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帙浩繁的古籍典藏,是我国千年文脉传承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记录着大量关于国家治理、民族精神与人生哲理的经典论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意趣和价值追求。国家图书馆联手央视频推出的国内首部聚焦古籍保护的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以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讲述《永乐大典》的修复故事,让经典古籍走下高阁,走近当代青年,不仅进一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也让更多青年体悟到赓续中华文脉的意义,共同扛起让古籍“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的时代重任。
古今对话
揭开古籍修复
“神秘面纱”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镇馆之宝。这部旷世宏编的修复故事,更是当代古籍修复工作的生动缩影。《重回永乐大典》以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所的学员邵白与《永乐大典》“书灵”元鉴的奇妙相遇为起点,讲述了邵白在元鉴的帮助下,进入《永乐大典》专项修复组,逐渐热爱上古籍修复,最终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的故事。
穿越漫长岁月,褪色、脆化甚至腐蚀是许多古籍不得不面对的“命运”。《重回永乐大典》中,邵白与元鉴的奇妙“共感”,让观众记住了古籍畏光畏火畏水的特性。邵白一路“磕磕绊绊”的修复技术进阶之路,让下纸捻、订线、制糊、染料等古籍的传统修复方式呈现得更加有形有感。而元鉴关于数字化影像扫描技术等现代科技的感慨,则让人感受到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修复技术赋予了古籍崭新生机。古今人物的认知碰撞,将古籍修复过程转化为更适应当下年轻化传播环境的影像故事,成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时代化的价值表达。
双线叙事
“藏”“用”兼顾
激活古籍“数字生命”
古籍因善而藏,因藏而读,因善而传,清初藏书家钱曾提出“学者唯以善读为善藏”的藏书理念。然而纸寿千年,每一次翻阅都是对书籍的损害,如何平衡古籍“藏”与 “用”是爱书之人绕不过的难题。数字化则是让古籍保护利用并举的有效途径。《重回永乐大典》敏锐洞察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前沿动向,从邵白与元鉴之间的时代背景差异出发科普古籍数字化的种种便利。
微短剧中,邵白向元鉴兴致勃勃地介绍《永乐大典》数字高清影像库的功用,不仅能够用光影变化最大限度地模拟实体书的阅读体验,还能够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当来自古代的元鉴在邵白启发下使用电脑搜索查阅古籍,无疑也证明了古籍数字化是让更多年轻人亲近经典、了解经典、熟知经典的重要途径。
一部《永乐大典》,折射了中华民族600年沧桑史。对中华文明的温情观照亦是剧集旨归的重要构成。剧中,邵白感知到了《永乐大典》聚散流变、悲欢离合的过往,也在深入典籍内容中逐渐读懂了元鉴“拾遗补缺、辑佚大典,以传后世”的坚定信念,更读懂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书生之志。《重回永乐大典》以古籍修复使用为明线,以赓续中华文脉为暗线,通过故事性演绎,两条叙事主旨彼此交织,共同构成加强古籍保护利用、赓续中华传统文脉的复合价值基底。
情感共振
推动古籍保护利用
“走出深闺”
古籍保护,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与精湛技术,更需要社会公众的热情参与、年轻学子的代代接力。如何让原本略显小众的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借助新技术、新载体走向大众?《重回永乐大典》给出了答案。
这部体量精巧的微短剧,不仅讲述了邵白与老师同学共同修复《永乐大典》残卷的故事,亦讲述了邵白独具巧思,通过短视频平台“广撒网”,引来海外人士不远千里捐赠残本,让远隔重洋的两卷残本合二为一的故事。剧末,当邵白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古籍修复师,又有小袁等年轻学子加入团队。关心关爱古籍保护的爱心人士、匠心妙手补“时光”的年轻人为文化传承保护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这未尝不是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文化价值的生动隐喻。古籍无言,《重回永乐大典》则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古籍故事、传播古籍声音,充分释放出微短剧在内容生产、价值凝练与传播手段上“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独特魅力。
当前,《永乐大典》仍有不少内容散佚,更多善本的修复工作也需久久为功,古籍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让流落在外的古籍早点回家,让更多“藏在深闺”的古籍绽放光彩,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景。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连接点,深入挖掘古籍的历史与当代价值,多渠道、多媒介、多维度做好古籍大众传播,让古籍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可亲可感可及,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中来,充分展现出微短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主动作为的鲜明态度和责任意识。
(本文作者: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