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你关心的民生实事清单来了

政务   2024-12-22 10:07   天津  


民生事实清单





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何为人民?12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办好民生实事”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就深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牢民生底线,深入推进健康天津建设;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就医负担等谈举措、说成效。


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我市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将全市22万名低收入者纳入动态监测平台预警体系,通过“大数据+铁脚板”将13.69万人纳入保障范围。开展专项救助行动,今年累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3211人次,帮助321名人员成功寻亲养老事关千家万户,我市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今年,全市新建养老机构17家,新增床位1806张;建成10个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2200人老年助餐补贴覆盖范围扩大至70岁以上7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健全我市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护理补贴三项制度;完成15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我们还推动民政公共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婚姻登记全市通办,试点跨省通办,打造公园文化特色婚姻登记机关;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在全国率先推出96456‘送亲人、找民政’服务专线。”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付卫兵说。

看病就医,事关人民健康、事关民生福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韩金艳表示,2024年,我市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区域医共体、专科联盟,搭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胸痛救治点”三级胸痛救治网络体系等举措,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医生、看得好病。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医疗卫生学科矩阵,切实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开展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和糖尿病四大类常见慢性病筛查65.4万余人次,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加强“3+1+N”家医团队建设,优化医防融合、多病共防,全面提升公众健康水平。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雏形初显,“方便看中医 放心用中药 看上好中医 业(夜)诊行动”提供中药个性化服务193.1万人次,提供业(夜)诊服务66.3万人次,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百姓。

“2024年,我市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进一步减轻看病就医负担,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市医保局副局长杨明远介绍,职工医保完成“统模式”改革,居民医保创新实现新生儿“出生即参保”。截至11月底,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189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万人;6.3万参保群众享受到大病保险待遇,报销金额12亿元;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兜底保障,9.27万困难群众就医中得到医疗救助2.64亿元发放生育津贴16.22亿元,生育医疗费报销5.43亿元,助力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新增126个药品纳入医保报销,400多个药品、5类耗材价格实现大幅下降,降低以物耗占比为主的大型设备和检查检验类等医疗服务价格106项,实施糖尿病门特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紧密型医联体按人头总额付费,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新增慢阻肺等5种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建优做强“津医保”App,推行医保码、移动支付,新增上线处方找药、云平台比价、住院缴费等服务场景;将39家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在线复诊取药;累计将符合条件的1194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结算范围,在17家医院、85家银行网点、10家长护险机构、2家高校建成医保便民服务站,人民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医保服务。




来源:天津日报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发布中心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天津市重要新闻、政策文件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