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陈德芝就“什么是叙事医学”展开话题,从五个维度分析了叙事医学的特性,指导同学们如何开展叙事医学。同时,说明了叙事医学在医患关系、医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2020级本科生祝晨益叙述了一位脊髓损伤患者的受伤和就医的经历,带同学们走入病人心境,并分享了自己与病人交流过程中的反思:“病人在面对重大创伤疾病,还能很快投入积极生活,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心态;作为医务人员,除了给予必要医疗服务之外,还能给予病人什么心理上的疗愈?”
随后,2020级本科生高若影分享了刚发表在《叙事医学》杂志上的平行病例《迟》,讲述了患者从起病到最终接受治疗的一波三折。这位患者的求医经历让她产生了思考:“作为医生可以做什么避免病人多次错过治疗时机以致耽误病情,如何能让他们更及时地就医?”
第二阶段,两位平行病历的分享者和几位学生代表围坐在一起,由黄蕾作为主持人,和陈德芝一同带领同学们就前两例平行病历的内容开展小组讨论。围绕分享者提出的思考问题,采用巴林特小组的形式,结合叙事医学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讨论。
关于如何处理自己与患者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同情心和悲伤情绪,陈德芝让同学们思考同情与共情的区别,并通过模拟医患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感受病人的心境,学会如何和病人有效沟通,看到病人的不易之处,让病人感受到支持的力量。陈德芝还通过形象的比喻告诉同学们,“同情”好比医生站在岸上与水里的患者对话,医生是带着优越感的;而“共情”是医生也好像在水里一样,医患之间是平等的。陈德芝还建议,作为一名医生,在与病人互动的时候,既要对病人保持尊重,做出及时的情绪反馈,让患者对我们产生更多的信任,也要在帮助病人走出情绪之后,及时放下,做好情绪的摆渡人。
黄蕾认为共情是一种医患沟通能力,可以分为几个不同层次,包括积极倾听和回应,给予病人情感和内容上的准确反馈,甚至反馈出病人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想法和情感。她通过分享自己的从医经历,帮助同学们理解“积极投入”和“过度卷入”两者的区别。认为共情需要医生换位思考和投入,但同样重要的是在理解后,能发现患者的可用资源,共同帮助患者一起“上岸”。她还建议同学们加强高质量文学作品的阅读,撰写叙事医学平行病历,强化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不断学习的的同时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局限性。
活动的最后,参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大家表示此次“叙事巴林特”小组活动让自己对叙事医学和医患沟通都有了新的理解,并希望能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
部分学生的活动感悟:
作为案例分享者,也是第一次深度参与巴林特小组的讨论,我对医患关系的角度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共情是将自己切身代入患者承受苦难者的处境,与患者产生情感共鸣。我们作为医生,应当既能够共情,也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注意抚慰患者的情绪,但又不被消极的情绪海洋淹没,在共情基础上,找到透过阴郁的光亮,让那束光照的更亮。
这次交流让我深刻认识到与患者共情至关重要。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我要更加用心地理解患者的痛苦、恐惧和期望,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予患者温暖和支持。同时,我也要不断增加本领,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生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要尽可能走进病人内心,了解患者需求,更好地促进医学发展和医患交流。
作为一名医学生,通过叙事医学让我们更加了解患者及其背后与疾病有关的故事,更加认识到医生的使命和责任,增进医学生素养,更加坚定未来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信念。
图文|教育处
编辑|陈轩
责任编辑|谢壮丽
猜你想看
【关注】生命垂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成功救治糖尿病足感染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