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故事:庆祝中蒙建交75周年系列讲座”之《蒙中文学互译经验和成果》在蒙古国立大学一号楼报告厅举办。蒙古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其米德策耶教授应邀主讲。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参赞兼乌兰巴托文化中心主任李峙、蒙古国立大学亚洲系主任奥其尔莅临讲座并致辞。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曹乃岐、中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龚盛辉为团长的中国访蒙作家团,中蒙学者、媒体代表、华人华侨以及当地学生100余人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由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程胜利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李峙参赞和奥其尔主任分别发表致辞。李峙参赞表示,蒙中文学互译不仅让两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跨越语言的障碍,更让两国人民的心灵得以紧密相连。今年是中蒙建交 75 周年,在过去 75 年的岁月里,中蒙两国携手并肩,风雨兼程。文学互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他衷心祝愿中蒙两国在文学翻译和图书出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期待更多的学者、翻译家和文学爱好者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为中蒙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友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奥其尔主任表示,很荣幸能够出席本次讲座。一直以来,中蒙两国在文化方面交流不断,文学翻译领域是蒙中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预祝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李峙参赞发表致辞
奥其尔主任发表致辞
其米德策耶教授从文化的定义展开了本次讲座。他表示,当今世界,文化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将是推动世界发展、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蒙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蒙古国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历史悠久。阅读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
其米德策耶教授分享讲座
蒙古国和新中国文化交流要追溯到上个世界50年代。1957年,蒙古国立大学开设中文课程,从而开启了蒙古国汉语教学、汉语研究和中国文学翻译的历程。其米德策耶教授从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70多年蒙古翻译家的中国文学翻译历程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随着蒙中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蒙古国中蒙文翻译家队伍日益壮大,蒙古翻译家翻译出版的图书作品种类和内容日渐丰富,从古代名著、经典哲学作品、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到儿童读物,应有尽有,如上世纪50-60年代的矛盾的《子夜》(1957)、周立波的《暴风骤雨》(1954)、巴金的《家》(1960)、《郭沫若文选》(1958)、鲁迅的《长明灯》《狂人日记》、老舍的《骆驼祥子》(1965)等;上世纪70-90年代的鲁迅的《作品集》(1985)、著作 《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药》《一件小事》《故乡》等,还有《老舍作品集》(1973)《中国诗集》(1989)《诗经选集》(1999)等;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摆脱贫困》《中国·新长征》《中文典籍译丛·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孙子兵法》《三字经》《弟子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译丛》《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优秀短篇小说精选》、莫言的《酒国》《生死疲劳》《变》、余华的《活着》、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姜戎的《狼图腾》、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等。
与此同时,在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多部蒙古国优秀作品,蒙古国学者、作家和中国蒙古语专家、蒙古学家、翻译家,一直致力于把蒙古优秀文学作品原汁原味地介绍给中国读者,如蒙古国著名学者、作家达木丁苏伦先生的《达木丁苏伦诗文集》,著名学者、作家仁亲先生的《曙光》,蒙古国作家的优秀作品选集《太阳照耀着自由蒙古》;著名翻译家温中和先生的《清澈的塔米尔河》,北京大学姚克成教授的《蒙古语入门》《蓝色蒙古的苍狼》《老狼的呼唤》等,有力地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成为了蒙中友谊的重要桥梁。最后,其米德策耶教授强调,目前蒙中两国间的文学作品互译正在发展中,这份美好事业,靠的是双方翻译家共同的热情和努力。
中国访蒙作家团和与会嘉宾合影
此次讲座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参与承办,是继本月16日《20世纪50-60年代参加蒙古国建设的中国工人和援蒙项目》和21日《中蒙体育合作交往:昨天·今天·明天”》之后的“中国故事:庆祝中蒙建交75周年系列讲座”的第三场。
讲座回顾
一、《20世纪50-60年代参加蒙古国建设的中国工人和援蒙项目》
主讲人:蒙古国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席、知名汉学家巴特尔夫博士
时间:2024年10月16日
讲座地点:蒙古国立大学1号楼报告厅
出席嘉宾: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峙、蒙中友好协会主席巴特苏赫,当地学者、学生、华人华侨以及媒体代表100多人聆听了讲座。
巴特尔夫博士在讲座中
讲座介绍了20世纪50-60年代参加蒙古国建设的中国工人和援蒙项目状况。20世纪50-60年代,先后有近三万中国工人来到蒙古国,援助当地建设,修路架桥,建工厂,建学校、建住宅,先后完成了800多个援助项目,为蒙古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巴特尔夫博士播放了50年代中国工人来蒙参与援助建设的纪录视频,展示了大量图片和珍贵史料,再现了上世纪50-60年代中蒙人民相互帮助,共同建设的感人历史画卷,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本次讲座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参与承办,是“中国故事:庆祝中蒙建交75周年系列讲座”的第一场。
二、《中蒙体育合作交往:昨天·今天·明天”》
主讲人:蒙古国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席、知名汉学家巴特尔夫博士
时间:2024年10月21日
讲座地点: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
出席嘉宾: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峙、蒙古国奥运会学会主席、体育中学校长照日格图巴特尔,蒙古体育界、当地学者、学生以及媒体代表50多人聆听了讲座。
巴特尔夫博士展示蒙古自行车队中蒙骑行之旅
巴特尔夫博士用大量的图片和史料生动地回顾了从1954年蒙古自行车运动员完成中蒙骑行之旅到2024年中国三人篮球队来蒙参赛整整70年中蒙体育交流合作的历史,展望了两国体育领域未来合作交流的广阔前景。本次讲座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主办,是“中国故事:庆祝中蒙建交75周年系列讲座”的第二场。
后续讲座请持续关注!
往期推荐
搭建中蒙友谊桥梁,深化教育文化交流——专访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首任院长李铭起教授
首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国影视歌曲演唱大赛成功举办
山东大学代表团访问蒙古国推进对蒙合作交流
山大日记 | 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程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