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的大雪天,毛主席为啥决定把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转)

文摘   2024-11-24 09:02   广东  


1952 年 8 月 5 号,河南省政府签发的(52)府秘字第 77 号文件,被送到了中南军政委员会那儿。

这是河南省政府递上来的一份文件,说要把河南省会从开封挪到郑州。文件里讲,河南省人民政府开了第十三次会议,会上通过了把省会迁到郑州市的决定,打算明年就搬过去。

河南以前叫中原,是因为大部分地方在黄河南边,所以就叫河南了。在挺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这儿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呢。北宋那时候,开封是北宋的都城,人口有一百多万,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各个方面都特别兴旺。


开封在河南东部、中原这块地方的里边儿,处在大运河跟黄河相交的地儿,水运特别兴旺,边上有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这四条大河。大运河开通加上江南地区发展起来后,江南的粮食啥的就能通过大运河运到开封,所以史书上都说开封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从元朝起,中国推行行省制河南归河南江北行省管,办事的地方在开封。到了明清时候,开封始终是河南省的省会。1949 年 5 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还是把开封当作省会。

实话说,开封是七朝古都,以前也长期是河南省会,可近代的时候,郑州成了铁路交通枢纽,这么一来,开封在交通方面的劣势就更明显了。而且开封那地方的黄河河床比市区高不少,有很大的安全风险,这肯定会对开封的城市发展有影响,这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必须得琢磨的一个事儿。

咱说郑州,在河南中部那旮旯,北边靠着黄河,东边和南边都是大片的黄淮平原。打从 1906 年京汉铁路通了,还有 1908 年陇海铁路也通了,这两条铁路都从郑州过,就这么着,郑州成了中部挺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

在这份报告里,河南省政府除了提到地理因素外,还着重讲了把省会迁到郑州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意义:郑州周边矿产资源不少,量多、分布还广,开发利用的价值挺大,而且它在“一五”计划时就是国家定的重要工业基地。这个地方有利于省领导机关带着全省人民搞社会主义建设,还能把全省主要城市和广大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所以,郑州当河南省会对河南发展很重要。


1952年8月18号,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了河南省会从开封市迁到郑州市的那份报告,还把这报告递交给了政务院。

没多久,这份报告就被放到了毛主席的桌子上。

1952 年 10 月底到 11 月初,毛泽东特意去河南查看。这回去主要是看看黄河治理的情况,另外也瞧瞧河南省会搬迁有啥好处和坏处。

10月30号,毛泽东到兰考县东坝头去查看,这地儿是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的所在。他走着上了黄河大堤,很是发愁地问了一句:要是河水涨到天上去了咋整?

下午,毛泽东到了开封柳园口大堤。他站在黄河大堤顶朝北望,很有感触地讲:开封这儿的黄河那可真是悬河!要是发大水了,党政军民得一起行动,绝对不能出问题。把黄河的事儿整好,咱们都能踏实睡个觉!


31 日,毛泽东到了郑州邙山,去看邙山水库坝址跟人民胜利渠,还亲自把引黄灌溉大闸给摇开了。郑州市委领导跟毛泽东汇报完治理黄河的事儿后,毛泽东可高兴了,说:这新渠是人民搞出来的,以前黄河下游光决口受灾,没好处,现在不一样了,这渠能给人民带来好处。把有害的变成有利的,这法子最好!

经过这次视察,毛泽东对河南省会该选开封还是郑州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就批准了河南省的省会搬迁规划。接着,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给河南省委省政府回函说:“河南省省会打算在 1953 年从开封市迁到郑州市,经过审核,同意这么办。”



省会搬迁可是个大工程,得花好多钱呢。那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咋就同意河南的这个请求了呢?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起来,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马上就要开始实施了。“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把主要力量集中在苏联帮我国设计的 156 项建设单位上,以此为中心,初步给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河南在中原地区,交通好,地势平,矿产和农产品资源特别丰富。从国家全国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看,河南被定为“一五”时期全国重点建设地区之一,苏联援建的 156 项重点工程里有 10 项在河南,还把洛阳、郑州定为新建煤矿基地。工业建设任务主要在豫西、豫中、豫北,豫东没啥大建设任务。所以,从中央政府角度想,把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省政府就能更有效地领导、协调和支援建设城市与工程,能更好保证苏联援建项目在河南落地,顺利完成一五计划。

1953 年 7 月,省直机关在郑州的新址建筑工程正式动工了。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遵循了“考虑经济状况、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准则。工地上的职工都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干活的热情特别高。施工过程中,出现了 200 多个模范小组和模范个人。就因为这些劳动者不辞辛劳地努力干活,无私地付出,省直机关郑州新址建筑工程才能顺顺当当完工。

省会搬迁可不是小事,为了更好地领导省直机关迁移的准备工作,河南省委打算成立一个迁移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要干的事儿有:定出省会迁到郑州的工作办法,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开群众大会、编印《宣传提纲》,把各项具体任务都给落实好。


省会迁移这事儿特别繁杂,困难不少,河南省委省政府还有郑州市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有苏联专家帮忙,郑州弄出了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河南省委还常去郑州,瞅瞅郑州的规划情况,还有正在建省政府的那片工地。

