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幅画回顾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征战历程......

文摘   2024-12-27 20:05   北京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如今,军事静态模型产品风起云涌。在品牌众多的模型产品中,笔者特别钟情香港港龙公司的1/35系列兵人模型,其包装封绘均出自绘画大师Ronald Volstad之手(在每幅画作的右下角都有作者的签名与创作年份)。这些封绘作品构图合理,背景真实自然,人物的表情及动作栩栩如生,真实地反映了战场环境和当时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情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精美的封绘回顾一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征战历程。

 


太平洋战争

1943年11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五两栖军在塔拉瓦(Tarawa)登陆。封绘(见题图)上展现了塔拉瓦战役中陆战第二师的4名士兵正在观察前方准备进攻的场景。在这幅封绘中,陆战队士兵已经装备了有迷彩图案的作战服装,上衣只有左胸前有一个口袋,上面有USMC字样以及由鹰、铁锚和西半球图案组成的海军陆战队标志;在M1钢盔的迷彩盔罩上也有同样的标志。因为两栖登陆战中通常都要涉水上岸,为防止存水,陆战队员都没有佩带陆军步兵的帆布护腿。

此时陆战队装备的汤姆逊冲锋枪还是拉机柄位于机匣正上方,枪口带有制退器的早期型号。站在队伍最后面的陆战队员使用的正是这种武器。

半跪姿势的那名陆战队员使用的是M1A1火焰喷射器,他背负两个钢瓶,其中装填的是用肥皂粉和汽油混合再经过超声波震荡后形成的胶状凝固汽油。这种火焰喷射器是哈佛大学的化工教授与美孚石油公司的工程师联合开发的新产品。在太平洋战争的历次两栖登陆战中,作为防守一方的日军大量修筑用整棵粗大椰木和厚沙土层建成的碉堡工事,以抗击美军登陆进攻。这些工事异常坚固,即使是用大口径舰炮轰击,若不是直接命中,都很难将其摧毁,陆战队员手中的轻武器更是对其奈何不得。但是如果使用火焰喷射器对准工事的射击口来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火焰喷射器的射程较近,使用者经常要先背负着火焰喷射器穿过敌方的火力网,来到距离工事很近的地方才能实施攻击。火焰喷射器较大的体积和质量都影响了士兵的行动,万一不幸储油瓶被击中,使用者就会立即被一团火焰吞噬。

匍匐在最前面的陆战队员和跪在他身后的战友分别使用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和卡宾枪是二战中美军装备量最大的轻武器。二战中美军的轻武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普通士兵都装备了可以半自动射击的M1伽兰德步枪,而日军大量装备的还是手动装填的三八式步枪。三、四个使用半自动步枪的美军士兵就可以压制日军的一个步兵班,同等规模建制的部队,美军的火力占压倒性优势,这使美军在交战中往往可以以少胜多。例如在丛林中作战,视野视距受到极大限制,日军士兵枪打得准却无用武之地,而美军则一有风吹草动就集中火力向某一方向进行火力覆盖,屡试不爽,许多日军根本没看到对方就被打倒了。另外,在日军夜间偷袭美军营地时,美军受到损失后总结出经验,美军手中的半自动步枪使他们常常处于优势地位,条令规定:发现偷袭,任何人不要乱跑,立即就地卧倒后用手中武器向仍站立和跑动的人射击,这种方法也每每奏效。

影片《风语者》的剧照,对比TARAWA和IWO JIMA两幅封绘作品,可以看出三图中的陆战队员的服装和武器装备基本相同

硫磺岛战役中,6名陆战队员冒着战火在折钵山顶竖起星条旗的珍贵历史照片。在制高点上飘扬的国旗使美军军心大振,预示了美军的胜利


另一幅封绘展现的是1945年的硫磺岛(IWO JIMA)战役中4名陆战队队员各持武器的姿态。

画面最左面的一名陆战队员将M1刺刀装在步枪上,并且摆出了一副准备与敌人拼刺刀的架势。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右手食指还留在扳机护圈内,想必弹仓里已经压满了8发弹,随时可以向逼近的敌人开火。由于安装了M1刺刀的M1步枪全长要小于安装了三十年式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再加上美军没有像日军一样进行过拼刺技术的严格、系统的训练,所以如果一对一拼刺刀的话,美军士兵是要占下风的,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陆战队员们不会去以短搏长。陆战队应对近战的策略是大量配发柯尔特M1911 0.45英寸手枪,并且充分发挥冲锋枪、卡宾枪在近程的火力优势,以枪代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陆战队员就不敢或不能与敌人近身格斗。实际上,陆战队员经常潜入日军工事中与敌人搏斗,在狭窄的空间里无法拼刺刀,日军士兵的拼刺技术就无法得以施展,陆战队员反而凭借体格的优势在搏斗中占了上风。在对付夜间偷袭渗透进阵地的小股日军时,陆战队员们往往手持匕首隐藏在暗处,等日军靠近后突然发力,一击毙敌。

