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耕代表指出,汉正街是汉口之根、武汉之心、世界之窗,是武汉近现代商业文明最集中的地方,在历史上开创了“汉口时代”,在硚口乃至全市、全省、全国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要大力发扬“闯码头”“趟筏子”“挑扁担”的汉正街精神,推动汉正街二次创业再出发,重塑“货到汉口活”新优势。
要牢牢把握守正创新原则,妥善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坚持守正就是要坚持推进市场发展、深化产业升级、弘扬汉正精神;坚持创新就是要充分尊重市场,顺应市场变化,因时而变、因势而兴。持续推动汉正街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推动汉正街实现品牌化、高端化、时尚化、数智化、内外贸一体化。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充分发挥汉正街区位优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多元化品质化提升。二是坚定不移推进城市转型。把城市更新作为首要任务,改变“老破旧”状况,加快启动新项目,盘活老项目。2025年要启动新安九如片项目建设,坚持拆改留建并举,打造汉正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三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转型。持续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运用共同缔造方式,深入推动政府治理和市场治理同向发力,努力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优化商户营商环境,着力解决商居矛盾,有效实现商居融合发展。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提升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效能。可巍代表建议,在转型发展目标上,坚持建设以服务现代商贸业为主体的中央服务区;在转型发展路径上,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内贸外贸并举、批发零售兼营、白天黑夜互动、商旅文创一体发展;在转型发展举措上,要抢抓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市场更新、主体改造、业态升级、配套完善、外贸拓展五大工程;在转型发展保障上,努力实施体制机制、规划、政策、资金四大保障。王康代表建议,汉正街商贸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要实施“数商强基、数商扩销、数商兴贸、数商兴产”。加强数字经济宣传和推广,加速商户“触网”;依托恒隆、云尚等资源,推进生活服务化和消费场景数字化赋能;鼓励商户向智慧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领域拓展;构建汉正街数字化产业供应链。彭芸代表建议,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推进汉正街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和综合治理;搭建政企平台,链接高校、头部市场资源,构筑原创设计生态,加强产业链监管、服务力度;开展产业创新,大力发展自有品牌、高端定制,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汉正街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尹海波代表建议,依托汉正街物流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物流管理体系;升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现货物的高效“零整转换”与“中小配送”,全面提升物流效率;引领物流行业革新,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市场配送网、物流网、交通信息网三级物流网络,促进市场商品流通,提高物流效率。吉南代表建议,扩建和改造道路交通设施,加强货运车辆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区属平台深度参与旧城改造,改善城市形象,提升片区整体经济活力;打造电商集聚区,政企联合,引入平台电商、物流服务、数字营销、跨境贸易等企业,构建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加强服贸企业品牌化建设和人才引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整合。李浩代表建议,要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增能。做加法,增强对基层财政、物资、技术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日常工作;做减法,精简不必要的会议、台账和报表,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做乘法,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导,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做除法,消除资源和任务分配上的不合理之处,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整体协调性和联动性。杨轶敏代表建议,要推进硚口东部教育资源建设。保证优秀教师增量,盘活教师编制存量,统筹规划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在汉正地区培育一个区级优质教育特色学校,完善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教育集团资源;优化教育机制,探索“大学区”招生管理制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