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元赔偿款收到了,非常感谢法院帮我把钱全部执行回来。”近日,一起持续长达10年的交通事故案件执结后,申请执行人谢某给银川市金凤区法院法官发来短信。
“这起案件之所以能够执结,离不开干警们10年间的接续努力,更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2月5日,金凤区法院执行局局长王有军告诉记者,该案肇事者王某2012年将谢某撞伤,承担部分治疗费用后便“人间蒸发”,其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谢某申请执行的10年里,从王某的老家到其可能务工的地方,每次接到谢某提供的线索,执行干警都火速前去“堵截”,可均无功而返。2024年底,执行干警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在银川火车站将计划乘车返乡的王某逮了个正着。面对王某不听劝导不愿还款的行为,金凤区法院依法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次日,王某家属代为履行,一次性将38万元赔偿款打入谢某账户,压在谢某心里10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执行难”如果得不到基本解决,法院判决就成了“打白条”。为了维护法律权威和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金凤区法院在执行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方面发力,同时加速涉案财产出清变现,最大程度保障胜诉者权益。
5年来,金凤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58656件,结案56850件,执行到位95.63亿元。其中,2024年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5231件,占全区法院执行案件受案总数的12.44%;结案13425件,占全区的11.37%;执行到位20.21亿元。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该院执行局建立普执办繁案、速执办简案的团队组合,10万元以下标的案件交给速执团队,10万元以上标的案件交给普执团队,金融案件团队加速“僵尸企业”出清帮助中小企业“回血”,这些工作均由指挥中心统筹衔接。
“破解‘执行难’离不开信息化助力。”王有军表示,该院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对共建,进一步深化法院科技应用能力,执行工作在智能应用的辅助下更加高效。
金凤区法院探索“法院+”执行工作新机制,将查物找人与社会力量衔接,有效激活协助执行网络力量,陆续与铁路公安、部分社区、快递公司、停车场等建立联动查询机制,通过基层网络信息共享、被执行人近期快递收寄地址、车辆停放位置等,快速掌握被执行人及其财产踪迹,为“查物找人难”找到解题新方式。2024年,该院共发布公安布控326件,18名失信被执行人被铁路公安、机场公安、辖区派出所控制并移交法院,执行到位168万余元。
评估、拍卖变现,是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个路径。金凤区法院在全区率先采购“智辅通”司法拍卖服务监管平台,加强其与“易判智慧执行办案系统”的深度运用,实现拍卖辅助人员与执行办案人员的物理隔离,并在系统中嵌入拍辅分离、辅助提醒、催办结案等功能,实现网络司法拍卖工作进度可监控、风险可防范、全程可追溯。2024年,该院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额达7020.91万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325万元。5年累计为42370起案件发起网络查控,自动生成执行通用文书635550余份。
“谁当‘老赖’谁难受。”王有军告诉记者,金凤区法院从2023年开始,通过假期执行、凌晨执行、夜间执行等方式,开展“四季会战”集中执行活动,对“老赖”围追堵截,累计开展专项执行活动116次,执行完毕及终结执行1860件,奔赴执行现场2016处,司法拘留224人,执行到位6475万元。“四季会战”集中执行活动全程直播24次,累计超660万人次在线观看,对被执行人产生巨大震慑,更对弘扬诚信意识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