半跪在他身边的战友使用的是唧筒式温彻斯特M12霰弹枪,这种武器结构简单可靠,不怕进水进沙,对付战壕工事中的敌人得心应手。他还在腰间挂了两个弹药袋,以携带额外的弹药。同时,他还背有可拆卸成两段的M9A1“巴祖卡”火箭筒,不过笔者倒是认为这支火箭筒没有必要带。由于坦克的体积和重量太大不便装卸运输,日军很少在驻防的海岛上部署坦克,极少的几次坦克出动都被美军地炮和舰炮火力消灭了。不过,万一与日军坦克遭遇,以“巴祖卡”的威力对付日军的95、97等轻型、超轻型坦克,还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另一名陆战队员使用的是勃朗宁自动步枪(BAR)。

最右边的陆战队员是火焰喷射器手,使用的M2A2型喷火器比早期的M1A1型喷火器有了很大改进,形似冲锋枪的双握柄发射部分更短、更灵活。火焰喷射器手通常都会携带一支0.45英寸手枪作为自卫武器,图中可以看到他挂在腰间的枪套。

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历经了瓜达尔卡纳尔、塔拉瓦、冲绳、塞班、硫磺岛等多次两栖登陆作战。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成功地实施了“跃岛”作战,目标直至日本本土,同时积累了两栖登陆作战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完备的战术理论体系。这些辉煌的荣誉使得美国海军陆战队由海军下属的一个兵种(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只能给海外使馆和军事设施站岗值勤的卫戍部队),一跃成为美军的第五大军种。这支陆战队在严酷的战争中逐渐成熟,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武装力量。

朝鲜战争

这幅封绘(下图)表现的是1950年朝鲜长津湖(Chosin Reservoir,也译作长津水库)战役中的陆战队员。此时陆战队装备的轻武器和单兵装具与二战时几乎没有变化,图中仍然是M1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老三样”。其中,勃朗宁自动步枪在枪口部位安装了两脚架,可以像轻机枪一样架起来进行有依托射击,以提高命中率。为抵御朝鲜冬季的严寒,图中的陆战队员都配发了带有毛内衬和帽子的长大衣以及带有护耳的棉帽。戴手套可以防止手被冻僵,特别是勃朗宁自动步枪手,戴的是一双长及前臂的连指手套(仅拇指、食指单独分开以方便射击),脚上还穿了一双M1944式防寒靴,橡胶鞋底可以防止雪水浸入。左边第一名陆战队员像是个基层指挥员,肩上背了一部SCR-536手持无线电对讲机。这种二战时就装备美军的通信器材,外形很像老式移动电话“大哥大”。

朝鲜战争是我人民解放军与美军的惟一一次正面交锋,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更是其中的一场恶战。

是役,美军陆战第一师的大部曾一度被我志愿军包围,最终伤亡七千余人。事后美军人员表示,如果中国军队拥有与美军等同的补给能力和空中打击力量,那么陆战第一师将全师覆没。应该说,经历过二战的老陆战队员,也对我志愿军坚强的战斗意志深感震惊和钦佩。


越南战争

二战结束后,美军步枪先后换装成M14 7.62mm自动步枪和M16 5.56mm自动步枪,机枪换装成M60机枪,并装备了M79榴弹发射器。由于轻武器及其使用弹药的变化,单兵装具也随之变化,M1956装具替代了原先的M1943装具。M1956装具由挂在帆布外腰带上的M1956或M1961弹匣包、干粮包、水壶和急救包等组成。M1956弹匣包可以容纳M16自动步枪的4个20发容弹量的弹匣,两侧还可各挂一枚手榴弹。弹匣包内的一个弹匣下要放一管净水药片,使它比其他弹匣高一截以便拔出,并且弹匣都要开口朝下放置,以防止尘土杂物进入。美军还配发了新式帆布高腰丛林靴、新式作战服,作战服大腿外侧的两个大口袋很受士兵欢迎。迷彩盔罩上开有两圈小孔,可以插草木枝作伪装。美军士兵经常会用带子把一些杂物勒在钢盔外面,牙刷、牙膏、香烟盒、打火机甚至一发40mm榴弹,还有扑克牌里的黑桃A——美军士兵经常把这张牌放在牺牲的北越士兵的尸体旁边,以示挑衅及蔑视。

