哥华
今日温哥华是加拿大温哥华权威公正的媒体资讯平台。尊重事实,关注百姓生活,移民,留学,房地产,法律,美食旅游等。集成温哥华一米生活为一体。服务温哥华数以万记的华人群体。请访问WWW.VANCOUVER.TODAY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