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丨姚历农:为同位素事业奉献无悔青春

百科   2024-10-29 10:54   北京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同时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院官微推出“亲历者说”系列文章,重拾那些记忆深处的难忘时刻,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让我们追寻先辈足迹,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和“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院训,在新时代以拼搏和奋斗谱写无愧先辈、无愧时代、无愧祖国的新篇章。


姚历农,1934年5月出生于安徽,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参与研制我国首批33种堆照同位素、精确测量Po-210活度的α量热计等工作,为我国“两弹一艇”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启动中子源研制,以及国产钴60辐照源研制等建造工作。

我是湖南人,曾在武汉大学物理系学习。当年国家作出“要大力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定后,从全国10所大学里调配了90多人到北京,武汉大学有10人,其中就有我和张焕乔。我们就这样来到了北京,在北大学习了一年,之后就分配来到原子能院。


在当时所长钱三强先生的安排下,我来到同位素制备组工作,该组后来逐步发展为16室,再到同位素所,如今已经并入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当时的组长是从美国回来的肖伦先生。在同位素所,我主要做物理分析测量工作,也就是活度的测量和核素的分析。堆照后做成的样品,要首先分析里面的杂质,然后测量每克的活度,在手套箱内测量α、β、γ的放射性。当时国内还没有放射性测量技术,可以说该领域的研究是从我们室开始的。


1958年,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101堆)建成。那一年,我们十几个人组成的同位素制备组由肖伦领导,才刚成立不到两年,只有几间办公室和普通实验室,但反应堆的建成仍然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5月30日,在所举办的“七一”献礼大会上,肖伦激动地宣布:“我国第一个堆照样品即将入堆,第一个堆照同位素就要诞生了!”与此同时,我和同事正跑步把第一筒照射样品送到101堆。7月1日,同位素制备组提出试制30种放射性同位素向国庆9周年献礼,后把数量增加为33种。


就是在这样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无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我国首批堆照同位素的试制工作。

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101堆)

当时没有操作放射性的实验室,更没有现代化的热室,我们在101堆二楼借用了两间普通实验室,在通风厨里用铅砖和铅玻璃做防护屏,进行放射性操作。我们用两人抬、用小车推,运送着装有放射性样品重约一百多斤的铸铁罐,从大厅通过电梯送到二楼的实验室;再用近3米长的自制抓杆,像钓鱼一样把装有放射性样品的小铝筒,迅速地从罐中抓出,转移到通风厨内切割打开,进行分装处理。


从反应堆中提取、分装照射样品只是试制工作的前奏。更艰巨、更细致、更费时的工作,则是对33种堆照同位素、上百个放射性样品进行化学处理,日以继夜、连续不断地进行跟踪分析测量。


当时从事该项工作的是几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不分昼夜地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测量了上千个数据。然后经过仔细的作图、计算、分析对比、综合判断,最后总结出33种堆照同位素的核成分、核纯度、比活度和堆照参数,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基本资料。


在近三个月的工作中,同位素制备组始终不分老少、不分男女,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批33种堆照放射性同位素的试制工作。


1958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这一任务的完成,主标题是“原子堆生产33种放射性同位素”,肩题是“我国原子能科学的不少方面赶上世界水平”。

1961年,研究室接到了关于原子弹研制相关的工作任务,随后几年又陆续增加了首次核试验相关任务,要求在1964年上半年必须完成。当时室里基本是“一穷二白”,没有实验室和必要的仪器设备,只有20位左右的人员,而且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这些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要面临很多困难。


当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没有操作放射性的实验室。由于任务时间紧迫,建新实验室或改建已有实验室都来不及,于是我们只好借用了王方定小组曾开展过放射性任务的一座工棚。


在四面透风、冬冷夏热、破旧不堪的工棚中,我们开展了两年多的放射性实验工作,完成了祖国交付的任务。冬天由于寒冷,内穿毛衣毛裤后穿上联合工作服,再外加一件棉背心,最后再穿上一件白大褂,另外还要戴上一个很憋气的“猪鼻子”口罩,操作十分不便。至于夏天就更难受了,在阳光的暴晒下,油毛毡的房顶和芦苇杆的墙壁,手一摸都烫手。穿上一身多层工作服,一天工作下来,鞋袜都被汗水湿透,从手上的乳胶手套里都能倒出一杯汗水来。


当年的同位素人就是靠着这般不畏艰苦、自力更生的精神开展工作。直到1963年下半年,我们才搬入旧厂房改建的实验室中,但工作环境依然十分简陋。当时大家只想着“国家交付的任务一定要完成”,经常在12号楼、20号楼、101、201的四合院内加班工作到晚上,单位里一片灯火通明。当年大多数人都没有自行车,我们工作下班后,就一起去食堂吃过夜餐,然后三三两两走回生活区休息。

姚历农在原同位素所物理实验室

说起工作餐,回想起那几年,国家经济十分困难,也被称作是“过粮食关”。由于粮食不够吃,每个人的饭都是定量的,我仍记得当年有同事会在吃完了饭后再把碗舔干净的情景。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我们都是走路回生活区,现在都是骑自行车、开汽车。以前工作区主要就是4栋建筑,101、201、12号楼、20号楼,还有615。我工作的16室就在12号楼四层西边。如今院里拥有了更多的建筑群,说明我们的核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回想那段为“两弹一艇”奉献青春的日子,室主任肖伦院士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印象里,肖伦为人和蔼,十分关心同事。他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后来虽然上了年纪,还经常去实验室指导业务工作。当年无论是留学国外的,还是在国内读书的,最终的目的都很统一,就是为了建设祖国的事业。


在完成我国核试验的各项任务中,肖伦自始至终对每个课题组都严格要求:实验前要充分论证;实验中要详细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进行认真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每个题目组要写半月报、月报、季报,交给他审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钱三强所长来到16室参加庆祝座谈会,特别要求要详细整理出实验条件、流程、配方、操作步骤等进行建档。正是在肖伦的严谨务实的领导下,研究室积累了丰富资料,我们在1965年上半年就按照钱所长的要求完成了建档工作,为胜利完成我国首次成功核试验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原子能院的院训中,“以身许国”是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争气;“敢为人先”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严谨求实”是科研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这三句话是我们四〇一人永恒的信念,相信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原子能院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我国核事业也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亲历者说丨郭景儒:能打硬仗的小分队

口述丨姚历农

整理丨韩露 陈琬

编辑、制作丨陈琬

责校丨李文琪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传播科学,分享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