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简称“东明石化”)世界首套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项目顺利建成,装置已具备试生产条件,标志着我国在打破国外POE技术垄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是东明石化与中科科乐共同建设,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昶乐教授等团队,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加上自主研发的镍系催化剂作用,直接生成聚烯烃弹性体,突破了国外对中国辛烯等高碳α烯烃的供应限制。与国外POE技术相比,东明石化的E-POE项目技术无需高成本的高碳α-烯烃,简化了工艺流程,省去了配套装置建设,降低了成本和风险,且产品性能优越,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光伏胶膜、密封件等多个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多功能溶液聚合中试装置于11月16日开车成功,该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溶液聚合技术和催化剂,制备乙烯基弹性体新产品,也就是E-POE。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是一种仅以乙烯为原料,无需使用1-辛烯等高碳α-烯烃单体即可制备得到,这种材料性能出色,应用前景广阔。以增韧聚丙烯为例,使用E-POE时,只需添加目前市场上聚烯烃弹性体用量的三分之一,就能达到同样的增韧效果,性价比远超现有的聚烯烃弹性体。国内最早从事E-POE开发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教授课题组,陈昶乐教授是合肥中科科乐的创始人和实控人,中科科乐成立于2022年8月,公司主要聚焦聚烯烃领域的研究与技术产业化,产品涉及聚烯烃弹性体、光伏封装材料、环烯烃共聚物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领域。中科科乐独特的E-POE技术工艺,采用完全自主研制的镍基催化剂,仅以乙烯作为单一原料,使用国产化助剂、常规的聚合装置及工艺即可实现POE的制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装置运行风险,并且在产品性能层面已经过众多光伏胶膜厂、汽车改性材料厂等验证测试,各项指标与主流进口产品相当甚至更优。2024年9月20日,北京中海聚合科技与安庆市高新区签约10万吨/年E-POE材料生产项目。该项目为中科科乐共同布局的第二个E-POE项目。2024年2月,中科科乐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锦沙资本、襄禾资本联合领投。2023年7月,中科科乐与北京石油化工公司签订了EPCM合同,这代表着万吨级乙烯基聚乙烯弹性体示范装置开始进入实际工程设计阶段。随后,在2024年1月,该项目获得了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生态环境分局的环评批准。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生产聚烯烃弹性体,能满足光伏封装胶膜、聚丙烯增韧和混合塑料回收增容的需求,从而实现高端聚烯烃的完全国内自主生产。
从下游需求来看,E-POE材料能够生产出适用于聚丙烯增韧、光伏封装胶膜以及混合塑料回收增容的聚烯烃弹性体。
特别是在光伏行业,随着N型电池市场份额的增长,POE粒子作为光伏胶膜的重要替代材料,其需求日益明确。因此光伏等下游新型需求在我国优势产业的驱动下,有望带动国内化工厂商打开国产替代的新局面。
另外,乙烯基聚乙烯弹性体生产成本低、产品性能优良,在光伏封装、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线电缆、建筑工程等众多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从产能方面看,我国POE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023年以来,国内产能增加了23万吨(万华化学20万吨/年,京博石化3万吨/年),在建/拟建项目超过400万吨。但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至2023年我国进口量从22.44万吨增至8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从政策方面来看,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强调,石化化工行业要推动茂金属等高端聚烯烃产品的研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也提出,要重点提升高端聚烯烃塑料国产化能力。
在此背景下,E-POE项目的成功建成将有力推动POE国产化进程,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公众号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