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老地名丨巫山——离远古真相最近的地方

政务   2024-10-10 18:54   重庆  

简介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中游,三峡库区腹心。东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接壤,南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毗邻,西与重庆市奉节县相连,北与重庆市巫溪县及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接界。面积2958平方千米,人口46.25万。

巫山县人文底蕴丰厚,有巫山神女传说,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最早的亚洲人,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骨坡抬工号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邓家踩堂戏背二哥号子。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女峰、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梨子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巫山庙党(党参)、天麻等驰名中药材远销海外,被誉为“中国脆李之乡”“中国庙党之乡”。

地名由来

巫山因山而名,因江而兴。巫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据《说文解字》记载,“灵,巫也,以玉事神”,故推断认为灵山即巫山。上古唐尧时代,巫山以巫咸得名。明代杨慎在其《艺林伐山》中写道:“巫山者,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蜀郡太守张若取巫郡,改置巫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巫县更名为巫山县,地名沿用至今,1400多年不变。


地名趣谈

巫山是重庆东北方向的一个门户,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风景区巫峡、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有着全重庆市最大规模的红叶观赏景观,是长江流经重庆境内的最后一站,与湖北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神秘之地,三座大山为这里的地势造就了相对封闭、自成一系的文明传承。这里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华夏古人类化石,这里盛行着千年的巫文化,这里的远古历史不仅看得见,还能听见与吃到,这里建造了重庆海拔最高的山巅机场。揭开巫山的神秘,才发现原来我们离远古如此之近。




巫山

到底什么才是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写道:“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意思是有一座叫灵山的山,山上住着十位巫师,经此山上下于天地间,各种各样的药物就生长在这里。巫山的得名便取自于此。

巫是远古时期的一种人群。他们的身份神秘,具有沟通天地的异能,在人世间主要从事医术、祭祀、占卜、预言、星象研究等职业,这是已经被今天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定义。

巫山之所以名巫,大概率与这层意思脱不了关系。

抛开神话的虚无,在有证可考的记载中,巫山一带,自古出产丹砂、盐和药材。后人们相信,当年的巫师们,无意间看到了山上出露地面的盐泉,发现了盐的奥秘。

他们掌握了将汩汩盐泉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出颗粒洁白的盐晶。而丹砂,也在制盐的过程中被他们发现。这种产量稀少、可以入药又可以用作颜料的赤红之物,成为了世人追捧的珍宝。

在非洲、大洋洲的原始部落里有一种说法,称掌握了制盐技术的工匠为“懂得盐魔法的人”。如果将制盐和提取丹砂称为魔法的话,那么最早掌握这两项技术的巫山人,便真的成为了《山海经》中提到的巫。

现代人对巫的理解,大多偏于它是一种封建迷信。这种理解并不错,但却有些片面。在巫山县博物馆里珍藏着很多傩戏面具,这些面具被雕刻描绘得恐怖狰狞,一方面传达着远古高山部落对鬼神的崇拜,一方面却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为行医、治病、祭祀等行为增加神秘感。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祈求安宁的娱神舞蹈。远古的巫师们在跳演傩戏时,脸上都要戴上一种特制的面具,也正是巫山博物馆里珍藏的那一种。

综上所述,真正的巫并不是巫师,而是巫文化工作者。他们的工作除了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以外,他们还为了解自身而努力。他们是星空的仰望者,是自然的了解者,是世上一切秘密的探索者。




神女传说与“巫山人”化石


巫文化的故事早已证明了巫山的神秘属性,但却并不是巫山神秘属性唯一的证据。神女峰的传说与“巫山人”化石的出现,更加有力地将“神秘”二字烙印在了巫山这个地名上。

长江自青藏高原一泻千里,来到巫山境内,被大巴山、七曜山、巫山三面围堵。其中南北走向的巫山,被长江硬生生冲劈出一道豁口,形成了长达46千米的巫峡。巫峡两岸高山耸立,崖壁陡直,十二个峰头被人们誉为“巫山十二峰”,并附以神话传说增添其神秘色彩,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巫山“神女峰”。

相传炎帝的女儿瑶姬美丽又善良,可偏偏长到刚成年便夭折了。炎帝思念女儿,便将女儿封为巫山云雨之神。战国末年,楚怀王巡游高唐,午睡时分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神女瑶姬与之相会,主动让出半枕求爱。梦醒后怀王无限惆怅,命人于巫山修建神女庙,以示思念之情。后战国词赋家宋玉将这一段往事记录在了自己的《神女赋》一文中。

后人往往用“巫山云雨”来描述男女欢爱之事,而神女瑶姬偏偏又是掌管巫山云雨的神灵;而神女峰正好在巫峡中,因为高山峡谷的原因,常年笼罩着一层云雨雾气。这样一来,倒不知是神话在先,还是后人附会编织了传言。

相比起神女传说的不确定性,在巫山庙宇镇发现的龙骨坡遗址,用板上钉钉的“实锤”,呈现了一个200多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1984年,巫山庙宇镇的村民在耕作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远古“龙骨”动物化石。得到消息后的科考队专家迅速组织起团队,抵达了发现化石的地方。经过长达四年缜密的科考挖掘,专家们从附近洞穴的堆积层里,陆续发现了一段带有两颗下齿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和一颗人类门齿。

这是古人类考古学上极端重要的大事件。一直以来,古今中外都认为,人类发源于非洲。虽然一直有学者提出人类起源也有可能是在亚洲的说法,但由于缺少400万~200万年前的实证而不被认同。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人类化石,充分证明了早在200多万年前,巫山就有人类活动了。

