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田玉哥
在古代,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们在成亲前,总有那么一幕:老母亲神秘兮兮地把儿子拉进密室,从某个隐蔽的角落里掏出一块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宝贝玉石,然后一脸严肃地交给儿子,仿佛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交接仪式。这玉石,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它是家族荣誉的象征,是传承的信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玉,这玩意儿,自古以来就是身份的象征。它不像黄金那样张扬,黄金最多也就是小土豪们炫富的道具。玉,它是低调的奢华,是内涵的体现。在古代,你要是手里没块好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上层社会的人。
中国的玉文化,那可是源远流长,足足有八千年的历史。每个朝代的玉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简约自然,商周时期的玉器神秘莫测,春秋时期的玉器繁复华丽,战国汉代的玉器简洁有力,唐宋时期的玉器雍容华贵,辽金时期的玉器简约自然,元明清时期的玉器则各有千秋。
不只是女子,男子也可以用玉来比拟。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形容俊秀的男子“皎如玉树临风前”。《红楼梦》里,北静王水溶初见贾宝玉时,也赞叹道:“果然如宝似玉。”孔子更是把玉和君子的品德联系在一起,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之风。
玉的温润,象征着仁;玉的细腻,象征着智;玉的锋利而不伤人,象征着义;玉的垂坠,象征着礼;玉的声音清越,象征着乐;玉的瑕疵与美好并存,象征着忠;玉的透明度,象征着信;玉的气韵,象征着天;玉的精神,象征着地;玉的圭璋,象征着德;玉的珍贵,象征着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就像现代人手里的手机,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感受玉的纯净、温润、坚硬,哪怕本不是君子,也渐渐贪欲渐减,开始修心养性。
中国人对玉的喜爱,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天子君王的传国玉玺,到达官贵人的镶玉腰带,再到文人骚客的美玉玩器,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就连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也不忘给男主人公脖子上挂块通灵宝玉。玉,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玉的诗篇无数,我最喜欢的还是李商隐的那句“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诗,把玉的飘渺、美丽,与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在现实的纷扰中,玉作为清幽、纯洁的代表,让人倾慕不已,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对美好的向往寄托其中。
自古以来,民间男女相信玉能护身、定惊、避凶、安家、驱邪、令人如意吉祥、平安顺遂。而一块玉,不管攥在手里,还是打个眼儿挂在身上,其实都是一种中国人的信仰。
话说回来,玉这东西,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有人说,玉能养人,人也能养玉。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你看看那些古玉,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依旧光彩照人,仿佛有着不老的容颜。有人说,玉是有灵性的,它能感知主人的情绪,随着主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谁又能说得清呢?
玉,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承载着情感。它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它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默默地守护着它的主人。
在古代,玉是权力的象征,是财富的象征,是地位的象征。在今天,玉依旧是身份的象征,是品味的象征,是情感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它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信仰。
玉的故事,玉的传说,玉的诗歌,玉的赞美,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玉文化的丰富内涵。它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它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信仰。它见证了历史,见证了文化,见证了情感。它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默默地守护着它的主人。
阅读 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