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三镇交界的白梅村

民生   2024-12-15 12:00   安徽  

“白梅花开瑟瑟冬,断云孤鹤悠闲游”,清代无为诗人高述遒在过长江时写下小憩白梅塍遐想。


位于刘渡镇、洪巷镇、牛埠镇三镇交界之处的白梅村,600多人口,是洪巷镇青岗村最大的村庄。该村北边被一条河流环绕,与刘渡镇臼山相望;东隔蔡新圩与一泻千里的长江相邻;西南属于高岗地,延伸至牛埠镇青山村。


白梅村旧时叫“白梅塍”。据村史记载,村名源于白梅花。明清年间,这里遍地盛开白梅花,灿烂无比。来自江南的青阳县李姓,举家迁往江北,一部居住新民洲、羊角河,一部来到了白梅,然后有杨姓、裴姓加入,才有了现在的白梅村。在庄名上,村上文墨之士取“白梅花”前二字,与坐落的岗上田埂(塍喻为土埂)相映,取名“白梅塍”。


村庄坐落在山岗上,这里有九条山岗。相传很久之前,周边九个村庄为九龙化身,九条龙分别在南河、小李、许村、王桥、杨庄、白梅等九处。每当傍晚,有气势恢宏的“九龙观长江,彩虹伴晚霞”之感。一九五四年长江大水,白梅村不受洪水的影响,是附近的村民避灾的高地。



“两圩夹明镜”。村北边的马对圩形状像马头,二百来亩,与刘渡镇爱国村相邻;东向的蔡新圩原是长江边滩地,大约三百亩,绵延至刘渡镇庆丰村;在两圩之间有一条汤家河,似一面镜子,滋润着“晴川历历,稻田飘香”的田地;西南属于高岗地,种植干旱植物。


沿着村边的马对圩,是一条通往西河的汤家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村里的人要去无为南乡重镇——襄安,就会唱上一首“九曲河桥”的小曲,摇着橹荡漾在汤家河上,过坝后进羊角河,再通过南河坝入西河,然后把小船停靠襄安的南大街码头。原河返回,家里的小孩早已望眼欲穿,把船上的货物一遍遍翻个底朝天,生怕遗留了什么。


蔡新圩有一口“五四龙塘”,与一段难忘的历史有关。资料显示,明清时期的安定街位于洪巷镇青岗村、刘渡镇庆丰村、牛埠镇青山村相交的长江边大壑口,一片“沙嘴收鱼网,滩头聚米船”景象,明初洪武年间马氏娘娘、明中期嘉庆期间海瑞曾路过。1954年无为大堤唯一决堤就是从安定街开始,洪水浊浪滔天,冲出二百多亩“塘口”,后人称为“五四龙塘”。这口龙塘已经有70多年没有干涸过,里面的鱼百斤以上的比比皆是。


从村庄的西南而上是青岗村部,这里有一条街道,也是上个世纪无为县仅有的四个村级街道之一,与昆山镇涧李村街道齐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有电影院、供销社、信用社、食品站等。每到晚上,当电影院门口的灯光亮起的时候,附近十里八乡的青年陆陆续续上街,相当热闹。当时,无为县公安局在此设置青岗联防队,这在村级历史上是少有的。



村里的故事也很多。相传抗日时期,一个年关将至的冬天,三个日军从臼山而下,准备到各地抢点年货。从刘渡镇周家庄,到毛家老,一路烧杀抢夺。当得知前面是“白梅塍”,日军一下子吓破了胆,因为以为前面是“白梅城”,是一座城市,随后气急败坏返回了臼山头上的“碉堡”。


当然,这只能糊得一时。后来,一个日军独自偷偷地跑到白梅村,在夜色中偷盗村边李守业家的鸡笼时,惊动家里养的狗。随着狗的声音越来越大,家主知道遇到了贼,立即从床上下来,从后头拦腰抱住日军,并用拳头打伤了日军的头部。日军看情势不妙,用刺刀伤害了李守业的胳膊,匆忙从马对圩落荒跑到臼山。人们从日军逃跑中留下的帽子上,才知道是日本人。


白梅村是一个双拥之村。1949年的渡江战役前夕,名震华夏、有“皮旅”之称的皮定军(建国授予中将军衔,后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率领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总部就在白梅村三队,一住就是二十多天,谋划渡江前线战略,留下生活用品为村民家用。当时,白梅村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征船、修路、筹粮、做鞋,全村群众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许多人家捐出船只、木材,甚至拆下自家的门板。


岁月的沧桑展示奋进的历史。原先练塘圩水系从土桥新安桥出发,跨越二十多里,一条支流在王家桥汇入白梅村,造成白梅村群众和附近乡亲上湖陇街道都要过河。1990年,牛埠区原区长徐大友带队,动员汪田、昆山、土桥、民权、练溪、湖陇等七个乡镇2000名民工来到白梅村,那时家家住有民工,大干二十天,从此“天堑”变“通途”。



在变迁中,村里走出了一个个成功人士,技术界有在上海华为公司的高级经理李健,文化上有安徽人民出版社社长杨迎会,装饰业有河间市云茂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裴齐昌;还有在广州发展的家具公司董事长李中俊,他一次性捐助130万元,为村里祠堂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新时代,全村群众积极响应美好乡村建设,自筹资金20余万元,在上级政策支持下,一条条洁白的水泥路通往各家,纯净的自来水引进各户。现今的白梅村庄,村美,水美,人更美。

无为新媒体公司
安徽省无为市十年口碑好网站,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