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2020年4月以来最大的降息幅度。
7月25日,央行下调了一个关键利率,将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从2.5%下调到2.3%,这是自2020年4月以来最大的降息幅度。
而那一次还是新冠病毒爆发初期,由于全国各地几乎都处于封控状态,国内经济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困境。
那么今天降息,是否等同于2020年4月那场困境呢?
这件事,还要横向对比起来看。
就在我们宣布降息的同一时间,亚洲的大多数股市正随着一天前华尔街股指下跌而下跌,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股指下跌幅度都在1%至3%。
反过来,上海和深圳的股指下跌幅度反而较小,这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央行利率调整的积极响应。
这次降息,本身就充满意外。
一般央行是在每月15日评估一年期贷款利率,而央行并没有在7月15日那天调整一年期贷款利率,因此这次降息充满了意外。
人民银行在声明中称,周四降息的目的是“为维护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一年期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向企业客户贷款,以及向地方的融资部门贷款的利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今这些金融机构许多现在负债累累,在降低一年期贷款利率之前,央行已经下调了其他利率。
而我们此刻就选择降息,而不是等美联储可能在今年秋天降息后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企业和家庭为寻求在其他地方挣更多利息,而将资金转移到国外的风险,并可能导致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
这是降息带来的负面效果。
除此之外,更低的利率还可能推动投机性借贷体系的复苏。
但这一切,都比不上降息的好处,那就是支持经济增长,支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东西,一切为了增长。
降息可以让借贷成本更低,从而促使企业有更多意愿去向银行借贷,最终刺激企业扩大支出或增加投资,最终达到新增就业岗位,维持经济增长的目的。
除了周四的降息之外,周五国资委还宣布,未来五年,央企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也超过了3万亿元。
降息搭配国资委5年3万亿更新设备,才是这一轮经济刺激中的大棋。
国资委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三新投入主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瓶颈,要加大产业焕新投入,加快新赛道、新产业布局,要加大设备更新投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五年,央企预计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
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是深化国资国企变革的引领性目标。
从央行降息再到第二天的宣布3万亿更新央企大规模设备,我们不难发现,未来几年时间里,宏观经济增长的重点,都是在国企之中,都是在一个宏观上的指导行业里,而非是在市场重点上。
这也是我们未来的大方针所在。
早在1997年,国企的困境快要把银行系统拖垮,随即我们启动了浩浩荡荡的国企私有化、股份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企散发出新的生机。
到今天,随着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新的挑战也在不断形成,面对欧美的围追堵截,我们只能够把目光重点放在国企身上,而不是其他,这也是为了宏观经济未来发展的道路所做出的布局。
答案也很简单,随着欧美在关税上的不断增高,我们的出口在可见的未来,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这个时候我们把重点放在国企身上,推动国企进行产业布局和内循环,就可以打破欧美的围追堵截,实现自力更生。
因此央行和降息和央企3万亿的设备更新,本质上都是用产业去做一个突围,目的就是突出欧美的包围。
未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大概率会被不断弱化,要重点突出产业政策的优势,去做进一步宏观上的调整和优化。
正如《2024中国与全球经济论坛》中经济学家陈志武和吴晓求对话中,陈志武所说的那样,陈志武主张把A股市场关掉,因为现在越来越回到管理社会资源的方方面面,那么干脆就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去搞股市。
陈志武说,目前不如把A股市场搁置起来,重点发展银行和保险类的金融,还有理财基金等等,投资标的不一定在国内交易,可以在国外交易。
A股市场是否需要被搁置起来,这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回到了过去的某些方面,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而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在一个外部环境愈发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面对的,不是让市场冲在前面,而是要让其他冲在前面,例如国企和央企,国有经济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民营经济当然还是很重要。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势头下,任何东西都必然需要为大局而服务,民营经济自然也不例外。
苦日子不是为了一直苦下去,眼下的苦是为了未来的甜,对民营经济来说,我们需要在突围之后,才会迎来春天。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