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以“炫丽民族风,舞动中蒙情”为主题的蒙古国第十一届中学生中国民族舞蹈大赛在乌兰巴托歌剧院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承办,旨在通过舞蹈这一神奇的媒介,交流和检验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成果,搭建起中蒙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之桥。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蒙古国多所中学的众多选手参与,经初选推荐,来自蒙古国16所中学的42个节目共256位选手齐聚一堂,用精湛的舞技和深情的演绎,为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参赞兼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峙、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曹乃岐、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程胜利、蒙古国音乐舞蹈大学民乐专业学院院长、指挥家钢巴特、蒙古城市大学中文系主任孟和其其格等评委/嘉宾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比赛盛事;担任评委的还有蒙古消息报、新华社等媒体代表、资深中文教师代表和2019年中学生“汉语桥”蒙古国大区赛亚军如意女士。来自蒙古国各参赛学校的校长、主任、领队教师和部分家长也一同在场观看了比赛。
大赛伊始,李峙参赞发表精彩致辞。他首先对承办本次大赛的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精心筹备以及各参赛学校的校长、主任、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和积极参与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表示诚挚的感谢。李参赞表示,舞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动人的语言,无需言语,却能跨越国界,直击心灵。中国民族舞蹈更是以其独特的韵味、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与喜爱。他指出,中蒙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舞蹈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如清泉,滋润着两国人民的心田;如桥梁,连接着两国人民的情感。他希望选手们能够通过这个的平台,展现自信与风采,激情与活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搭建起中蒙文化艺术交流的友谊之桥。
李峙参赞致辞
音乐响起,选手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衣袂飘飘,翩跹而舞,宛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纸扇书生》,以纸扇为媒,书生为魂,演绎了一幅古风雅韵的传奇;《茉莉》如同细腻温婉的工笔画,诉说着茉莉花的纯洁与高雅,仿佛置身于诗意与梦幻中;《骏马归来》,以磅礴的气势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草原儿女的豪迈与奔放;《若水》灵动而有韵律,将水的柔情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金陵游》举手投足间尽显古典韵味,如同在秦淮河畔漫步,欣赏着金陵古都的繁华与宁静;《秦俑魂》重现了千年古战场上秦俑的英勇、不屈与悲壮,震撼人心。伴随着舞者激情四溢、精彩而灵动的演绎,在场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此起彼伏,将活动现场不断推向高潮。
一等奖
27号节目《纸扇书生》
二等奖
10号节目《茉莉》
40号节目《骏马归来》
三等奖
13号节目《金陵游》
28号节目《若水》
34号节目《秦俑魂》
35号节目《红昭扇舞》
鼓励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比赛精彩片段
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评委们从节目主题与编排、服装、选手风貌、表现力、艺术性和创新性等多个方面对参赛选手的舞台表现进行了严格评分,最终评选出了各个奖项的得主。来自贺希格学校的27号节目《纸扇书生》一举夺冠;来自贺希格学校的10号节目《茉莉》和来自普通话中学的40号节目《骏马归来》获得二等奖;来自普通话中学的13号节目《金陵游》、来自贺希格中学的28号节目《若水》、来自扎门乌德第二综合学校孔子课堂的34号节目《秦俑魂》和来自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的35号节目《红昭扇舞》获得三等奖,其他8个节目获得鼓励奖。来自贺希格中学的CHILKHAA UYANGA、来自普通话中学的赛吉日呼、高龙越和潘云艳四位老师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贺希格中学、普通话中学和扎门乌德第二综合学校孔子课堂荣获“最佳组织单位奖”。
院长助理兰成孝为最佳组织单位颁奖
苏力雅评委为最佳指导教师颁奖
潘洪超评委为鼓励奖选手颁奖
如意评委为鼓励奖选手颁奖
孟和其其格和王志永两位评委为三等奖选手颁奖
钢巴特评委为二等奖选手颁奖
程胜利院长为一等奖选手颁奖
此次中国民族舞蹈大赛的举办,为蒙古国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加深了蒙古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解与热爱,促进了中国民族舞蹈文化传播和发展。蒙古国中学生中国民族舞蹈大赛自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成为了蒙古国传播中国文化艺术的著名品牌赛事。相信这一赛事将继续为中蒙两国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推动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撰文:关鑫;摄影:张文越;视频:郭正纪;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稿)
往期推荐
《蒙中文学互译经验和成果》学术讲座在蒙古国立大学举办
搭建中蒙友谊桥梁,深化教育文化交流——专访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首任院长李铭起教授
首届蒙古国中学生中国影视歌曲演唱大赛成功举办
山东大学代表团访问蒙古国推进对蒙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