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夕暖
前两天朋友愁眉不展地找我倾诉:
“一直担心他内向胆小,结果他偏是那副模样,你说,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啊!”
说起她儿子,印象中比较内向,也不太爱说话,这让朋友焦虑,经常当着我们的面吐槽:
“这孩子怎么这么内向,跟个闷葫芦似的,连交个朋友他都不会。” “你看,一见到人就躲房间里,胆子也太小了。” “别人家的孩子多热情大方啊,哪像他啊……”
每次听到朋友的指责,都特别心疼她的孩子。
因为妈妈的焦虑和偏见,他要无端忍受这些责难。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的信念,都在塑造着他的现实,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妈妈越焦虑“某个问题”,念叨久了就变成孩子的“信念”。
他的性格、心理和行为都会朝着这个信念不断发展,直到变成事实。
过于强调孩子的问题,不仅无法使孩子变好,反而会让他“向坏”发展。
01
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你怎么了
很常听到这么一个段子: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
说的是妈妈在面对孩子时,总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等同。
就像开头中的那朋友,她不喜欢自己性格内向,孩子出生后,就很希望能塑造出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因为怕孩子会像自己一样内向、胆小,她对这一点就非常敏感。
一看到孩子乖乖把玩具给别人,她就觉得孩子怂;一看到孩子怕生躲自己怀里,她就觉得孩子胆子小;一看到孩子自己玩,她就觉得孩子内向……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视网膜效应。
大意是说,当我们拥有某样东西或某种特征时,就会更关注到别人是否也和我们一样具备这一东西。
延展来说,就是“所见即所想”,属于收集信息上的验证性偏见。
也就是说,我们抱有某一观点时,就会不断寻找支持这个观点的信息。
就比如说认定孩子内向胆小,不管孩子做什么,妈妈都会往这方面联想。
可是如果没有角度判定,我们眼中的问题孩子,真的是孩子有问题吗?
不是的。
是我们总在自己创造一些问题概念,然后投射在孩子身上。
吃过内向的亏,就怕孩子重蹈覆辙,就想着帮孩子规避这类风险,一旦孩子稍有苗头,就会焦虑不安。
这一切皆源于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把想象层面转嫁成孩子未来所有面对的恐怖世界。
所以,别急着说孩子有问题。
就像在屏幕上看到瑕疵,第一时间需要的是检查投影仪的镜头有没有问题。
回到孩子的问题上,妈妈便是这镜头。
02
我们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纪录片《零零后》中,有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故事:
第一个是名叫一一的小女孩,她喜欢独处,总是一个人玩泥土、看书、睡觉、吃饭。
在旁人看来,这孩子孤僻、不合群。
妈妈却抱以理解,觉得喜欢独处很正常,所以她并没有要求一一做出改变。
长大后的一一虽内向,却也深受朋友喜爱,面对镜头也依旧自信而坦然。
另一个故事是叫锡坤的男孩,同样也是内向。
他痴迷于科学实验,每次一投入就是“物我两望”。
所以,妈妈担心他过于专注实验,会影响人际关系,会无法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便强行给他报了语言培训班。
可是锡坤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不擅长,成了班上最差的孩子,他沮丧而自卑。
慢慢地,那个神采飞扬、自信的男孩不见了,变得越来越畏缩、孤僻。
孩子的好坏,很多时候其实取决于父母如何看待。
心态平和的妈妈总在试着接纳,而焦虑的妈妈却在不断的纠正。
这种过度的纠正,只会在心理层面不断挫伤孩子,使结果越变越糟。
看似是父母在操心孩子的成长,实则是掉入了亲子教育的陷阱,无影无形,却让孩子时刻体会到挫败感。
另一方面,妈妈的焦虑和指责也会使孩子过度认同父母。
为了让我们满意,孩子会忽视自己的需要,压抑自己的想法。
他们不是没想着反抗,而是看着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又心生愧疚感。
这种愧疚击退了攻击性,可被压抑住的攻击性并不会消失,只会内化成自我。
在顺从与坚持之间不断挣扎,最终崩溃。
此时,妈妈则会认为自己的预见是对的:孩子真的被自己的性格给害了。
为了帮孩子,只好再加一把劲,结果反而火上浇油。
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问题,是父母的焦虑和担忧制造了问题。
03
转变自己的心态,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每个孩子最初“自我概念”的形成,都来自于父母的评价。
越是认为孩子内向,孩子就越孤僻;越是认为孩子吃饭有问题,孩子吃饭越成问题;越是认为孩子学习有问题,孩子的成绩越让人抓狂。
我们越是能发现问题,孩子越是能长出这些问题,来配合我们。
父母若转变自己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孩子就会不治而愈。
想要转变自己的心态,缓解焦虑,妈妈可以试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认清自我
在对待孩子教育的这件事上,因为心存恐惧,我们就会无意识在孩子身上找寻自我安全感——你必须变得活泼开朗,否则我就无法安心;你必须变得优秀和美好,否则我就不放心。
焦虑驱使下,我们不断要求孩子做出改变,可事实是,根源在父母。
孩子不过是敏感的接收器,他反映的是我们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父母,会把教育的重心从“孩子”转到“自我”上来。当我们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反映,自然会变好。
想要孩子外向开朗,妈妈就要在平时为人处事中学着与人交往;想要孩子热爱学习,妈妈就要学会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与其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不如先认清自我,做出改变。
比起要求孩子做什么,父母怎么做更重要,身教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2)换个角度看孩子
《正面管教》中,有这么一句话:
当我们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反之亦然。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正面强化。
对孩子成长而言,积极的肯定犹如一缕阳光能照亮他的整个人生,甚至能帮助他发挥出更大的潜能。
而对父母来说,学会换个角度,也能减轻自己的焦虑。
你不会只看到他内向胆小,也能看到他善于思考、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你不会只看到他调皮打闹,也能看到他热情大方、思维活跃……
看的角度不一样,给出的定义便不同。
学会换个角度看孩子,之于妈妈而言,也是必备的能力。
04
无处不在的焦虑,需要爱与信任缓解
育儿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台“焦虑制造机”。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等着妈妈:喂养、早教、择校、升学,还有性格等各种大小问题,都能让妈妈忧心不已。
人人都说为母则刚,其实为母也则弱,有了盔甲的同时,也有了软肋。
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能牵动妈妈最敏感的神经。
这便是为何焦虑总是无处不在。
作为父母,总想着用自己的学识、经验、人脉和财富去指导孩子的人生,去为孩子开辟一条通天大道,好让他能平平顺顺一生,却忘这世间万物变化莫测,我们能确凿把握的事情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磕磕绊绊,才是人生的常态。
总想着为孩子规避风险,总想按自己的理想化将孩子捏成完美的形状,这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永远不知道哪条路最适合自己;不让孩子成为自己,孩子只会是世俗成功学里的空心蜡像。
父母的育儿焦虑,如果真的有解药,那么配方一定是——爱与信任。
爱孩子的任何一种模样,帮他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相信孩子都是“向善”,不去放大任何问题。
对于每个人而言,被信任与被爱都是弥足珍贵的。
而拥有这些心理内核,孩子也会慢慢长成我们期待的样子。
愿你我皆能如此,共勉。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育儿|教育|心理学|情感
你好,我是可可爸
欢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