这幅封绘(下图)表现的是1968年越南溪山(Khe Sanh)的战斗场景,在一个不大的散兵坑里,右腿和左臂负伤的陆战队员手扶M16自动步枪背靠坑壁正在休息,他的外腰带挂着3个M1961弹匣包;一个指挥官模样的陆战队员正指挥机枪手用M60机枪开火;M79榴弹手在用PRS25/77无线电台和战友联络,可能是在呼叫纵深炮火或航空兵支援,也可能是在呼叫直升机后送伤员。

     另一幅封绘(下图)表现的是在同年北越发动的“春节攻势(Tet Offensive)”中陆战队掩护伤员撤退的情景。M60机枪手断后掩护,M79榴弹手背起伤员撤退。一旁手持M16自动步枪的陆战队员除了携带M1956弹匣包外,左肩右肋还斜挎M16弹匣袋、右肩左肋斜挎M60机枪弹链盒,右侧腰上还挂着3个连成一体的手榴弹袋。他们左侧大腿上挂的是防毒面具包。

越南战争的爆发使美国陷入战争泥潭长达十几年之久。图中的伤兵以及撤退的情景似乎预示着美军最终失败的结局。

越南战争结束后,海军陆战队的武器装备再次升级换代。M16自动步枪升级为M16A2,M60机枪升级为M60E3机枪,M79榴弹发射器换成了挂在M16A2护木下的M203榴弹发射器,在美军服役70余年的柯尔特M1911手枪被M9 9mm手枪取代。单兵装具也变成了M1983装具,包括H带和S外腰带、M1983干粮包、弹匣包、防毒面具包和三折工兵锹。护具也由M1钢盔和M1955防弹衣升级为M88凯夫拉头盔和PASGT防弹衣。

在这幅封绘(下图)中,图中央呈跪姿的陆战队员正在使用SMAW单兵反坦克武器瞄准,最左侧的陆战队员腰间挂着AN/PRC 68A便携电台。这幅封绘没有注明具体的战役与时间,根据陆战队员们身穿丛林迷彩服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来推断,应该是美军入侵巴拿马或格林纳达的行动。

第二次海湾战争

下图中的陆战队员身穿“三沙”迷彩服,外套迷彩图案的新型“拦截者”防弹衣,正在伊拉克的某个地点巡逻。不时出现的路边炸弹对驻伊美军士兵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虽然有“拦截者”护体,陆战队员们仍然不敢丝毫放松警惕。步枪手的防弹衣左右各有两个新式弹匣包,通信兵身背装有无线电台的突击包。机枪手使用的是M240 7.62mm机枪,他的防弹衣左侧挂着一个可以容纳整条弹链的弹链包,外腰带上挂着M枪套。榴弹发射手的防弹衣正面挂满了40mm榴弹,不得不在外腰带上挂上两个老式弹匣包来携带M16弹匣。仔细观察正在通话的陆战队员,他的头盔正面有用来固定夜视镜的支架,不过被风镜挡住一部分并不明显。

卡巴刀相伴

在以上几幅封绘中,陆战队员们身处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但他们多在腰间佩带一把皮鞘皮柄的卡巴(KABAR)刀。

卡巴刀

卡巴刀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应美国海军装备局要求,由美国纽约市Olean镇的卡巴公司开发的一款战斗刀。它的外观简洁,实用性强,甚至可以用来挖战壕,深受海军陆战队员喜爱。虽然在现代战争中,使用冷兵器的机会已经很少了,但是因为曾经有许多陆战队员都用卡巴刀与对手搏斗过,所以卡巴刀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志物。佩带卡巴刀,被新入伍的陆战队员们视为荣誉与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应该说,坚固可靠的卡巴刀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二者相得益彰,成就了彼此。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07年第2期上半月刊,公众号文有删改)

重要通知!
帆布包已经上架,全新图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选购!


另有百余件商品待君挑选!绝对物超所值!

淘宝用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店铺购买2021年7-12期杂志!

编辑:曾振宇 丁涌强

校对:魏开功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关注,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



订阅数字版,将《轻兵器》随身携带


点击“阅读原文”进官方店


小轻优选图书、


官方文创打包带走



轻兵器
《轻兵器》于1978年创刊,是专门介绍轻武器的军事刊物,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第二O八研究所(兵器装备研究所)主办。普及轻武器装备科技知识;展现世界轻武器装备发展最新成果;推动我国轻武器装备事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