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对公场景金融!银行起跑,美团企业版助攻

文摘   财经   2024-12-20 09:00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线




FOCUS ON US



银行对公场景金融的热度正在持续上升中。
根据全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前三季度上市银行业营收普遍放缓,多家国有大行营收出现负增长,中小银行更是在大行业务持续下沉的压力下,业务空间进一步挤压。
在业内看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加大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满足多元化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不断下沉服务,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企业也在利用灵活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同时倒逼银行改变其传统的服务模式,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内外竞争加剧局面下,场景金融正作为一种新兴服务理念,逐渐受到银行的重视,越来越多银行已经开足马力、全面布局……

加码对公

银行都在纷纷加码“对公”,这个趋势如今愈发明显。
在2024年已披露的上市银行财报中,不管是前几年高歌猛进的“零售黑马”平安银行,还是曾经的“对公之王”浦发银行,亦或是其他城商行龙头,无一例外,都诠释了“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饭吃”。
正如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银行卡中心主要负责人刘文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时说到,对公业务日渐成为大多数银行发力竞争的重要方向,对公场景金融也成为银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刘文涛谈及了多个层面原因,一方面,银行在对公业务层面累积了丰富的G端、B端客户资源,但这些客户的场景建设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功能、数据运营、合规管理等。
另一方面,相较于互联网机构主导和引领的零售业务场景金融,在对公场景金融服务领域,掌握大量客户资源的银行,更具有先发优势和场景建设基础,其广阔的拓展空间堪称场景建设竞争的“蓝海”,也是各银行构筑对公业务护城河的关键所在
突破口明了后,那么,银行又该如何打开对公场景金融的市场?
观察场景金融的演进趋势来看,其特点之一是将金融服务嵌入到生活场景当中,当客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获得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时,即可以通过场景金融来达成所需。
另外,数字化时代,客户的金融需求与其他非金融需求之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也要求银行从金融需求出发,沿着需求链路向上追溯,并以此为基础向客户提供服务
在业内看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需不断优化场景建设,提升客户体验,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跨界融合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银行将非金融场景和对传统企业赋能,融入到金融场景建设。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银行业务已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银行不仅要专注存贷业务和支付、理财、保险等领域,还将服务逐渐拓展至非金融领域,由此,两者之间的边界也愈发模糊。
然而,也正是这种跨界融合,让银行加深了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合作,正如刘文涛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自2023年以来,广东工行辖内分支机构与省内多家对公客户成功开展了“智慧食堂+美团企业版”场景建设合作,在业务落地的过程中,银行既是美团企业版的合作引流方,又是用户需求的反馈方,探索出了一条银企合作的创新路径。
在这一路径中,在对公业务场景领域,银行提供了丰富的客户流量入口和金融科技及数据安全能力,互联网机构则提供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产品和高效的开发迭代能力,这一模式联结了传统银行业和互联网机构在各自行业的比较优势,协同发力,互为补充。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非金融场景积累不足是商业银行亟待弥补的短板。囿于资源和专业能力,银行在实践初期不宜进行“大水漫灌”式的投入,而应筛选掌控力较强、具备一定专业优势的特色场景进行重点拓展,并依托场景建设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再打造富有影响力的“现象级产品”
具体到对公业务方面,场景金融建设初期可着重发力企业支付结算服务,并将相关金融服务绑定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非银场景,如销售、采购、存货、物流、发票、薪税等核心环节。
而在此背景下,美团企业版 “智慧食堂”的推出可谓正当其时,并与不少商业银行的需求一拍即合。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时了解到,在对公场景金融中,已有不少银行选择“智慧食堂”作为发力重点领域。
这背后有多层原因,一方面,食堂场景具有高频属性,基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易于提升客户依赖度和粘性;另外,智慧食堂场景下,商业银行对于用户行为数据和食堂运营数据都可形成有效积累,有利于数据分析和智能风控;此外,相较于其他对公场景,智慧食堂领域成本更加可控,整体风险较低,更易于落地和获得成功。
例如,在自建“智慧食堂”模式的基础上,广东工行通过与美团企业版形成在“智慧食堂”场景下的战略合作,将“美团企业版”的外卖、到店餐饮、买菜等场景能力嵌入工行 “智慧食堂”模块,破解了工行自身以及其服务对公客户在“智慧食堂”场景中企业员工就餐难、选择有限,加班用餐报销繁琐等诸多痛点。
类似工行与美团企业版这种合作模式,并不在少数。“智慧食堂+美团企业版”作为对公业务场景金融的模式之一,自2022年起开始试点,迄今为止已和建行、中行、农行、招行、江南农商行等达成不同程度的联合
据某大型国有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该银行已经为近万家机构和企业提供“智慧食堂”解决方案和服务,覆盖全国300+座城市、用户突破300万人、月就餐约2900万人,每季度新增对公客户超千家。
“通过银行+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和非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既满足了小微企业员工日常经营需求,也提升了小微企业数字化统筹管理能力,实现小微企业的降本增效。” 刘文涛肯定道。

反哺零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化和平台化经营模式的不断深化,众多银行也开始通过自建平台的方式,发展线上场景金融服务,极大地拓宽商业银行获客、活客手段。
同时,商业银行借助自身在对公业务领域的优势,将场景金融服务从C端(个人)逐步拓展至G端(政府)和B端(企业),不断丰富场景金融的服务半径
从长远来,随着银行能力的提升,在各类场景建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进阶至整合众多场景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围绕客户“对公+零售”的全方位需求,提供“金融+非金融”的综合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企业及企业员工的成长。
从这一点看,对公业务也将反哺到零售业务上,打破部门墙。正如刘文涛指出,“银行面向GB端建设的场景服务,最终可以触达这些单位的C端客户,形成G端、B端、C端有效联动,因此对公业务场景金融也能够进一步带动零售金融业务的发展。”
例如触客渗透层面,通过对公业务场景可将场景服务的客户流量引入手机银行等行内渠道,缓解传统银行在零售金融场景的流量劣势;另外大数据运营层面,通过多领域、长时期的对公业务场景建设运营,也为银行留存了海量的客户跨场景行为数据,有助于银行整合分析客户画像、精准发掘客户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场景金融的能力终将成为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竞争能力之一。从长远看,只有持续优化场景服务,提升场景运营和转化能力,不断提升用户价值,商业银行才能真正实现从“产品导向”到“用户导向”的转变,在新一轮金融竞争中占据先机。

—END—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2023年终策划|全面“降息”与局部“躁动”的银行存款

降利率、派发优惠券 银行发力消费贷,不能一“卷”了之‍‍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叫停频现 理财产品怎么了?

联系我们

   

提供线索、爆料以及转载等相关事宜

欢迎扫码沟通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银行新一线
有趣、有料,带你感受不一样的银行。关注银行领域大小事,聚焦银行数字化转型、场景金融、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如何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