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老地名丨秀山——石堤

政务   2024-10-15 22:31   重庆  



石堤




石堤镇位于秀山东北部,距离秀山城区约68千米。这里依山傍水,与湘、鄂毗邻,是渝东南地区的边陲古镇。酉水在这里由南向东转了个大弯,与梅江河交汇于此。


从石堤继续向东行,不远处就是湘、渝两地的交界处,这里离湖南龙山县里耶古城大约只有十多公里路程。从古至今,石堤都位于巴楚边界,是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古人称之为“巴楚要塞”。


关于石堤的地名由来,流传着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石堤”音同于“失蹄”,这里地势险峻,一面靠山三面环水,马儿疾驰到这里容易失蹄;一种说法认为,酉水河在这里将大山劈成陡峭的两岸,就像是生生造出的河堤一般。


最后一种说法相对比较有文化内涵,认为“石堤”其实是土家语系中的汉字记音,“石”是指兽类的肉,“堤”是得到的意思。此处三面绝壁,酉水、梅江河在岩壁下波涛汹涌,古人狩猎时将野兽逼到这里使之困于绝境,只能被人类擒获。因此这个地名实际上承载着土家民族在渔猎采集时代的久远记忆。


石堤一带,历史上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元朝时期,石堤曾发生过当地少数民族因不堪统治阶级压迫,从而奋起反抗的“九溪十八洞苗民大起义”。


在历史的长河里,石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个小镇从地理位置上扼住了酉水、梅江河两河交汇的据点,等于扼住了楚地沿沅湘水系入巴蜀的咽喉,只要城墙高筑、城门紧闭,便能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战国时代,秦军借道长江从石堤攻打楚国的里耶,每每夜晚出兵,水路、陆路并进,早晨攻下里耶,到了傍晚又被楚国收复回去;第二天再攻下,再被收复,一直处于胶着、拉锯状态,是“朝秦暮楚”这个成语的最真实体现。


元初的“九溪十八洞苗民大起义”爆发后,蒙元大军出兵征讨西南“蛮夷”。川东、巴南的九溪十八洞少数民族聚集石堤,建关隘、筑石城,抗击元军进攻,靠着地理上的优势打了一场持久的抗蒙之战。


石堤除了是历史上重要的“巴楚要塞”外,还是商贸发达的“渝东门户”。石堤作为物资集散地水码头已有千年历史,繁华集镇也是古已有之。


一条梅江河把石堤分隔成新旧两个场,新场是如今的石堤人生活的地方,而老场上则处处可见历史留下的痕迹。老场上多为青瓦灰墙的砖瓦房和翘角飞檐的吊脚木楼,依山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一条窄窄老街,各式店铺在街道两旁排开。


老街的尽头有道券洞门,券洞门是下码头进城的必经之路,据考证建于宋末元初。石堤两江交汇的地理位置优势,为水运的繁荣提供了先天条件,沿着酉水河和梅江河,石堤有上码头、中码头、下码头、北码头等多个重要码头。


遥想当年,城门一开,商潮流泻。一挑挑担子,一副副背篓装着湖南、湖北从水路送来的花纱、布匹、日常货品等,顺着老街的石阶汇入城中;秀山各地的桐油、茶油、生漆、五倍子则装载上船顺流而下,入沅江到常德,出洞庭抵汉口。人流的集中和商贸的繁华,让客栈、饭铺、茶馆、酒肆遍布城中,拉胡琴、唱戏文、对山歌,热闹喧天。


今天的石堤古镇已经成为秀山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人们在这里既可欣赏酉水河风光秀丽的“百里画廊”,也能去九溪十八洞起义遗址、书厢宝剑匣、两江望月等景点观光游玩。




责编:杨   利

校对:舒   轩  段美汐

编辑:肖娅楠

供稿:区划地名处、秀山县民政局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重庆民政
重庆民政是重庆市民政局政务信息发布和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着力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发出民政好声音,讲好民政好故事,宣传美丽民政人,提升民政公信力,凝聚民政事业发展正能量,提高民政新闻宣传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