接着,郑州对城市规划做了调整,调整后的郑州慢慢呈现出棋盘式的模样。把市中心定在京汉铁路西边,靠着陇海、京汉铁路合理安排大、中、小生产企业,还在这些地方规划建设群众居住的地方、商业店铺以及服务场所,主要的大中型工业和市中心都要设在这儿,城市规划的人口大概 100 万。另外,郑州市规划了不少绿化用地,大力开展群众植树造林的活动,这使得郑州变成了“绿色之城”。



1954 年 5 月 18 号,为了让省直机关迁移准备工作的领导能更强些,河南省委决定弄个迁移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负责把省会搬迁的各种具体任务给组织落实好。


经过仔细调研,迁移委员会弄出了《关于省会迁郑的筹备工作方案》。这方案说:“省级机关迁到郑州,不管是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肯定会增多,城市里的供求关系肯定会有新变化,各种物质文化生活的供应工作肯定会更繁重。这得充分想到并做好准备,实实在在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这个又艰巨又繁重还光荣的任务。”

为了把这次迁移工作做好,郑州市的各个部门都动起来了。市建委帮着省会筹建处把建设的具体规划弄好,把土地征用的事办好;市建设局派专门的人把通往行政区的路修好,把供水、排水的设施整好;商业部门负责把货组织好,确保能供应上;房管处负责盖一批新房子;文教部门负责在行政区新盖学校,还得适当多开些学校班次;卫生部门负责把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电力部门负责把供电设施完善好等等。

多亏各级领导特别重视,各个部门、各行各业积极合作,广大群众大力帮忙,省会迁到郑州的各项准备工作都顺顺当当开展着,还按规定及时做好了,这就让省直机关能够接连不断顺顺利利地搬到郑州。

1954 年 8 月,河南省委决定让省直机关分四批搬迁:头一批在 10 月 6 号到 9 号,11 个单位,总共 1035 人;第二批是 10 月 7 号到 9 号,7 个单位,共 1096 人;第三批在 10 月 12 号到 15 号,是省军区的,有 2275 人;第四批是 10 月 13 号到 16 号,18 个单位,共 2015 人。到 10 月底的时候,全都搬到郑州去了。

1954 年 9 月 28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给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汇报里提到:“当下第一批建筑工程已经完工。所以,咱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局、省邮电管理局在八月份就迁到郑州了,省监察委员会、省人民检察署等七个单位在 1954 年 9 月份搬到郑州市省直的新地方,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等总共三十二个单位一块儿在 1954 年 10 月中旬迁往郑州市省直新址。第二批要迁到郑州的省文委、教育厅、卫生厅、法院等啥时候迁,后面再另外报告。”


刚搬到郑州这个新省会的时候,困难那是真不少。那时候实行的是有计划的供给制,为了省会迁到郑州,郑州各个方面都准备得很充分:合作社在省直区开了菜场、布店,还有百货、副食品之类的门市部;河南饭店门口弄了个卖糖果、糕点、纸烟的小木房;另外还有照相、理发、洗染、修自行车的门市部。食品公司在菜场开了卖肉的门市部,已经开始卖肉了;煤建公司也弄了个煤场,给大家供应燃料。

搬到郑州后,不少同志瞅见金水河两岸有不少空地,就靠着自己的力量,在那儿种玉米、花生、南瓜啥的,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慢慢就适应了郑州这个新省会。

从1949年3月到1954年10月,开封当河南省会就五年。虽说时间不长,可在迁到郑州后,河南省委对开封的评价挺高:这五年里,开封在物资供应、交通运输、稳定物价还有政治文化方面,都下了挺大功夫来支持。

搬到郑州后,原先在开封市省府西街53号的河南省政府,给开封地委用了。过了七十年,这个院子变成了开封市医药公司的宿舍。原来在旧坊街34号的河南省委大院呢,现在成了开封第二中学的地方。



1952 年到 1954 年那会儿的省会搬迁,在河南省人民的政治生活里可是件大事,给河南省带来了重要又长远的影响。


这次把省会迁到郑州,对郑州人来讲,那可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儿。这给郑州带来了个大好的发展机会。同样,省会搬走对开封的影响也不小呢。就像当时开封市市长姜鑫在一次开会时说的:“咱得想到省会迁到郑州会给开封带来一些影响,造成一些困难。”


万幸的是,开封人民没因为省会迁到郑州就破罐子破摔,反倒是带着更大的劲头,去搞开封各项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近二十年,“中原崛起”战略一提出来,还有“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快后,开封又成了河南省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2005 年 5 月 22 日,美国《纽约时报》上有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写的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似昙花一现》。克里斯托夫在文中说:我在开封城里溜达的时候,感觉当地老百姓虽说挺羡慕美国,但更多人还是觉得,开封正在重新兴起,整个中国也这样,中国会重回世界领导地位,开封的将来肯定特光明!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 年 11 月那期里有:《对 1954 年河南省会从汴迁到郑的历史探究》

豫西民谣
民间与民谣写作
 最新文章