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
读
推荐理由
看书是一个发现自己不会表达的过程,初读《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一书,更感觉像是一本散文集,文字在作者笔尖优美地流淌。作者引用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诗歌“今夜,在无尽微茫的星光之下,树和花朵飘散着清冽的芬芳”“树木有时会触碰我一下,花儿有的是时间陪着我。”一切都在寂静中发生,一切又都发生了。切特•雷莫先生以非传统科普的笔触,从我们周围熟悉的树、花朵等事物到科胡特克彗星、天箭座、海豚座等星空天文,循循善诱,他的文字让我感到惊讶并欣喜:既有仰望星空的浩瀚,又有宇宙生机的自得,让天文学以它最纯粹、最迷人的面貌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是一本科普与人文相互渗透的优秀作品,表现了一个天文学家对宇宙深邃之美的诗意歌颂。
本书将宇宙的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位航天学子,我热爱中国航天事业,也爱这深邃辽阔的宇宙。正如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章子怡导演的《诗》,“我是个诗人”“在天上写诗”。这本书满足了我对思想浪漫和事业浪漫的想象。
我们将个体生命的生机放置于整个宇宙的寂静辽阔,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宇宙容纳了我们,却远不止我们。我们怀有对宇宙的敬畏,也要有去探索宇宙的壮志。
本书的进行不像小说那样前后章节联系紧密,不需要有特别多的空闲时间去连续阅读,适合在校学习休息之时阅读。
悦
读
经典分享
宇宙在物理层面的寂静,对应着道德上的沉默。一个孩子在空中腾飞之后受伤,而星系继续围绕着各自的轴线有条不紊地旋转。但是,为什么我还心有不甘呢?在九天之外,不存在极乐世界,也没有众神在享宴之余一瞥人世间的疾苦。天外存在的,只是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星系,壮丽而安静地旋转着,高悬于上却对我们的生活漠不关心。星系的数量可能无穷无尽,我们的愤怒却不能每时每刻都持续。有限的生活,分配于无限的宇宙,结果已渺小到足以忽略不计。
我们乘坐着旋转的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太阳裹挟在千亿颗恒星转动形成的旋风中,被神秘的暗物质封印其中。旋转,旋转,旋转,我们分享着一段连宇宙自身也不确定目的地的旅程。
夜晚其实是一个从地球延伸出去的高大而黑暗的金字塔。黑夜就像巫师的帽子,被地球戴在头上。每当月亮恰好穿过那顶黑暗的帽子,我们就能看到一次月食。
“这就是隐喻。美丽是脆弱的吗?生命是短暂的吗?根本不是。恰恰相反,它坚强,它不可磨灭,它生生不息。黄缘硖蝶一直在证明这一点。
“想一想,原子如风一般舞动着拂过世间万物。事物流逝变迁的背后是事物的永恒。赫拉克利特说: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布莱克说,一花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他说对的。沙粒中的硅和氧,花朵中的碳,它们各自能存在靠的是将宇宙结合在一起的精确力量。在恒星的中心,3个氦原子相结合就会形成碳元素。”
「READING」
悦
读
阅读感悟
文学性大于科普性,这是本书特别直观的一个特点。切特•雷莫大篇幅地引用了许多现代诗歌,使得作品的文学韵味较为浓厚,比如诗人西奥多•罗特克的名句“在黑暗的时光里,视线开始清晰”,约翰•巴勒斯的“了解只是一半,而爱是另一半”。而作者想给读者带来的科普知识则是暗藏其中,只有反复阅读才能领悟其本意,比如书中写道的“冷漠淡薄的氦,令人恐惧的硼,内涵深刻的碳,行为放荡的氧”表面上将原子拟人化,其实更多的还是想表达原子内在的性质。除此之外,我更多是被书中对哲学或者人类本身的思考所触动,将人类置身于整个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无论人类在地球怎么运动,抑或生老病死,都对整个宇宙造不成太大的影响。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使用天文望远镜去科学地观测,宇宙中所发生的也不会被我们注意到,人类仰望星空,在广大的不确定中开展一段找寻一种确定性的旅程,孤独而浪漫,正如“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作者从宇宙的寂静开始写起,大爆炸以来的能量释放全都淹没在绝对的寂静之中,有限的生活、生命的响动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沉默,我被一种宿命般的无意义之感所震撼。不论是在黑夜中寻找的微光,还是拂过万物的微小粒子,作者的描写让人惊叹于自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想到不可见的力量里存在着的某种永恒。
悦
读
采访问答
Q
杨雨豪同学爱好阅读,同时能在学业上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请问你平常是怎么兼顾学业和阅读的?
阅读其实是比较花时间的,所以像小说这种篇幅长且关联性比较强的文本一般是在假期中去品读的,平常在校期间的阅读主要聚焦于现代诗和散文领域,因为它不像小说一样有很强的连贯性,每篇散文或者诗歌往往都是独立成篇的,可以在比较少的时间内感受得更多一点。平时在手机中浏览到一些名段好句时,我都会把它截图保存下来放到一个文件夹里,平时空闲的时候整理到摘抄本上,日积月累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就逐渐不一样了。至于学业上,主要是精神状态的专注,尽力去把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完美。有的事情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得要做好,而是做好了才能评价其意义,彰显其意义。
Q
在青年阶段,《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本身读这本书就是一种放松和休憩,或者说是无功利地阅读,从日常的学业和其他的琐碎中脱身出来,利用短暂的时间切换一个视角,得到内心的一种寂静。就像有人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用星云、暗物质、山川、海洋、飞鸟给我编了一张超大的银色的伸缩自如的网,像弹弓一样随时可以将我弹射,只是在延伸的时候,会飞出这颗蓝色星球,到宇宙尺度。”简单理解就是可以在平常琐碎生活里得到一个仰望星空的时刻。
Q
谈谈您对之前经典片段分享中“宇宙在物理层面的寂静,对应着道德上的沉默……”一段的理解。
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寂静,宇宙在物理层面的寂静对映在道德上的一种沉默,有限的生活分配到无限的宇宙就显得非常渺小,以至于忽略不计。首先是关于渺小的思考,比如苏东坡曾经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无论你做了什么,对于历史长河都是渺小的,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都是要去做的,渺小终归也是有限的,对于自己来说可能就是无限放大的。
悦
读
有奖互动
同学们还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发表你对本书的看法或其他精彩评论,我们会选取三名积极讨论的同学送上本书,获奖同学名单将会在下期公示。
策划 | “思享+”网络文化工作室
文字:杨雨豪 冯潇涵
海报 | 穆琳
编辑 | 朱柯尚
责编 | 张文静 王紫东
审核 | 管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