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烟花爆竹
是人们表达节日喜庆之情的传统方式之一
但殊不知
一朵朵华丽的烟花背后却
潜藏着危害
让人不堪其扰
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我市2024年12月30日、31日空气质量为良,2025年1月1日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
根据成都市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和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监测结果显示,我市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1日三天扩散条件基本一致,边界层高度分别是490m、591m和443m,湿度分别是60%、63%和62%,风速分别是0.4m/s、0.42m/s和1.04m/s。因此,2025年1月1日空气质量本该与12月30日、31日相似,但实际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AQI指数达到了129,首要污染物PM2.5浓度为98微克每立方米,与12月31日的53微克每立方米相比,上升了45微克每立方米。
1月1日凌晨2时、3时我市空气质量为小时中度污染(AQI值在151-200之间),其中主要污染物PM2.5中与烟花爆竹燃放相关的钾离子、氯离子、铝元素、铜元素和钡元素浓度分别升至1.8微克每立方米、3.7微克每立方米、10.8微克每立方米,248纳克每立方米和700纳克每立方米,分别是前期清洁时段的7.3倍、4.7倍、15倍、1.3倍和27.2倍。
由此可见,燃放烟花爆竹会快速污染空气。
除了影响空气质量,燃放烟花爆竹对市民群众的安全也极易造成威胁,比如引发火灾或直接伤害人体。
2023年春节,有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四川省人民医院得知,春节期间仅该医院就接诊了20多例烟花爆竹造成的病例,大多数都是手眼部位的炸伤。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急救部有关医生还表示“因为成都大部分地区是处在禁燃禁放的范围内的,因此就诊病例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本次跨年期间,因烟花爆竹导致的意外也比比皆是:
比如1月1日凌晨,杭州一男子为博取眼球在湖滨步行街人群放飞气球期间,点燃随身携带的烟花向空中的气球喷射,好在当地执勤民警第一时间将李某控制并对烟花予以收缴,现场无人员受伤。犯罪嫌疑人李某现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再比如2024年12月25日凌晨,郑州五指岭起火,草地火光蔓延,现场烟雾滚滚。调查结果也证实该火灾是由游客燃放烟花导致。
此外还有烟花爆竹残骸随地乱扔现象,每到元旦、春节和元宵节等节假日期间,公园里、小河边会在彻夜的“炮火轰鸣”后遗留一地的垃圾,不仅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大量的工作、破坏了环境的美观,其上附着的火药等物质也是对水体和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
最后,再向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成都市烟花爆竹管控要求:
《成都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本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中心城区是指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五城区以及其他区(县)伸入绕城高速公路外侧500米生态保护带以内的地区。中心城区以外的区(市)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
2022年,成都市龙泉驿区、青白江区等13个区(市)县人民政府按法定程序陆续发布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公告,最终形成了全域全时段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局面。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以实际行动
共同创造更加安全健康
美好的生活环境
共度一个文明
绿色、祥和的新春佳节!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