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更名最失败的大学,申请“南方工业大学”被拒,已成普通省属院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能够使用“大学”名称的高校,要比使用“学院”名称的高校档次要高,大部分的高校都遵循这个规律。而且当年有很多高校就是从本科学院升格为本科大学的,继续保持到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但是有些高校虽然从学院升格为大学,但是名气却不升反降,今天就要谈一谈江西省的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省虽然被戏称为阿卡林省,又是什么“环江西985”高校圈,但是在当年也是有8所部属高校的。在当年,只要是部属高校就有可能申请国字号校名或者大区级校名,比如江西省的华东交通大学就是当年传承下来的,使用了大区级的校名。
而早些年的江西理工大学其实校名更辉煌,比大区级还高一个档次被命名为南方冶金学院。虽然“南方”这个标签不是大区级,但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前缀,如果将现在的江西理工大学更名南方理工大学,学校的名气肯定会取得长足的提升,也有利于吸引优质的生源,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当年的南方冶金学院为何放弃“南方”标签呢?其实都是一把辛酸泪,申请了,但是教育部没批,如之奈何……
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江西冶金学院,开局就是巅峰,是由冶金工业部和江西省共同建立的。为什么建立这所高校?其实这和赣州钨矿资源丰富有关。赣州素有“世界钨都”之称,占全国同类矿的70%、世界的60%;钨矿产量约占全国的20~30%左右,是我国乃至全球钨的主产区。
1962年国家对于江西冶金学院重视程度提升,直接将学校划归冶金工业部管理,然后又从东北工学院,中南矿冶学院,昆明工学院和福州大学调来了大批的教授,充实师资力量。前3所高校属于冶金工业部直属院校,而4所高校中包括985大学两所,211大学一所,而如今的昆明理工大学也是双非院校中的佼佼者,由此可见当年江西冶金学院就是一个香饽饽。
到了1983年,冶金工业部分出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并且陆续有了10所直属院校,江西冶金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
1985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名下的2所高校都被升格大学了,中南矿冶学院升格中南工业大学,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升格为北方工业大学,鉴于江西冶金学院的重要性,1988年学校被命名为南方冶金学院,名气大大提升了。
但是南方冶金学院的地理位置存在缺陷,尽管学校所在地位于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赣州,但是和省会没法比较。中南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所在地要么是省会,要么是首都,升格大学自然相对比较容易。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好是大学生分配制度逐渐取消的年代,因此学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而兄弟院校昆明工学院正是在1995年升格大学的,毕竟有省会昆明的加成优势。
而这一时期后期也恰好是部属院校下放潮,高校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大家都在想退路。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有一个部属211,交给了中南工业大学,1998年位于长沙的一所冶金工业部直属专科院校也参与了中南工业大学的合并,这就是当年的“长沙工专”。而两年后才有了中南大学的三校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汇入了中南大学的战车中,后来成为985大学。
而南方冶金学院自然是没有实力争夺211的,被下放江西省属成为必然趋势,1998年正式下放。虽然当时的说法是中央和地方共建,但隶属关系已经划到了江西省。而在当年南方冶金学院为了弥补地理位置的缺陷,合并了位于南昌的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组建了省会校区,这也意味着当时学校领导已经注意到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虽然说省属院校和部属院校严格来说是一个级别,但是一般的省高校数量过多,自然经费不如部属院校,因此下放之后学校的发展很受影响。然后南方冶金学院就计划更名,毕竟“更名如改命”嘛。
南方冶金学院2001年可能是借鉴了北方工业大学这所兄弟院校的命名方式,希望更名“南方工业大学”。这个更名计划江西省顺利通过,毕竟改个名字又不用多出经费,省里面自然大力支持。但是在教育部那里却卡壳了,因为这个名字太大,不给批。
据说当时上面给的意见是,要么保留冶金,命名为“南方冶金大学”,要么就采用省级命名。最后江西省教育厅提出了“江西理工大学”的命名方式,2003年申请,2004年正式获批!
总体而言,江西理工大学这个命名方式也算是中规中矩,但是申请南方工业大学失败还是非常可惜的。当年南方工业大学之所以没有审批下来,应该是时间点不对,如果在1998年之前还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名下高校,申请应该很容易通过,但是下放江西的话,就说不上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