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绣楼孤影
正月十一的苏州城,喜庆的氛围尚未完全散去,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街头巷尾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那是节日里烟花绽放留下的痕迹。
紫姑站在绣楼的窗前,目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仿佛与世隔绝。这座绣楼,她已住了三年,却从未有过归属感。楼下的欢声笑语,对她而言,只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紫姑姑娘,该梳妆了。”丫鬟小翠捧着铜盆进来,热气腾腾的水雾中,小翠的脸庞显得格外温柔。
紫姑转过身,铜镜中映出一张清丽脱俗的面容,只是那双秋水般的眼眸中,总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哀愁。
小翠熟练地为她梳起发髻,插上一支碧玉簪子,那是紫姑唯一从过去带来的首饰,承载着对家的无尽思念。“姑娘今日要见客,可要好好打扮。听说来的是个读书人,刚从京城来的。”小翠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希望这次会面能为紫姑的生活带来一丝转机。
紫姑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妆台上的古琴上。那琴身斑驳,琴弦却依然铮亮,如同她心中那份不灭的坚持。她记得父亲教她弹琴时的温馨场景,那时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富家小姐,而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第二章:琴音初遇
楼下雅间内,李修远正静静地品茶。他清瘦的身影,一袭青衫,眉宇间透露出书卷气,与这烟花之地格格不入。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正好对上紫姑的目光。
那一刻,仿佛有千言万语在两人之间流转,无需言语,便已心意相通。
“在下李修远,久闻姑娘琴艺超群,特来请教。”他的声音温和有礼,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儒雅。紫姑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拨动琴弦,一曲《梅花三弄》随之流淌而出。琴声清越悠扬,仿佛带着梅花的幽香,穿透了尘世的喧嚣,直达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李修远闭上眼睛,随着琴声轻轻打着拍子,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旋律中。
琴声渐歇,他睁开眼,眼中满是赞叹:“姑娘的琴艺,当真令人叹为观止。这曲《梅花三弄》,在下听过无数次,却从未听过如此动人的演绎。”
紫姑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梅花,清新脱俗。“公子过奖了。”她的声音柔和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气质。
“不知姑娘可愿与在下对弈一局?”李修远从袖中取出一副象牙棋子,棋盘上的黑白世界,仿佛是他们命运的缩影。紫姑点头应下,两人对坐,黑白子交错间,一场无声的较量悄然展开。
第三章:棋逢对手
对弈中,李修远发现紫姑不仅琴艺高超,棋艺也颇为精湛。更难得的是,她谈吐不俗,对诗词歌赋都有独到见解。
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国家大事聊到个人情感。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留下两颗心灵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天色渐暗,李修远起身告辞:“今日与姑娘相谈甚欢,改日再来讨教。”他的眼中闪烁着不舍,似乎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见。
紫姑送他到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这是她第一次,对一个客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日,苏州城有名的纨绔子弟王公子听说了紫姑的美貌,带着重金前来求见。紫姑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却惹恼了这位权贵之子。
他在醉仙楼大放厥词:“不过是个青楼女子,也敢摆架子!我王某人想要的女人,还没有得不到的!”
这话很快传到了紫姑耳中。她心中不安,却也无计可施。她知道自己的美貌和才华引来了王公子的觊觎,但她宁死也不愿委身于这种权贵之子。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她。
第四章:陷害入狱
果然,没过几日,李修远就被人以“私通反贼”的罪名抓进了大牢。紫姑心急如焚,四处打听才知道,这是王公子设下的圈套。只要她肯从了王公子,李修远就能平安无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紫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姑娘,这可如何是好?”小翠急得直掉眼泪,“李公子是个好人,可不能让他受这无妄之灾啊!”紫姑站在窗前,望着阴沉的天色。她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为了救李修远,她只能答应王公子的要求。这个决定如同千斤重担压在她的心头,但她明白,这是她能为李修远做的最后一件事。
大婚之日,紫姑穿上嫁衣,那鲜艳的红色如同她心中的鲜血般刺眼。她在上轿前悄悄将一把匕首藏入袖中,那是她为自己准备的最后武器。她早已下定决心,宁死也不愿受辱。
第五章:洞房悲歌
洞房花烛夜,王公子醉醺醺地推开房门。紫姑端坐在床边,手中紧握着匕首。她的眼神冰冷而坚定,仿佛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就在王公子扑上来的瞬间,她猛地将匕首刺入自己的心口。鲜血瞬间染红了嫁衣,如同盛开的红梅般绚烂而凄美。
王公子吓得酒醒了大半。他没想到紫姑会如此刚烈,慌乱中想要逃走,却被一道惊雷劈中。
第二天,人们发现王公子暴毙在房中,而紫姑的尸体却不知所踪。有人说,那是天理昭昭的报应;也有人说,那夜看到一道紫光冲天而起,隐约可见一位仙子驾云而去。
李修远在被无罪释放后得知了紫姑的死讯,悲痛欲绝。他明白,紫姑是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清白和尊严。他决定发奋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紫姑的在天之灵。
第六章:天道昭昭
从那以后,每逢正月十一,苏州城的百姓都会在家中供奉紫姑的神位,祈求平安。
人们相信,紫姑的灵魂化作了守护神,庇护着这座城市免受灾难的侵袭。而李修远则更加刻苦地读书,终于考中了进士,为官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多年后,李修远辞官归隐,在紫姑曾经住过的绣楼旁建了一座小院。每到正月十一,他都会在院中焚香抚琴,弹奏那首《梅花三弄》。
琴声悠悠,仿佛穿越时空与当年的琴音重合。恍惚间,他似乎看到紫姑站在梅花树下对他盈盈一笑。
第七章:琴音传承
紫姑留下的古琴成为李修远一生的寄托。他时常抚摸着琴身斑驳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紫姑的气息。
那把古琴见证了他们之间未了的情缘,也承载着李修远对紫姑无尽的思念。
他将紫姑的琴艺传授给了后人,希望这份技艺能够流传下去。每当夜深人静时,他都会独自弹奏那首《梅花三弄》,让琴声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紫姑的灵魂相遇。
第八章:民间信仰
正月十一供奉紫姑的习俗延续至今。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在家中设坛祭拜紫姑,祈求她的庇护和保佑。
紫姑的故事也被代代相传,成为民间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相信紫姑的善良与坚贞能够感动天地,带来好运和幸福。在紫姑的庇护下,苏州城的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而紫姑的传说也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后人追求真善美、坚守正义和尊严。
她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清白和尊严,也换来了恶人的报应。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人或许会一时受欺,但天道昭昭、报应不爽。
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和原则,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紫姑的传奇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力量源泉。
荐读链接:元宵节,致我最珍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