科学界将这人类化石的主人命名为“巫山人”,他极有可能是今天巫山人的先祖。与牙齿化石一起发现的上千件人力制造的石器,就是“巫山人”在远古时期使用的工具。而发现化石的地方,也因此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巫山龙骨坡遗址。




抬工号子和巫山烤鱼

非遗好听还好吃


在巫山龙骨坡遗址所在的庙宇镇,当地流传着一个非遗项目——抬工号子。抬工号子,是远古人民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时,多人协作搬抬重物时演唱的一种歌谣,具备着指挥与协调的功能,相当于川江上纤夫们所唱的川江号子。

多人搬抬一件重物,需要将重物进行捆绑。每个捆绑处都有两名抬工承受担挑的重力,正常的抬工数量搭配都是2的倍数。视重物的大小,一次搬抬少则2名或4名抬工,最多能达到32名抬工。大家都需要走出一样的步伐节奏,否则就很容易拉扯,无法将力气使于一处。

走在最前方的抬工叫作“尖子”,他起到指挥的作用;走在最后面的抬工叫作“把子”,他起到了队伍舵手的作用;中间所有的抬工都称为“窝子”,他们的责任是绝对听从“尖子”的号令。根据抬工号子的音乐速度,分出两种抬工号子,节奏快的叫快腿号子,节奏慢的叫慢腿号子,具体到实际运用阶段,由“尖子”根据地形、人员的具体情况来交叉使用。

就这样,古代巫山龙骨坡的抬工们,在抬工号子的作用下,可以抬起750~2000公斤的重物,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联想到龙骨坡遗址发现的大量石器,不由得叫人猜想,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远古文明曾存在于此,常年的岁月风霜才使人们积累出了这样的智慧。

而在巫山出土的文物中,一个汉代庖厨陶俑却将烹饪美食的智慧展现无遗。

巫山人生活在长江沿岸,自古有着捕捞渔获的习俗。在长江边上的万州、巫山、奉节等地,都有吃烤鱼的传统。曾经一度,巫山烤鱼与万州烤鱼之争闹得沸沸扬扬。

万州烤鱼声名在外,大概是万州人更擅长于在外地经营餐饮业的缘故,许多外地人说到烤鱼,一定会提起一个在他家乡开设的万州烤鱼店。

而烤鱼之归于巫山,则是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个汉代庖厨陶俑。陶俑一身厨师打扮,手上拿着一个类似烤盘的托盘,托盘上是一整条鲜活的河鱼。

巫山人相信,这就是烤鱼最早的形态。人们根据汉代庖厨的图示,融合腌、烤、炖三种烹饪手法,借鉴川菜和火锅使用的调味方法,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巫山烤鱼风味美食。

2019年,巫山烤鱼荣登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巫山又多了一个值得夸耀的名头。抬工号子加上巫山烤鱼,巫山的非遗可谓好听又好吃,特色又多元。





巫山机场

把机场建成山巅风景


长江三峡自古以来便是旅游风景名胜地。古代大量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与赞叹,以及数量众多的佳作名句,这里也一直被现代旅游业追捧。
2019年前,要去长江三峡游览有两个出行选择。第一种方式最为经典,从重庆登船,顺江而下,游船经历一天一夜抵达奉节,正式进入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再行半日的路程,抵达巫山,进入巫峡。又历半日,来到湖北秭归,进入最后一峡西陵峡。
第二种方式盛行于近几年,由重庆中转,从高速公路或高铁依次直抵以上三座城市。这种方式看似快捷了许多,但却不利于一站式游览观赏长江三峡全貌。
无数重庆旅游人曾设想,假如在巫山有一座机场,游客直抵三峡中段的巫山,登船逆水而上可至夔门,顺江而下可抵秭归,岂不快哉?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非常骨感。要想在满布崇山峻岭的巫山开辟一个机场,犹如登天之难。
巫山的地理构造,完完全全处于几大山脉的褶皱之处,整个城市包括乡村都建造在山区,想要找到一个较为平坦的坝子几乎没有可能。
但机场的建造,对于巫山及毗邻地区又具有无限大的益处。经过世界级的专家近十年的全方位论证,最终巫山机场的选址定在了巫山与奉节交界处,海拔1771米的高山之巅。
2015年,巫山机场正式动工。被选中的七座山头并不平坦,但好在足够密集,理论上,只需要将七座山头突起的部分削平,低洼的谷底填高,就可以实现修建目标。
但整个巫山的山体,遍布坚硬的花岗岩地质。削平的山头和低洼谷底的填埋,如果达不到足够的硬度,便容易引发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环境破坏隐患。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巫山机场的修建过程中,每天有不少于2000人、800台现代重型机械忙碌运作,历经了近4年的时间,终于建成了重庆市海拔最高、风景最美的支线机场。
2019年,巫山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年旅游吞吐量达28万人次。
今天的巫山机场,是观赏神女峰最佳的观景台,迎面就能看到云雾之上的神女峰,相较在邮轮上看到的那样遥不可及,峰顶那形似神女的山石近在眼前。这里还是俯瞰巫峡的绝佳之地,整个巫山的山色与峡景尽收眼底。这里是长江三峡旅游线路的新起点,而它自身也成为了长江三峡旅游线路上的一道绝美新风景。
责编:杨   利
校对:舒   轩  段美汐
编辑:肖娅楠
供稿:区划地名处、巫山县民政局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重庆民政
重庆民政是重庆市民政局政务信息发布和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着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发出民政好声音,讲好民政好故事,宣传美丽民政人,提升民政公信力,凝聚民政事业发展正能量,提高民政新闻宣传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