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

文摘   2024-12-21 23:49   河南  



二十四节气




雪覆山川藏秀色

梅香浮动报岁祥

今天17点20分

我们迎来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

阴极阳生春意动

岁暮天寒待春温

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冬至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蚯蚓结”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六十四候。蚯蚓,阴中寓阳之虫,冬至时阳气初萌,阴气仍盛,故土中蚯蚓蜷缩。至六阴寒极,蚯蚓交缠如绳,阳气未动则首向下,已动则回首向上,屈曲而结,展现自然之奥秘。

二候麋角解

麋角解与夏至时的鹿角解相呼应,麋或即今日所称的四不像。古人区分麋与鹿,视其为阴阳之象征:麋居沼泽,属阴兽;鹿居山林,为阳兽。一者亲水,一者依山。解,意为脱落。冬至后,阴气渐弱,麋角随之脱落;夏至时,阳气渐衰,鹿角亦解。此中蕴含着古人对阴阳变化规律的深刻洞察,并将其巧妙融入对动物习性的思考之中。

三候水泉动

冬季,北方大地冰封三尺,万物似乎陷入沉寂涸固。但冬至时节,一阳初升,带来生机,水泉悄然解冻,潺潺流动。古人以水的形态变化为喻,生动描绘冬至阳气初生的微妙景象,寓意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在寒冷中悄然复苏,静待春天的到来。


冬至之习俗

吃饺子或汤圆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传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是南方冬至必备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当地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画九

所谓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用此记录冬至后的天气变化,寄托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

祭祖

冬至祭祖,和春节祭祖一样隆重,供奉的祭物中最特殊的是鲢鱼,告慰祖先家门烟火连绵不断的意思。祭过祖之后,还要将祭桌面向大门口朝外拜祭天地,南京人称作“接冬”。


冬至之养生

躲寒躲冷

冬至天气寒冷,人体抵抗力极差,容易生病受寒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避冷水,避生冷饮食,要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

养心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冬至养生应以静为主,切忌过于运动出汗,冬至“养心”也很重要,应避免过于抑郁,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滋阴潜阳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机。而饮食调养则是最主要的调养方式。生冷少食、燥热不宜,滋阴潜阳的食物最为上等。


冬至时节至,岁末情更浓

寒风虽刺骨,温暖在心头

阳气渐回升,昼短夜渐长

养生正当时,身心需调养

END



统筹、三审|许学海
策划、二审|张 静
初审|王 卓 杨珂馨
编辑|高  仪
文字|吴燕珍

(声明:“河中医研究生”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河中医研究生
捕捉校园热点,沉浸温情瞬间,解锁研途美景,仰望美丽星空。在这里,我们用心聆听,以情相连;在这里,有你,有我,我们一起共筑研梦,同行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